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语文课,如何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如何与学生分享这一深入挖掘的过程,是笔者一直在研究的焦点。以苏轼《定风波》为例,探讨如何对高职学生解读经典文学作品。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文学作品;深入解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16-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于2009年颁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与教研组内同仁在规划语文教材之外补充了一份辅导读物。在宋词单元,补充了一批优秀的词作,其中就有苏轼的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五年(1082)三月初七那天,苏轼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土名螺蛳店)的地方去看田。看完田回家的路上,天气突变,下起大雨,他们一行几人不巧就淋雨了。大家淋雨都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觉有雨,淡定地在雨中慢慢行走。不久雨过天晴,苏轼在经历这场阵雨后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廓清认识,达成共识
《定风波》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词作,可以说几乎没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一切似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仍然有若干基本的理解错误。所以,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先把全词梳理一遍,达成基本共识。
先尝试将这首词译出来:
三月初七这天,去沙湖(看田)(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原本我们是带着雨具的,可是以为不会下雨了)之前我将雨具除去了,这会没带雨具。同行之人都感觉狼狈不堪,只有我不觉得(狼狈)。过了一会就雨过天晴了,因此写了这首词。
不要听到雨滴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就感到丧气,关注那雨声干吗呢?我们不妨像阮籍一样“登山临水,啸咏自若”地吟着诗句徐徐前行。拄着竹杖,蹬着草鞋,轻松赶路,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我要像那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的渔夫一样面对眼前这风雨。
春寒料峭,一阵冷风吹过,酒醒了一些,感到身上有些微寒。此时已然雨停,山头一抹残阳在迎接我们。回头看看在风雨中走过的地方,罢了罢了,回去吧,哪里有什么风雨?哪里又有什么晴天?(风雨又如何?晴天又如何?)
(一)分析词作上阕
整个上阕是针对小序中的事发表议论。不要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如且行且歌,任性自然。穿着竹杖芒鞋,此刻比那骑马的人更为逍遥。不要怕任何风雨的侵袭,何不像在烟雨中自顾自地垂钓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渔父那样,以任性逍遥的态度对待一生的任何风雨坎坷呢?
在这里,诗人与风雨的关系是怎样的?
“莫听”,其实已经在听了;“谁怕”,其实已经包含着怕(雨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他了,从而滋生出一种抵抗)。
此刻,诗人是喝高了,有一种酒后的豪情:莫听,何妨,谁怕?
“莫听”“何妨”“谁怕”,都包含了一种执著。在这里,风雨是对象化的。
这首词前面的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在《东坡志林》里有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就因为遭了一场雨,后来苏轼得了一场疾病。虽然如此,苏轼并不因此感到颓丧,而是把这场雨写得有声有色,并且借此雨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开头就亮出自己的态度:豁达、大气,“同行皆狼狈”,因此苏轼告诉他们,风雨而已,何足忧愁?咱们一起大声吟诗往前慢慢行走吧。虽然此时苏轼还在被监视居住,但是他这种风度实在令同行者感佩不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风雨是不足为患的,哪怕我们就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也可以轻松前行,比骑马还要轻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与其说是说给同行者的,不如说是苏轼自己内心的一种自然表达。我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乌台诗案”几乎是九死一生,我都挺过来了,这小小风雨,值得放在心上吗?就算让我一生都在风雨中,我也不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
整个上阕是在写风雨,面对风雨,苏轼是一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姿态,这是经历过人生之后的一种厚重的自信。
(二)研读词作下阕
下阕与上阕相对,写到了天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处”是什么地方?“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实写,还是虚写,还是兼而有之?
