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家风的有形力量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风是一个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它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由于文革的原因,我们家族那几本厚厚的《柳氏家谱》再未面世。目前尚存的明清官帽盒、朝服箱、官印包袱皮等,表明了家族曾经的历史和辉煌。如此之家族,家风是少不了的。当年作为破“四旧”的东西,这些是不好直接强调的,不经那个特殊年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但家族、父母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所折射出的无形家风,带给我们的则是有形的力量,使我有了走好人生之路的通行证。
  家风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道德成长的起点,也是贯穿其一生的德育课和精神信仰。从我四五岁记事起,清晨,经常是在母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用《朱子家训》的教训中起床,打扫卫生,而后开始日课,描红、临摹《芥子园画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是吃饭时的耳音;“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贵者,无过读书也……”(出自《颜氏家训·勉学》),这是背诗和古文的印记……“修身齐家,为学治世”,“眼别小,什么都想沾点。”……母亲苦口婆心、喋喋不休、随时随地的“唠叨”,在我耳朵中磨出了中国传统典故、做人做事的底子……在这种带有私塾式的启蒙中,不知不觉中打下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在当时中国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父母省吃俭用也要挤钱订阅《少年文史报》、《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和《参考消息》等报刊,让我们了解中国和世界,使思想不致落伍。直到今天看报仍然是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让我从小在眼界、思维上要比同龄人稍广一些。
  曾历经多次运动,父母为了保护祖辈留下的文化家当,造成母亲患上间歇性神经病,时好时坏,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有所好转。今天在我家百年四合院的窗户上,还留着母亲当年犯病时所留的裂痕,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要拉裂这样的小窗格棂条都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在当时抄家拉走四大卡车字画、古玩、古籍善本的情况下,使我后来学习书画时还能看到一些东西,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书画,以致在此后“书画热”的大潮中,我没有被“时风”、“圈子”和“丑书”、“怪书”所左右,始终坚守了中国书画的精神家园。这也许是第十师班禅大师故居和国家、省市、县区文物保护碑让我书写的缘故吧。
  在记忆中,那时家里来了客人,端茶倒水、上水果,放下东西之后,不能马上转身屁股对着客人走,都是面朝客人缓缓退到屋门口,才能转身退下。倒水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与客人说话不能用手指去指对方。大人说事小孩不能在场,更不能插话。吃饭小字辈们不能上桌、放东西不能弄出大声响……在今天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看来太正统了,是可笑的,甚至是无所谓的。但这些婆婆妈妈的东西,让我学会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现在看来,正是在这些满不在乎中丢掉的却是中国的传统和教养。
  我一生只挨过父母两次“打”,虽然不重,却使我终身难忘。大约五岁时,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拌嘴”说了一句脏话。突然,一只手从我脑袋后伸出,还没反应过来已掐住我右腮帮子,又使劲拧了半圈,疼得我眼泪都打圈了。是谁这么狠毒?等我使出很大劲甩脱那只狠手,跑出二、三米回头一看。我愣住了——是母亲。她用我从未见过的严肃瞪着我,一字一句地说:“让、你、不、学、好!”还有一次也是因我和小朋友骂脏话,正在扫地的父亲二话没说,随手扫把飞来,我的大腿内侧被划破表皮,终身留下一块花生米大小的疤痕。从此,我几乎再不骂脏话。当骂“王八蛋”的时候,那也是对某些人和事非常鄙视时的泄愤之举。有好多次,别人都用既敬佩又生气的口吻说,你这人太有才,连骂人都不带脏字。我调侃道,这叫没文化、有知识!
