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堂前,几株剑麻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乍暖还寒之时,阳光温暖了初秋的萧索,歪歪斜斜地洒在小径上,倩影斑驳。其间夹杂着几簇杜鹃,似火,似蝶,点缀着静谧的绿。屋檐下,那盆吊兰缱绻安详,似乎比离开时更加温厚娇艳。不远处,几缕炊烟悠然升起,在波澜不惊的空气中荡漾开来,弥漫出一股氤氲甜气——家的味道。
时隔一个月,我回家了。奶奶如往常一样,恬静地坐在小木椅上,用亲切却又有点陌生的温州话哼唱着诗歌。见到我回家,奶奶先是很欣喜,继而起身来到我面前,赶忙帮我卸下行李,一边小声絮叨,似乎在为我的长期不归而心生埋怨。语罢,奶奶拉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颊,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气:“读书很辛苦吧?怎么又瘦了?在学校也要关心身体。这次回来好好休息,多吃点,把身体养好了。”
我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奶奶进入厨房。是啊,有多久没回家了?快一个月了吧。在学校里,我或是忙于学业,或是沉迷游戏,有时甚至因不愿承受归途的颠簸与疲惫,而把回家的事一拖再拖,似乎真的没考虑过奶奶的感受。
我也跟著进了厨房。这里,盆盆罐罐安详地蜷缩着,它们都被时间蒙上一层纱——我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奶奶繁忙的身影出没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之间。我不由得愣住了——她比从前更老了。岁月无情,奶奶本就瘦削的面庞上皱纹在肆虐,一道道细纹曲折不均,它们见证了多少似水年华与光辉岁月。那双浑浊的、干瘪的眼睛深陷在眼眶中,她曾经多少次无言地注视着我?我已无从知晓。奶奶的头发还是梳理得很干净,没有一丝凌乱,但那根根银发在青丝中依旧清晰可见,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呢?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微热和酸楚。
奶奶娴熟地系上围裙,切好葱花,洗好青菜,净上香菇,焖好了猪肉,搅好了鸡蛋。淋上一层热油,抓入几把青菜,翻弄着锅铲。买了我爱吃的牛肉与大虾,和着滚烫的热水,伴着醇香的料酒,开小火慢慢地熬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式调料静静地蜷伏在砧板上。热气腾升,在空气中弥漫,泛起阵阵涟漪。鲜香的味道在砧板上膨胀、发酵,在鼻尖旋转、萦绕……这味道让我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夜幕下辽阔静谧的田野,月光照耀下淙淙流淌的小溪……饭菜很快端上了圆桌,空气中酝酿着菜肴的鲜香之气,和着淡淡的酒香。爷爷把持着酒杯,眉间的欣喜比美酒更浓郁。奶奶脱下围裙,挨在我旁边坐下。奶奶拿起筷子,却无从下筷,她深深凝视着我,不停地絮叨着:“晚上几点钟睡觉?学习累不累?有没有按时吃药?”我嘴里塞满了菜肴,含糊地点着头。奶奶微笑着看着我,给我夹了块牛肉。“奶奶,我都这么大了,不用夹给我了。”我似有点不满地说道。奶奶没有说什么,只是眼含笑意,静静地看着我。
这动作,似曾相识,勾起了我的回忆。思绪回到两年前,那是中考前的一个夜晚。窗外,冰冷的雨点无情地拍打着窗子,雨水从屋檐上倾泻下来。寒风涌过,树叶婆娑作响。四野无光,黑夜似幕布笼罩了一切。台灯的光线已经昏暗,我揉了揉已经写到发麻的双指,伸了个懒腰,眼皮却已不争气地耷拉下去,睡意接踵而来。
