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字塔是旅行埃及的必游之地。但实际上,在埃及也有“不到卢克索就等于没到埃及”之说。
一座城就是一座博物馆
卢克索位于埃及中南部尼罗河畔,距首都开罗约700公里,古城坐落在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遗址之上。
卢克索有多古老?当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辛勤建造这座城池时,中国还处在夏朝初创时期。如今,一座座宏伟壮观的神庙和浩繁的出土文物,仍在诉说着古埃及的鼎盛岁月和灿烂历史文明。
“乘着热气球俯瞰卢克索,你会发现整个城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埃及人穆罕默德·乌萨马告诉记者。
据统计,卢克索景区的文物占世界同时期文物数量的1/3,数量极为庞大。由于这里的考古工作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文物不断出土,埃及现有的博物馆已远远无法满足展览需求,埃及政府正在加紧建设新的大型博物馆来收藏和展出这些文物。
“白天当农民,晚上挖文物。”穆罕默德说,这是埃及人调侃卢克索人的玩笑话。自从卢克索发现文物后,当地一些不法分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走私者便盯上了这里,大量文物被盗挖后流失海外。近年来,埃及政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并加强国际合作,文物流失情况得到遏制。
在卢克索出土的海量文物中,最有名的当属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陪葬品黄金面具,去年这个面具下巴处的一点损坏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922年,图坦卡蒙墓在卢克索西岸的帝王谷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掘之一”。图坦卡蒙去世时年仅19岁,但陵墓和陪葬品却极尽奢华,由此可一窥古埃及法老王朝的繁盛程度。
卢克索就是这样一座文物之城。当你漫步城中,也许无意中触摸的一根石柱,捧起的一把黄土,都积淀了几千年的沧桑变迁。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
卢克索的神庙何其多?当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时,面对数量众多的古埃及神庙颇感震惊,于是用“宫殿”一词命名了这座城市,“卢克索”就是阿拉伯语中“宫殿建筑群”的意思。
神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徜徉在卢克索神庙,游人无不折服于古埃及法老打造宏伟殿堂的雄心和彼时建筑技艺的高超。这座祭奉太阳神阿蒙的神庙气势恢宏,用象形文字刻述法老丰功伟绩的方尖碑直耸云霄,人漫步在参天的石柱之间,依稀可见柱体表面遗留的斑驳色彩和依旧华美的精细雕刻。神庙在历史上不断被扩建,至古埃及最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达到如今规模。
卡尔纳克神庙规模更为浩大,内部塔门林立,神殿众多,其主体建筑是用来供奉太阳神的大庙。值得一提的是,神庙内部的圣湖挖掘于数千年前,可至今湖水常年不腐、取之不尽。如果你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经典电影,你会发现女主角险些被罗马柱上掉落的大石砸中这一幕便发生在该神庙。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因此,卢克索东岸成为壮丽神庙处所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而西岸则是法老、王后们陵墓的最佳选址。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永恒循环的轨迹。
据考古学家估计,卢克索的古埃及陵墓有500多座,仅帝王谷就有已发掘陵墓近70处。“帝王谷”不规则地分布在山谷之中,墓穴依山开凿,人们要经过狭长陡坡才能下到墓室。
可惜的是,即使陵墓修建得如此隐秘,绝大多数已发掘墓室还是被盗墓者挖得空空如也,人们只能透过残存的彩色壁画和浮雕来想象当年法老生活是如何极尽华丽。
中埃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夜色下,卢克索神庙在流光中变换着大红灯笼和金字塔的影像,中埃文明在古城上空交相辉映。中埃民乐合奏,向尼罗河致敬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中国和埃及为背景的歌剧咏叹调合唱……中埃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演出诠释着文明融合互鉴的成果。
谈到选择在卢克索举办这场演出,中国驻埃及文化参赞陈冬云说:“卢克索拥有大量文物古迹,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在这里举办中埃文化年开幕式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中埃建交60周年之际,中埃文化年即将起航。2016年,演出、艺术家互访、文化交流、文物展等一系列涉及教育、新闻、出版、影视等领域的活动将在中国和埃及两国陆续展开。
参与此次文化年开幕式工作的开罗歌剧院舞美总监马哈茂德·哈贾吉告诉记者,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见证,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埃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近年来,到卢克索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地。曾经当过导游的穆罕默德告诉记者,卢克索不仅古迹迷人,人民也性格直率,几乎人人能说多种语言和游客沟通。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用“屋宇豪华”“珍宝无数”来形容底比斯城,几千年来,这座城历经波斯人的洗劫、阿拉伯人入侵和西方列强的劫掠,仍旧傲然挺立尼罗河畔,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
如今,卢克索作为古埃及灿烂文明的象征,与遥远的中华文明交相辉映,见证着中埃两国迎来文化交流的新纪元。