  大家少爷、小姐出身的父母,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时事变迁,为了撑起家族的门面,他们学食学缝,日浆夜缝,艰辛备至,吃尽了人间的甘苦。在最困难的时候,由于母亲神经病的缘故,父亲被迫从宁夏辞职回家,打工时木头砸到头顶,差点命归黄泉;母亲把好吃的给了婆婆、丈夫、孩子和亲戚,自己则残汤剩饭充饥。父母深知人生道路的不易,便颇具苦心地让我们体验人间的甘甜与疾苦。逢年过节,所用餐具是银器、瓷器和象牙、乌木筷子,让我们感受家族曾经的辉煌。吃东西,细的、粗的、肉的、素的,吃一两顿好的,就想法调剂搭配,好多次我嫌不好而拒吃,不管我怎么哭闹耍赖,也打动不了母亲“后妈一般”的心,实在饿的不行了还得自己去吃。那时候,白面是限供的,母亲蒸馍馍时就在玉米面上加点盐、辣椒面,外包一层白面,美其名曰“马蹄子”,以便看到就有食欲。后来我看了困难时期,当李讷在毛泽东面前狼吞虎咽地连自己的饭都吃了、而主席在一边装作看报纸也不给李讷提供更多的食物时,我顿然想到了母亲所为。之后的岁月,无论我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天山雄狮”戍边,还是后来调到大军区工作,什么样的环境我都能从容面对,当我稚嫩的肩膀不再畏惧艰难困苦时,才真真体会到慈母严父的一片苦心。
  祖父当金店东家的时候,为相公(伙计)购置图书文具,晚饭后令账房先生教他们识字读书,每周亲自布置作业,忙完公务亲加批改,使学徒脱盲,提高文化素质。父母做任何事都是先人后己。即使在文革那样的条件下,也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的邻居和孤寡老人。有点好吃的,匀出一点,带着我送给孤寡老人;院子里的苹果熟了,送给周围邻居分享;天冷了,母亲拆几十双劳保线手套,织成毛衣送给老人;谁家有重活了,父母就让我们主动去帮着干……这样帮助人的事情做了多少,从来没有专门记过,也记不清了。我们家与别人家、我与小朋友之间有什么矛盾、问题了,哪怕我们有理、没错,父母也总是说我们的不事,极少说对方的不好。这让我学会了乐于助人、宽厚待人。
  家族、父母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他们辞世以后才知晓的。我十来岁时,邻居家盖房倒垃圾时发现了一包银元,引得一些人争着去捡,我也跟着要去凑热闹。父亲追出大门,用从来没有过的严厉叫道:“你给我回来!我们家丢不起这人!”我老大不情愿地回家了,心里为没去捡银元发财很是沮丧。父母去世后,我才从一些老人处知道解放前家族曾经营“德兴顺”金店。这时我才顿悟,如果当初去捡银元,那可真是把人丢大了。金店分家产时,母亲的后妈偷了分给她的金条和首饰,母亲伤心、委屈地哭了好几天,从此落下视力的病根。但直到她辞世也没有为此给我们抱怨过一句继母的不事。这还是母亲去世后听其他老人所讲。我才理解父母为什么对钱财看得那么轻,经常告诫:“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看淡点。”即便在家里很困窘的时候,父母卖过家里的字画砚台、金银细软,也没因为钱财动过其他邪念。三祖母在世时,父母对她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奶奶时常有白面、鸡蛋吃,当然我也时不时地能蹭点。我从来没有看到、听到父母对奶奶任何的怨言和不敬。直到1978年奶奶去世时,知情人感慨地议论:“看看柳家的独生儿子和媳妇把个没有血缘的妈,照顾的比亲妈还好!”我和许多邻居、亲朋好友一样,这时才知道奶奶与我们一点血缘都没有。同时还知道了从曾祖父到父母,家族抚养成家立业了五六个没血缘的人。此后,我所接触的一些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讲出家族乐善好施、扶难济困的人和事。而父母认为这都是做人的本分,从不提及。这让我学会了以德报怨。   于右任、张大千与我们家素有旧交。说真的,我唯一的记忆是家里曾有张大千的照片、字画。父亲给学书画的我仅提到过张大千留着大胡子、穿着中式长袍、拄着手杖,飘飘欲仙……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家族曾经资助张大千先生远赴敦煌临摹壁画,且大千先生和二子张心智、四子张心玉是我家的常客,家境殷实的父亲经常请心智和心玉两兄弟下馆子改善。知道这些仍然是父母辞世后,张心智、张心玉先生和其他老人所讲。还知道了清末,曾祖父帮助陕西富平李家主事房太夫人(于右任的伯母,他在一二岁许生母赵氏病故时托孤给房氏,于右任则由房氏抚养长大)打赢兰州“安泰堂”药店产权官司,出任“祥泰公”木厂大掌柜,二次复兴木厂,为解放兰州战役中抢修中山桥无偿提供大量木材。知道父亲是个处级领导、有车,那更是在他去世12年之后,我偶然遇到从未谋面的老司机说起,且每次都是把车停在离家门口不远的拐弯处,从不在我家大门口上下车。当年父亲不想让我有优越感。