“咦,怎么还没睡呀?”奶奶的声音总是柔情似风,我的睡意竟消退了几分。“我再写一小会儿,一会就睡了。”奶奶走到书桌旁,她的步伐已有一点蹒跚,只是我未曾注意。她手里攥着一个苹果,拿起小刀,轻轻地擦拭,奶奶的那双手粗糙,上面尽是老茧与褶皱。她用小刀轻轻划破苹果皮,细细地切成小块,慢慢地喂到我嘴里。一股甘甜瞬时侵袭我的口腔,清香在舌尖萦绕。“多吃点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奶奶的叮咛在耳边回绕。奶奶面带倦意,却依然默默地陪伴着我。一股暖流流经我全身,注入心田。
窗外细雨绵绵,霡霖淋沥……思绪被打断,我望向窗外,故乡的景依旧存在。远处,落寞的远山静静地矗立于此,一群不知名的鸟儿翱翔高歌,似乎在感慨天地的寥廓。日坠西山,余辉铺平了青瓦,把它照耀得闪耀而灿烂。近处,那棵苍黑的古柏挺拔矗立,风乍起,树叶或飘摇歌舞或安然躺卧。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依然散发着草木与泥土的混合的清香。饭后踱步的老人用方言打着招呼,赤脚撒欢的小孩嬉戏打闹,永和桥上厚实的麦饼,小街道中酥软的糍粑,满载着的都是飘香的回忆。还是熟悉的面容乡音,一切都还没变,一切恰如从前。笑看时间煮雨,岁月缝花,泼墨挥洒,馨香淡雅。几度夕阳几度晨,家还在,故乡还在……
我渐渐明白,日子像书一般一页一页翻过,如沙漏一样一点一滴流逝,同时针一样一刻一分度过,能始终停留在脑海中的,一定是有分量的,故乡经过时光的洗涤与打磨,记忆中熠熠生辉。归去故里,重温旧人旧事,我邂逅一段段美好的旧时光,或以零落的姿态,或以晦暗的色彩,勾起我对往事的记忆,抚摸着时间的褶皱,触摸了记忆的盲点。归去故里,我渐渐懂得故乡的真谛,能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归去故里,让我在繁华又略显浮躁的城市生活中沉淀了自己,温暖了冰冷的心扉,找回了童年温存的记忆。窗外,广袤无垠的原野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远方,传来飘渺而又熟悉的歌谣,恰似游子归来的喜悦。窗内,奶奶拉着我的手,依旧和我絮叨着学习、生活……
指导老师:郑铭铭
时隔一个月,我回家了。奶奶如往常一样,恬静地坐在小木椅上,用亲切却又有点陌生的温州话哼唱着诗歌。见到我回家,奶奶先是很欣喜,继而起身来到我面前,赶忙帮我卸下行李,一边小声絮叨,似乎在为我的长期不归而心生埋怨。语罢,奶奶拉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颊,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气:“读书很辛苦吧?怎么又瘦了?在学校也要关心身体。这次回来好好休息,多吃点,把身体养好了。”
我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奶奶进入厨房。是啊,有多久没回家了?快一个月了吧。在学校里,我或是忙于学业,或是沉迷游戏,有时甚至因不愿承受归途的颠簸与疲惫,而把回家的事一拖再拖,似乎真的没考虑过奶奶的感受。
我也跟著进了厨房。这里,盆盆罐罐安详地蜷缩着,它们都被时间蒙上一层纱——我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奶奶繁忙的身影出没在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之间。我不由得愣住了——她比从前更老了。岁月无情,奶奶本就瘦削的面庞上皱纹在肆虐,一道道细纹曲折不均,它们见证了多少似水年华与光辉岁月。那双浑浊的、干瘪的眼睛深陷在眼眶中,她曾经多少次无言地注视着我?我已无从知晓。奶奶的头发还是梳理得很干净,没有一丝凌乱,但那根根银发在青丝中依旧清晰可见,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呢?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微热和酸楚。