萧瑟处,是经风雨处,是“穿林打叶”处,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处,是走过的道路的代指(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这里语带双关。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虚写。有斜阳,说明是晴天,无雨无晴,乃是就心而言的。上阕写对风雨的态度(“谁怕”),下阕则进一步,写对整个人生的态度。大意是说,那料峭的春风吹散了我的酒意,感觉到有点冷,但山头的斜照立即照射过来,让我又感觉到丝丝温暖。人世间总是有阴有晴,有得有失,祸福相随。但是,当我回首自己充满坎坷的人生时,我的内心是释然的,那曾经的一切,我都已经放下了。我已经从那人生风雨中“归去”,返回到自己的本心,那里一片空明,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虽然是春天,还是有点微寒的,而且是酒后,又是淋雨又是吹风,自然是寒冷的(后来苏轼病了)。正感到身上微寒的时候,“山头斜照却相迎”,太阳出来了,虽然是斜阳,却也暖暖地欢迎着我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来时风雨交加的道路,哪里有什么风雨?又有什么晴天?雨未必需要惆怅,晴也未必值得欢喜。坦途是人生,坎坷何尝不是人生呢?
整首词的起承转合非常清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起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承;“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合。这些写文章的章法对苏轼而言已经是纯熟到感觉不到章法的存在了。
苏轼是一个适应性非常强的人,他无论到哪里,在什么境况之下,都可以将生活安排得很好。不仅在黄州,在惠州、儋州都一样。无论生活多么窘迫,他都可以微笑面对,这种境界实在令人钦佩。在黄州三年了,虽然黄州比较贫瘠,自己的官也是虚职,但是他生活得也挺好,虽然食不果腹,但已经想到办法买田耕种以自食其力了,生命能量真是非常充沛。
二、在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升华高职学生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高职学生在深度理解词作后,总会觉得自己要成为诗人一样的人,风雨也罢,晴天也罢,都要守住自己的初心,这才是人生。但是他们能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真正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其实苦难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生哪里能一帆风顺呢?苏轼遭遇这么大的苦难,他天才般地用一种超脱的态度来面对。
苏轼的态度对于所有高职学生来说,很有启发性。他把人生中的坎坷与坦途,用风雨和太阳来表达,风雨和阳光在苏轼的笔下并无不同,都是人生必经的道路。
我对学生说:风雨过后会是晴天的。但是人生不是为了等待晴天;雨天的时候,且承受着雨打风吹,将风雨当作一种历练;晴天的时候,且享受阳光,在享受阳光的时候,回首看看风雨,你会发现,风雨也罢,阳光也罢,都是人生。以此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李一冰.苏东坡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文学作品;深入解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16-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于2009年颁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与教研组内同仁在规划语文教材之外补充了一份辅导读物。在宋词单元,补充了一批优秀的词作,其中就有苏轼的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五年(1082)三月初七那天,苏轼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土名螺蛳店)的地方去看田。看完田回家的路上,天气突变,下起大雨,他们一行几人不巧就淋雨了。大家淋雨都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觉有雨,淡定地在雨中慢慢行走。不久雨过天晴,苏轼在经历这场阵雨后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廓清认识,达成共识
《定风波》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词作,可以说几乎没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一切似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仍然有若干基本的理解错误。所以,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先把全词梳理一遍,达成基本共识。
先尝试将这首词译出来:
三月初七这天,去沙湖(看田)(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原本我们是带着雨具的,可是以为不会下雨了)之前我将雨具除去了,这会没带雨具。同行之人都感觉狼狈不堪,只有我不觉得(狼狈)。过了一会就雨过天晴了,因此写了这首词。
不要听到雨滴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就感到丧气,关注那雨声干吗呢?我们不妨像阮籍一样“登山临水,啸咏自若”地吟着诗句徐徐前行。拄着竹杖,蹬着草鞋,轻松赶路,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我要像那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的渔夫一样面对眼前这风雨。
春寒料峭,一阵冷风吹过,酒醒了一些,感到身上有些微寒。此时已然雨停,山头一抹残阳在迎接我们。回头看看在风雨中走过的地方,罢了罢了,回去吧,哪里有什么风雨?哪里又有什么晴天?(风雨又如何?晴天又如何?)
(一)分析词作上阕
整个上阕是针对小序中的事发表议论。不要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如且行且歌,任性自然。穿着竹杖芒鞋,此刻比那骑马的人更为逍遥。不要怕任何风雨的侵袭,何不像在烟雨中自顾自地垂钓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渔父那样,以任性逍遥的态度对待一生的任何风雨坎坷呢?