  我在新疆部队工作的十多年间,母亲只给我写过唯一一封不能称之为家书的“信”,说是便条更为准确。那是1993年春节探家归队后,我收到的第一封家书中夹着仅三四行的母字,核心意思是感觉我身上有“官气”了,教导我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母亲的寥寥数语,却字字千斤,成为我日后做人、工作、处事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了解我家的老人们讲,祖父在世时做事公道正派,给家里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包括佣人、车夫、马夫、相公,过节买东西都是人手一份,一模一样。从父母处理事情的做派来看,此非虚言。这使我学会了公平公正。我之所以要求部属善待来访者,是因为文革结束后落实政策期间,母亲带着我申诉,年幼的我经历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被瞒上欺下、阳奉阴违、敷衍应付的势利眼耍的滋味,心灵深处的记忆历历在目。因而,我始终同情弱者,不愿这些市侩的东西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上演。之所以在我的工作领域把有的事务搞公平,就是力图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就是很多事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自己在工作的平台上做了一个正常人该做的事而已。
  我每每忆起父母,心底就有不尽的思绪。父母蹉跎岁月的坎坷人生,是时代的悲剧,也促使他们都因肺癌较早地病逝了。就是在离世的最后一刻,他们仍然把自己的苦楚、情感深深地埋在心底。母亲极少在我面前流泪,但有一滴泪是永远抹不掉的。当我从新疆奔丧回到已停灵两天的母亲遗体边时,她的左眼角还挂着一颗晶莹的泪珠。而父亲则是左眼没能完全闭上。父母的离世,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痛着,是因为当时年幼,尚不懂得怎么回报,他们就先后离世了,此生再也无法弥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做个好人、干点好事,以此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让他们在天国安心。
  “靠天天太远,靠人人会走,靠墙墙要倒,谁都靠不住,靠自己最管用。”“跟啥人学啥样,跟着神婆学跳绳。”这是父母教诲我要自立自强的口头禅。家族、父母融化在严爱之中的家风,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涵养和约束作用,浸透在我的骨子,融入到我的血脉,影响着我一生立身做人的基础和信条,熏陶着我努力去做一个正直善良、知书达理、对社会有用的好人。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无论顺利之日,还是挫折之时,即使在被误解、误会的情况下,也没有去做超越一个正常人良知、底线的事。对名、对利、对事,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家风,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无形的家风,就是有形的力量。
其他文献
在我们其后要说到的一本名为《画苑英萃》刊物封二的一则百字短文后,署名的“痴翁”,当时未询,我信是陈伯希。  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少年为兵时从一本杂志上知其名的军旅画家,其后竟同在一个单位服务,并有幸做了他的下属,尽管所从事的具体业务不同。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在我退休后,应他之约,又有了几年愉快的合作,其实是出乎我预想的我的一次进修。  我要请出的人物是:陈伯希。  1950年代,兰州军区战士文化读物
期刊
李敬泽的批评有一种当下批评界少有的亲和力,他对待文学与作家的关系,不像有些批评家那样是对立的、陌生的,也不像一些学院批评家那样理论化和刻板。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做过多年编辑、又是一位作家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他以第一读者的身份接受、体会和调校着创作者的感覺;一方面,他以二次创作者的身份为广大读者的感觉进行选择性调适和配对,如何使两种感觉水到渠成、融为一体,成了他不自觉的职责和使命。他能设身处地地、由
