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语文课,如何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如何与学生分享这一深入挖掘的过程,是笔者一直在研究的焦点。以苏轼《定风波》为例,探讨如何对高职学生解读经典文学作品。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文学作品;深入解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16-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于2009年颁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与教研组内同仁在规划语文教材之外补充了一份辅导读物。在宋词单元,补充了一批优秀的词作,其中就有苏轼的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元丰五年(1082)三月初七那天,苏轼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土名螺蛳店)的地方去看田。看完田回家的路上,天气突变,下起大雨,他们一行几人不巧就淋雨了。大家淋雨都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觉有雨,淡定地在雨中慢慢行走。不久雨过天晴,苏轼在经历这场阵雨后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廓清认识,达成共识
   《定风波》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词作,可以说几乎没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一切似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执教过程中,我发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仍然有若干基本的理解错误。所以,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先把全词梳理一遍,达成基本共识。
   先尝试将这首词译出来:
   三月初七这天,去沙湖(看田)(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原本我们是带着雨具的,可是以为不会下雨了)之前我将雨具除去了,这会没带雨具。同行之人都感觉狼狈不堪,只有我不觉得(狼狈)。过了一会就雨过天晴了,因此写了这首词。
   不要听到雨滴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的声音就感到丧气,关注那雨声干吗呢?我们不妨像阮籍一样“登山临水,啸咏自若”地吟着诗句徐徐前行。拄着竹杖,蹬着草鞋,轻松赶路,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我要像那披着蓑衣在烟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的渔夫一样面对眼前这风雨。
   春寒料峭,一阵冷风吹过,酒醒了一些,感到身上有些微寒。此时已然雨停,山头一抹残阳在迎接我们。回头看看在风雨中走过的地方,罢了罢了,回去吧,哪里有什么风雨?哪里又有什么晴天?(风雨又如何?晴天又如何?)
   (一)分析词作上阕
   整个上阕是针对小序中的事发表议论。不要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如且行且歌,任性自然。穿着竹杖芒鞋,此刻比那骑马的人更为逍遥。不要怕任何风雨的侵袭,何不像在烟雨中自顾自地垂钓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渔父那样,以任性逍遥的态度对待一生的任何风雨坎坷呢?
   在这里,诗人与风雨的关系是怎样的?
   “莫听”,其实已经在听了;“谁怕”,其实已经包含着怕(雨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他了,从而滋生出一种抵抗)。
   此刻,诗人是喝高了,有一种酒后的豪情:莫听,何妨,谁怕?
   “莫听”“何妨”“谁怕”,都包含了一种执著。在这里,风雨是对象化的。
   这首词前面的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背景,在《东坡志林》里有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就因为遭了一场雨,后来苏轼得了一场疾病。虽然如此,苏轼并不因此感到颓丧,而是把这场雨写得有声有色,并且借此雨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开头就亮出自己的态度:豁达、大气,“同行皆狼狈”,因此苏轼告诉他们,风雨而已,何足忧愁?咱们一起大声吟诗往前慢慢行走吧。虽然此时苏轼还在被监视居住,但是他这种风度实在令同行者感佩不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风雨是不足为患的,哪怕我们就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也可以轻松前行,比骑马还要轻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与其说是说给同行者的,不如说是苏轼自己内心的一种自然表达。我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乌台诗案”几乎是九死一生,我都挺过来了,这小小风雨,值得放在心上吗?就算让我一生都在风雨中,我也不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
   整个上阕是在写风雨,面对风雨,苏轼是一副“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姿态,这是经历过人生之后的一种厚重的自信。
   (二)研读词作下阕
   下阕与上阕相对,写到了天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处”是什么地方?“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实写,还是虚写,还是兼而有之?