一座城就是一座博物馆
卢克索位于埃及中南部尼罗河畔,距首都开罗约700公里,古城坐落在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遗址之上。
卢克索有多古老?当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辛勤建造这座城池时,中国还处在夏朝初创时期。如今,一座座宏伟壮观的神庙和浩繁的出土文物,仍在诉说着古埃及的鼎盛岁月和灿烂历史文明。
“乘着热气球俯瞰卢克索,你会发现整个城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埃及人穆罕默德·乌萨马告诉记者。
据统计,卢克索景区的文物占世界同时期文物数量的1/3,数量极为庞大。由于这里的考古工作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文物不断出土,埃及现有的博物馆已远远无法满足展览需求,埃及政府正在加紧建设新的大型博物馆来收藏和展出这些文物。
“白天当农民,晚上挖文物。”穆罕默德说,这是埃及人调侃卢克索人的玩笑话。自从卢克索发现文物后,当地一些不法分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走私者便盯上了这里,大量文物被盗挖后流失海外。近年来,埃及政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并加强国际合作,文物流失情况得到遏制。
在卢克索出土的海量文物中,最有名的当属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陪葬品黄金面具,去年这个面具下巴处的一点损坏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922年,图坦卡蒙墓在卢克索西岸的帝王谷被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掘之一”。图坦卡蒙去世时年仅19岁,但陵墓和陪葬品却极尽奢华,由此可一窥古埃及法老王朝的繁盛程度。
卢克索就是这样一座文物之城。当你漫步城中,也许无意中触摸的一根石柱,捧起的一把黄土,都积淀了几千年的沧桑变迁。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
卢克索的神庙何其多?当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时,面对数量众多的古埃及神庙颇感震惊,于是用“宫殿”一词命名了这座城市,“卢克索”就是阿拉伯语中“宫殿建筑群”的意思。
神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徜徉在卢克索神庙,游人无不折服于古埃及法老打造宏伟殿堂的雄心和彼时建筑技艺的高超。这座祭奉太阳神阿蒙的神庙气势恢宏,用象形文字刻述法老丰功伟绩的方尖碑直耸云霄,人漫步在参天的石柱之间,依稀可见柱体表面遗留的斑驳色彩和依旧华美的精细雕刻。神庙在历史上不断被扩建,至古埃及最有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达到如今规模。
卡尔纳克神庙规模更为浩大,内部塔门林立,神殿众多,其主体建筑是用来供奉太阳神的大庙。值得一提的是,神庙内部的圣湖挖掘于数千年前,可至今湖水常年不腐、取之不尽。如果你看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经典电影,你会发现女主角险些被罗马柱上掉落的大石砸中这一幕便发生在该神庙。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因此,卢克索东岸成为壮丽神庙处所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而西岸则是法老、王后们陵墓的最佳选址。
“生者之城”和“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永恒循环的轨迹。
据考古学家估计,卢克索的古埃及陵墓有500多座,仅帝王谷就有已发掘陵墓近70处。“帝王谷”不规则地分布在山谷之中,墓穴依山开凿,人们要经过狭长陡坡才能下到墓室。
可惜的是,即使陵墓修建得如此隐秘,绝大多数已发掘墓室还是被盗墓者挖得空空如也,人们只能透过残存的彩色壁画和浮雕来想象当年法老生活是如何极尽华丽。
中埃文明在此交相辉映
夜色下,卢克索神庙在流光中变换着大红灯笼和金字塔的影像,中埃文明在古城上空交相辉映。中埃民乐合奏,向尼罗河致敬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中国和埃及为背景的歌剧咏叹调合唱……中埃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演出诠释着文明融合互鉴的成果。
谈到选择在卢克索举办这场演出,中国驻埃及文化参赞陈冬云说:“卢克索拥有大量文物古迹,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在这里举办中埃文化年开幕式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中埃建交60周年之际,中埃文化年即将起航。2016年,演出、艺术家互访、文化交流、文物展等一系列涉及教育、新闻、出版、影视等领域的活动将在中国和埃及两国陆续展开。
参与此次文化年开幕式工作的开罗歌剧院舞美总监马哈茂德·哈贾吉告诉记者,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见证,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埃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近年来,到卢克索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中国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客源地。曾经当过导游的穆罕默德告诉记者,卢克索不仅古迹迷人,人民也性格直率,几乎人人能说多种语言和游客沟通。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用“屋宇豪华”“珍宝无数”来形容底比斯城,几千年来,这座城历经波斯人的洗劫、阿拉伯人入侵和西方列强的劫掠,仍旧傲然挺立尼罗河畔,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
如今,卢克索作为古埃及灿烂文明的象征,与遥远的中华文明交相辉映,见证着中埃两国迎来文化交流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