期刊
捧读《我们的老校长》,心里满满的是如坐春风的欢喜。  这本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陈新民主编的纪实文集,是一本洋溢着大爱光辉的好书。  这是一部学生献给恩师的书,凝聚着弟子们对他们的老校长陈世勇老先生的挚爱深情。这些学生年龄不一,身份不同,有国家部委领导、大学教授,有作家、企业家,也有乡村干部和农村教师,不管他们事业有成也好、命途多舛也好,陈世勇先生给予他们的师爱却是一样深厚而温暖。  在学生们
期刊
在“棉书堂”观马叙画展  一幅画挂上白色泥墙  生出爱和恨的秩序  归隐山林的果实  在草本的宣纸上掷下水墨  一支烟压成云雾  一句诗向葫芦鞠躬  僻静处。老茶盘成团  凝神,微息,静谧  折叠的风寻找一个出口  冲进楼梯,向太阳取火  众人抿茶,众人喝酒  今夜的酒长出翅膀——  瓷瓶倒出天空的黑色  瓷瓶倒出乌鸦、星斗、时间的刻度  淡溪梅园访王十朋故居  一座梅园葬不下一个灵魂  一千七百
期刊
拂晓(外二首)  让我埋下自己的腐朽  拂晓时分  我要一个刚出生的天涯  我要在醒来的群山之中  开始又一趟缠绵的旅程  青山你青吧  绿水你幽幽地绿  又要开始了,我承认  我不是一个善于负重的人  我承认,上天垂怜  苍茫处有不断醒来的胚芽  我已经拥有了一颗云朵般的心  在一场滂沱大雨里痛哭  为这恍若隔世的河山  为依旧疯长的五谷杂粮  为这养我的人间烟火  我想把乌云纠结在天空  我要
期刊
1935年秋,一个叫毛泽东的人,一首叫《长征》的诗,一座叫榜罗的中国北方小镇,被历史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地定格。就是这个定格,将脚下黄土地的历史推进了一个世纪的进程;就是这个定格,重塑了一个民族的形象,令地球都听到了她铿锵的足音。  今天,我流连于榜罗会址前,我伫立在牛谷河畔,想象那段久远的岁月。那段岁月,用饥饿、干渴和寒冷洗礼而成;那段岁月,用草根、树皮和野菜连缀而成;那段岁月,用沟壑、沼泽和大山
期刊
与几乎所有的湖泊一样,太泊湖的梦想之旅,也是从春天开始的。  立春过后,春风的脚印最先抵达湖边的草滩,星星点点的新绿,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从土里渗出来,再泛到草芽儿的尖尖上。沉静寡言的春雨是个能干的化妆师,静悄悄地为草芽儿换上嫩绿的衣装。虽说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这些新发的春草,无疑是春天发展的第一批会员。当春草绿成一大片一大片的时候,暖暖的春阳照耀着草滩,野生的紫云英也次第睁开了眼,互相顾盼,调
期刊
秋风送爽,院子里的枣子红熟时,我便不由地怀念起诗人、编辑家杨文林先生来。  先生与我相交整整六十个年头。  远在1956年12月,甘肃省第一次创作会议上,我这个满身土气的乡下青年,也因《甘肃文艺》(《飞天》前身)栽培了我的一篇小说而得以与会。会上我见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人,其中有两位身着戎装的军人,我请他俩签名留念。那位憨实的青年军人签名是——崔八娃;那位英武军官所签的名字是——杨文林。他们是部队上
期刊
在新疆  如 风  那仁牧场  我无法说出玉什填提克山巅一朵云的来历  也无法指明山下一条河流的去向  这人间的秘密,我所知道的  并不比山谷里的野花多  在那仁牧场  图瓦人和哈萨克族牧民都是兄弟  我和橘色金莲花互为姐妹  辽阔草原在等待一次从哈巴河出发的盛大转场  挂满经幡的敖包,在雨中  等待你从远方打马赶来  在喀纳斯  在喀纳斯,步步天堂  吐别克雪山的云落入人间  当我说出盛开  马
期刊
刚退休,还没从失落的情绪中调整过来,就接到外孙快要出生的消息,于是和老伴匆匆来到了上海。居住的小区在风景秀丽的淀浦河边,淀浦河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离虹桥机场不远,不时能听到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现代化程度很高,但人多嘈杂,所幸小区的环境还算优雅、安静,感觉很温馨。闲暇时便漫步在靠淀浦河边的花园里,园子里绿树成阴,水泥小道蜿蜒在起伏的草坪上。河边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河对岸的各种树木翠绿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