   萧瑟处,是经风雨处,是“穿林打叶”处,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处,是走过的道路的代指(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这里语带双关。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虚写。有斜阳,说明是晴天,无雨无晴,乃是就心而言的。上阕写对风雨的态度(“谁怕”),下阕则进一步,写对整个人生的态度。大意是说,那料峭的春风吹散了我的酒意,感觉到有点冷,但山头的斜照立即照射过来,让我又感觉到丝丝温暖。人世间总是有阴有晴,有得有失,祸福相随。但是,当我回首自己充满坎坷的人生时,我的内心是释然的,那曾经的一切,我都已经放下了。我已经从那人生风雨中“归去”,返回到自己的本心,那里一片空明,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虽然是春天,还是有点微寒的,而且是酒后,又是淋雨又是吹风,自然是寒冷的(后来苏轼病了)。正感到身上微寒的时候,“山头斜照却相迎”,太阳出来了,虽然是斜阳,却也暖暖地欢迎着我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来时风雨交加的道路,哪里有什么风雨?又有什么晴天?雨未必需要惆怅,晴也未必值得欢喜。坦途是人生,坎坷何尝不是人生呢?
   整首词的起承转合非常清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起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承;“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合。这些写文章的章法对苏轼而言已经是纯熟到感觉不到章法的存在了。
   苏轼是一个适应性非常强的人,他无论到哪里,在什么境况之下,都可以将生活安排得很好。不仅在黄州,在惠州、儋州都一样。无论生活多么窘迫,他都可以微笑面对,这种境界实在令人钦佩。在黄州三年了,虽然黄州比较贫瘠,自己的官也是虚职,但是他生活得也挺好,虽然食不果腹,但已经想到办法买田耕种以自食其力了,生命能量真是非常充沛。
   二、在深度剖析的基础上升华高职学生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高职学生在深度理解词作后,总会觉得自己要成为诗人一样的人,风雨也罢,晴天也罢,都要守住自己的初心,这才是人生。但是他们能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真正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其实苦难也是一种人生经历,人生哪里能一帆风顺呢?苏轼遭遇这么大的苦难,他天才般地用一种超脱的态度来面对。
   苏轼的态度对于所有高职学生来说,很有启发性。他把人生中的坎坷与坦途,用风雨和太阳来表达,风雨和阳光在苏轼的笔下并无不同,都是人生必经的道路。
   我对学生说:风雨过后会是晴天的。但是人生不是为了等待晴天;雨天的时候,且承受着雨打风吹,将风雨当作一种历练;晴天的时候,且享受阳光,在享受阳光的时候,回首看看风雨,你会发现,风雨也罢,阳光也罢,都是人生。以此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李一冰.苏东坡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钳工技能是汽车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但由于钳工“脏、累、苦”,学生不太爱学习这门课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门技术,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南通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对《钳工实习》课程设计的改革、考核手段的变更、授课时间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细分、扎实技能是目前技能教育不可缺少的两点。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从零起点进行技能与电商思维双重递进,以培养现阶段电商行业切实可需的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电子商务;技术学院;网店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阐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内涵和维度结构,指出了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的重大意义。采用大样本调查方法,评估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指出了五大现实困境。从强化政府公益保障职能、构建高校公益素养培育体系、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和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生;公益素养;现实困境;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型网络公开课开始受大众欢迎,也引发了高校新一波的教学改革,苏财院自2013年推广使用世界大学城,进而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面对该教学改革,从教师到学生都是一个崭新的尝试。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世界大学城;在线交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
期刊
[摘 要] 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初步提出高校基层院系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强化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基层院系;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
期刊
[摘 要] 班级干部是大学校园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规模有大有小,而班级属于大学管理体制中的基层单位,因此选好班级干部显得尤为重要。探求班级干部的竞选心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班级干部的来源与动机,对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大学;班级干部;竞争性选拔;心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期刊
[摘 要] 当前,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调查了解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04-0056-03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要想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适合自身院校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有合理的评价机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正确面对高职教育领域的问题,找到合理的方法。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课堂质量,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教学质量;评价原则;评价策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从分班原则、课时安排、教材使用、教学内容安排、期末考试评定方法及学期末A、B班级分流制度等进行调查,通过分析2010—2013级四届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找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变革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中国教育的发展。学分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分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取代学年制教学制度,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学分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