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渊源与对策建议研究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孝道思想更是孝文化的理论渊源和根基之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成分之一,构成了中华孝道思想的核心内容。因而研究孝道思想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提升对中华孝文化的认识,以及加深对儒家哲学的理解,特别是促进我们建设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孝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孔子的孝,内涵丰富、十分的具体,并且对于后世孝道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重新梳理体会孔子孝的内涵,为我们建立当代社会需要的孝道思想提供了根据。
  关键词:孝文化;伦理道德;孝道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3-0074-02
  一、引言
  近年,“孝”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时,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并且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这一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目前有关于“孝”的起源和内涵是孝文化研究探讨所涉及的最基本的问题,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们如何使传统“孝”思想现代化、以及如何解决当前学术研究的视角相对较单一这一问题,学界经常性的忽视了有关“孝”哲学这一重要的角度;“孝”是“仁”之本,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孔子的“仁”,可目前却是探讨“仁”的多,而研究“孝”的少。
  我们不能忽略早期学者所作的贡献。国外的学者们例如郝大维、罗思文对孔子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主要介绍孔子以及孟子的思想,翻译《论语》《孝经》等著作。由于当时语言上直译的条件匮乏,导致了西方人经常用西方的思想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后来中国哲学被西方哲学思想同化。这些学者们在对“仁”“孝”“忠”的思想上进行了全方面的注释,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选题将在吸收前人先辈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亲亲相隐”的视角来解读《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二、孝文化产生的渊源
  儒家哲学的理论运思模式是从天人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天道的理解,来形成现实社会的哲学伦理观念,孝本质意义上基于儒家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对天地男女这种创化本源的思考。“《周易》讲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错。’”[1]
  这里所讲的就是把基于天道本源的男女作为社会最初始建的一种现实起点,男男女女组建成的家庭以繁衍后代的这一家国建构为要求,客观上要求基于这种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维系这种伦理的“孝道”,任何的生命个体,都是来源于父母的精血汇集而成。自然界当中生命个体的孕育成长,都离不开父母双亲的呵护哺育,自然界的动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义,我们作为人子,自然也会产生出这种原始“孝”的观念。从“孝”观念的起源来看,其最本来的含义就是“对于生命的延续”。由此逻辑发展而出的祭祀祖先的行为和敬老意识。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衍生出了善事父母。“善事父母”还应当包含繁衍后代、以及尊祖敬老等行为。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天下”的中国社会当中,“孝”是人伦关系得以创建延续的基础,只有懂得了孝,才能够使得家庭和睦,使得社会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孝”是人对人伦的一种深入的认识,要构建一个好的人伦关系体系,需要一种正直、真心、虔诚、尽心的品质,这种品质最基本的实现形式就是“孝”。只有遵循了人性中最本能、出于本心的道——孝道,个人意识到“孝”是人的本性,通过修身达到对孝的一种认同、践行和传承,这个过程是“成己”的,即先使自己成为一种为社会道德伦理所遵循的样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再推而广之才能使别人得到益处,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孝”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孝与仁,孝与忠,在孔子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在道德实践当中共生的。孝悌是仁的根基。《论语》当中就讲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为人孝悌,也就做到了仁,这是一以贯之的。而“孝”与“忠”,自然就可以做到推而广之。“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事父母可以推广至事君主,孔子在这里就将“孝”扩展提升到了社会、政治层面,赋予了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孔子的表达中不难看出。孔子最终注重的还是民德之厚,而非单纯的政治教化,所以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作为人之本,“孝”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末,“孝”作为血亲伦理的基本元素,对家庭和社会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这种血缘亲情所产生的“孝”。“孝”是家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血缘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孝”是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原则,孝亲观念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脉。
  “孝”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要认识孔子的孝道思想,就要先了解孝,“孝”并非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生活上的奉养,即孔子所要求的“能养”,这只是“孝”应该具有的本义,是最为基本的要求。
  孔子认为“孝”的产生是必须以人类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作为基础。《论语》一书中,从“老”与“子”的家庭观念关系角度出发来阐述“孝”的两个基础。其一,就是从人类的自然血缘亲情出发,“老”产生“子”;其二,就是从社会等级的差别上出发,“老”与“子”之间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子”就应当守礼,对“老”敬孝。《论语》就是从这种人类最原始的自然亲情血缘关系出发,来确定“孝”产生的基础。   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践行孝敬的思路
  在《论语》的记载当中,孔子谈论“孝”,有两个大的突破性观念是过去所没有的。在西周时期,“孝”这一观念主要是体现在我们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因此,它带有极其浓重的宗教色彩,在当时分封制的社会大环境大背景下,“孝”主要是作为一种宗族道德,而“孝”所蕴含的人伦意义,或者是“孝”作为家庭道德所具有的内涵并不突出。而孔子论孝,则实现了“孝”由宗族道德向家庭道德的转换,“孝”主要是用来规范以父子关系为主的家庭伦理关系,其过去尊祖敬宗的涵义尽管没有被“孝”完全的替代,但是分量也已经微乎其微了。
  孔子所讲的“孝”,无论是讲“不远游”也好,知“父母之年”也好,其目的都是在于为了施孝,这里并不单单是指为人子女要在物质生活上奉养父母,更多的是要表达对父母所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敬爱之情。孔子对于“孝”的重视,当中也贯穿着仁的精神理念,他将“孝”与“敬”、“孝”与“礼”相互关联在一起,这极大的丰富了孝的内涵,这是过去的思想中所不曾有过的。