奶奶娴熟地系上围裙,切好葱花,洗好青菜,净上香菇,焖好了猪肉,搅好了鸡蛋。淋上一层热油,抓入几把青菜,翻弄着锅铲。买了我爱吃的牛肉与大虾,和着滚烫的热水,伴着醇香的料酒,开小火慢慢地熬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式调料静静地蜷伏在砧板上。热气腾升,在空气中弥漫,泛起阵阵涟漪。鲜香的味道在砧板上膨胀、发酵,在鼻尖旋转、萦绕……这味道让我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夜幕下辽阔静谧的田野,月光照耀下淙淙流淌的小溪……饭菜很快端上了圆桌,空气中酝酿着菜肴的鲜香之气,和着淡淡的酒香。爷爷把持着酒杯,眉间的欣喜比美酒更浓郁。奶奶脱下围裙,挨在我旁边坐下。奶奶拿起筷子,却无从下筷,她深深凝视着我,不停地絮叨着:“晚上几点钟睡觉?学习累不累?有没有按时吃药?”我嘴里塞满了菜肴,含糊地点着头。奶奶微笑着看着我,给我夹了块牛肉。“奶奶,我都这么大了,不用夹给我了。”我似有点不满地说道。奶奶没有说什么,只是眼含笑意,静静地看着我。
这动作,似曾相识,勾起了我的回忆。思绪回到两年前,那是中考前的一个夜晚。窗外,冰冷的雨点无情地拍打着窗子,雨水从屋檐上倾泻下来。寒风涌过,树叶婆娑作响。四野无光,黑夜似幕布笼罩了一切。台灯的光线已经昏暗,我揉了揉已经写到发麻的双指,伸了个懒腰,眼皮却已不争气地耷拉下去,睡意接踵而来。
“咦,怎么还没睡呀?”奶奶的声音总是柔情似风,我的睡意竟消退了几分。“我再写一小会儿,一会就睡了。”奶奶走到书桌旁,她的步伐已有一点蹒跚,只是我未曾注意。她手里攥着一个苹果,拿起小刀,轻轻地擦拭,奶奶的那双手粗糙,上面尽是老茧与褶皱。她用小刀轻轻划破苹果皮,细细地切成小块,慢慢地喂到我嘴里。一股甘甜瞬时侵袭我的口腔,清香在舌尖萦绕。“多吃点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奶奶的叮咛在耳边回绕。奶奶面带倦意,却依然默默地陪伴着我。一股暖流流经我全身,注入心田。
窗外细雨绵绵,霡霖淋沥……思绪被打断,我望向窗外,故乡的景依旧存在。远处,落寞的远山静静地矗立于此,一群不知名的鸟儿翱翔高歌,似乎在感慨天地的寥廓。日坠西山,余辉铺平了青瓦,把它照耀得闪耀而灿烂。近处,那棵苍黑的古柏挺拔矗立,风乍起,树叶或飘摇歌舞或安然躺卧。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依然散发着草木与泥土的混合的清香。饭后踱步的老人用方言打着招呼,赤脚撒欢的小孩嬉戏打闹,永和桥上厚实的麦饼,小街道中酥软的糍粑,满载着的都是飘香的回忆。还是熟悉的面容乡音,一切都还没变,一切恰如从前。笑看时间煮雨,岁月缝花,泼墨挥洒,馨香淡雅。几度夕阳几度晨,家还在,故乡还在……
我渐渐明白,日子像书一般一页一页翻过,如沙漏一样一点一滴流逝,同时针一样一刻一分度过,能始终停留在脑海中的,一定是有分量的,故乡经过时光的洗涤与打磨,记忆中熠熠生辉。归去故里,重温旧人旧事,我邂逅一段段美好的旧时光,或以零落的姿态,或以晦暗的色彩,勾起我对往事的记忆,抚摸着时间的褶皱,触摸了记忆的盲点。归去故里,我渐渐懂得故乡的真谛,能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归去故里,让我在繁华又略显浮躁的城市生活中沉淀了自己,温暖了冰冷的心扉,找回了童年温存的记忆。窗外,广袤无垠的原野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远方,传来飘渺而又熟悉的歌谣,恰似游子归来的喜悦。窗内,奶奶拉着我的手,依旧和我絮叨着学习、生活……
指导老师:郑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