在这里,诗人与风雨的关系是怎样的?
“莫听”,其实已经在听了;“谁怕”,其实已经包含着怕(雨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他了,从而滋生出一种抵抗)。
此刻,诗人是喝高了,有一种酒后的豪情:莫听,何妨,谁怕?
“莫听”“何妨”“谁怕”,都包含了一种执著。在这里,风雨是对象化的。
这首词前面的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在《东坡志林》里有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就因为遭了一场雨,后来苏轼得了一场疾病。虽然如此,苏轼并不因此感到颓丧,而是把这场雨写得有声有色,并且借此雨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开头就亮出自己的态度:豁达、大气,“同行皆狼狈”,因此苏轼告诉他们,风雨而已,何足忧愁?咱们一起大声吟诗往前慢慢行走吧。虽然此时苏轼还在被监视居住,但是他这种风度实在令同行者感佩不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风雨是不足为患的,哪怕我们就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也可以轻松前行,比骑马还要轻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与其说是说给同行者的,不如说是苏轼自己内心的一种自然表达。我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乌台诗案”几乎是九死一生,我都挺过来了,这小小风雨,值得放在心上吗?就算让我一生都在风雨中,我也不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
整个上阕是在写风雨,面对风雨,苏轼是一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姿态,这是经历过人生之后的一种厚重的自信。
(二)研读词作下阕
下阕与上阕相对,写到了天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处”是什么地方?“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实写,还是虚写,还是兼而有之?
萧瑟处,是经风雨处,是“穿林打叶”处,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处,是走过的道路的代指(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这里语带双关。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虚写。有斜阳,说明是晴天,无雨无晴,乃是就心而言的。上阕写对风雨的态度(“谁怕”),下阕则进一步,写对整个人生的态度。大意是说,那料峭的春风吹散了我的酒意,感觉到有点冷,但山头的斜照立即照射过来,让我又感觉到丝丝温暖。人世间总是有阴有晴,有得有失,祸福相随。但是,当我回首自己充满坎坷的人生时,我的内心是释然的,那曾经的一切,我都已经放下了。我已经从那人生风雨中“归去”,返回到自己的本心,那里一片空明,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虽然是春天,还是有点微寒的,而且是酒后,又是淋雨又是吹风,自然是寒冷的(后来苏轼病了)。正感到身上微寒的时候,“山头斜照却相迎”,太阳出来了,虽然是斜阳,却也暖暖地欢迎着我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来时风雨交加的道路,哪里有什么风雨?又有什么晴天?雨未必需要惆怅,晴也未必值得欢喜。坦途是人生,坎坷何尝不是人生呢?
整首词的起承转合非常清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起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承;“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合。这些写文章的章法对苏轼而言已经是纯熟到感觉不到章法的存在了。
苏轼是一个适应性非常强的人,他无论到哪里,在什么境况之下,都可以将生活安排得很好。不仅在黄州,在惠州、儋州都一样。无论生活多么窘迫,他都可以微笑面对,这种境界实在令人钦佩。在黄州三年了,虽然黄州比较贫瘠,自己的官也是虚职,但是他生活得也挺好,虽然食不果腹,但已经想到办法买田耕种以自食其力了,生命能量真是非常充沛。
二、在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升华高职学生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高职学生在深度理解词作后,总会觉得自己要成为诗人一样的人,风雨也罢,晴天也罢,都要守住自己的初心,这才是人生。但是他们能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真正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其实苦难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生哪里能一帆风顺呢?苏轼遭遇这么大的苦难,他天才般地用一种超脱的态度来面对。
苏轼的态度对于所有高职学生来说,很有启发性。他把人生中的坎坷与坦途,用风雨和太阳来表达,风雨和阳光在苏轼的笔下并无不同,都是人生必经的道路。
我对学生说:风雨过后会是晴天的。但是人生不是为了等待晴天;雨天的时候,且承受着雨打风吹,将风雨当作一种历练;晴天的时候,且享受阳光,在享受阳光的时候,回首看看风雨,你会发现,风雨也罢,阳光也罢,都是人生。以此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李一冰.苏东坡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