  孔子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应当从内心深处去尊敬父母,对父母行使孝心也是要求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敬重、奉养父母。“爱亲”与“敬亲”是相互的,“爱亲”可以从“敬亲”中表现出来,“敬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爱亲”的行为。孔子认为如果仅仅是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赡养,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孝亲的最基本要求便是要养亲、事亲。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所讲的“孝”其实就是无违于礼、所讲的“仁”就是爱亲爱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重、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心的侍奉、做到不让父母挂念自己的安危、这就是孝的表现。孔子不遗余力地弘扬“孝”文化,孔子的一生,验证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过程。三岁丧父,由其母亲带回家养大,生活的十分贫困,地位也极其的卑微,孔子的青少年时代极其的平凡和普通。然而,孔子却立志求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间接的影响了其后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西方的启蒙时代,像孟德斯鸠、伏尔泰这样的大思想家们都非常崇拜孔子的思想,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理性、和平、以及人道的象征。法国的人权宣言就曾经引用过孔子的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现在同样也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大厦里面。这说明孔子的思想已经不单单只是属于中国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已经开始超越国籍和国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天、天道、天德为思想背景,将“孝”提升到了人文关怀的高度,身体力行的推广“孝”。孔子的“孝”思想以“礼”为外在表现形式,“忠”为内在的情感表达,通过外在的礼仪规范和内在的“忠恕之道”,最终达至“仁”的境界,实现“孝”的皈依。孝道的思想观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了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溶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了我们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孔子因袭周礼,虽然继承了西周时期敬祖祭祖、慎终追远的净胜,但是对于“孝”思想含义当中这些观念涵义的表述则是尽力的淡化,更多的是在于强调“孝”在伦理思想上所蕴含的意义。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传统的孝道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是紧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而不断的演变着的。“孝”观念最早形成是在以血缘亲情作为基础的父系氏族社会。血缘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血统,它是人类因为生育后代而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血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组成体系的基础, 而人既然知道血缘,那么就一定知道血缘至亲,也就会产生后来的报答生养之恩的观念,这种起源于自然的血缘亲情之爱,这便是最初孝的意识。孔子所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孝悌爱亲是一种人之常情,如果处于每个血缘关系中的人都能够珍视这种感情,那么社会上的人自然就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处于这一温温脉络亲情关系之中的人,也会将这一温情扩散开来,温暖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2]杨伯峻译注.论语·学而篇[M].中华书局,1980.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94.
  [4]曹方林.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0.
  [5]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
  [6]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郭齐勇.儒家伦理争鸣集[M].商务印刷出版社,2006.
  [8]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天津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秦 超]
其他文献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Brongoro和Westard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暂定名为Brocms胞质雄性不育
为探讨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土壤含水量对白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根肿病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土壤含水量为40
天府28号新品系是从四川群体茶园自然变异个体中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经品种比较、性状鉴定,生化分析、茶叶适制性和抗性研究,表明具有发芽较早、芽叶茸毛多、持嫩性
【摘要】基于当前内涵式旅游发展对新型旅游人才的需要,提出了通过明确内涵式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更新完善內涵式旅游人才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新型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内涵式旅游;人才培养;新需求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85-02  一、新时期旅游
1998~1999年,将云南省不同类型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内12个马铃薯产区分离的大量晚疫病菌菌株与A1和A2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253个晚疫病菌株中,A1交配型有204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竞争的核心,大学聚集了国内精英人才,成为了中国科技人才和创新能力最密集的机构,承担了国家的主要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工作,必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
传统产品从历史发展而言,他更多受到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视觉与知觉两个角度来分析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力求使其在商品流通迅速的今天具有更强的生命空间
经多年观测,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不同部位土壤的水分年变化不大,坡顶的无明显规律,坡腰大致呈单峰型变化,与年降雨过程有一定的同步性。林地的不同土壤层次间,坡顶的土壤水分年变
针对滤光片支架材料加工难点,设计了合理的工装,优选电板,优化电参数。通过以上手段保证了方槽尺寸,达到了设计要求.
研究了3种不同来源的7个菌株的菌丝培养特征和农艺性状。还将7个菌株进行了两两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克隆菌株和多孢分离菌株与保藏菌株间菌丝生长速率、密度、色泽及现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