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浪费现象,以勤俭节约教育为主线,并与国学节俭教育联系起来,以减少社会上的浪费现象。
关键词:浪费;教育;国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很严重,正本清源,须从教育入手。成长阶段形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一生的习惯,笔者从中小学生浪费现状展开研究。
学校里的浪费现状及原因
笔者对所在校的学生午餐情况进行了解,发现浪费情况很严重。据值班教师说,如果是学生不喜欢的饭菜,往往会浪费一半多;即使是学生喜欢的饭菜,浪费的数量仍占总量的三分之一。此外,不同的食材的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西红柿就很受孩子欢迎,往往供不應求,而像带鱼因为刺多、白菜茄子因为食堂烹饪失当,往往会浪费很多。有些孩子可能受社会风气影响,减肥节食;还有孩子饭量小,却不好意思向老师说,都是浪费的根源。有些学生因为逆反心理,对与学校相关的一切都抵触,带头抗议学校的饭菜,引起盲从,这也是造成浪费的一个原因。
笔者深入到学生中,分析上述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食堂确实有些菜做地味道不好;另一方面,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只是流于表面,没有落到思想深处。
中小学如何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笔者在孩提时,家长就告诉我要节俭,身教胜于言传,我从小便养成节俭的习惯。《朱子家训》里有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就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家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现在的思品课采取开卷考试,而考试答案在课本中能轻易找到;即使闭卷考试,试题也很简单,所以学生上课往往不认真听讲,这就需要任课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任课老师要求比较高。
传统文化对“俭”的解读
传统文化中对“俭”格外看重,不妨借着“国学热”推行思政教育,二者相得益彰。《论语·学而》里的一段话:“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说文解字》中对“俭”字的解释是“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意思是说,俭这个字是约束的意思,不过分放纵人的欲望。朱熹在这一段下对“俭”的解释是“俭,节制也。”可见“俭”在最初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远比今天丰富。俭所象征的,正是道德中自律的一面。而浪费,首先是满足了基本欲求的,但消耗的要超出基本欲求,这种心理便是“放侈”。
孔子曰:“非帷裳,必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要裁掉多余的布。古礼戴麻做的帽子,但麻帽不宜做成。而绸帽相比之下就简单易成。孔子就从众从简用麻帽。他还说,不是上朝祭祀穿的礼服,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以节省布料。
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富有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他说:“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这篇文章是写给儿子司马康看的。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而矣。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例如,晋代的何曾,当了太傅,喜欢奢侈,“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到了孙子这一代便因骄奢而家业败落。
国学在勤俭教育中的应用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怎样将国学和勤俭节约教育结合起来呢?上述关于《论语》的阐释显然不适用于中小学生,但如果让教师明白什么是“俭”,为何要“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能丰富讲课内容了。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节俭的名言和故事,以此来引发学生兴趣不失为一种方法。除了李绅那首著名的《悯农》,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古人对懒惰之人的嘲笑。教师何不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呢?唐代著名禅师百丈怀海创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矩,以此作为禅修的另一种方式。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笔者任教的学校有专门为学生实践准备的生态园,一学期能去一两次,由于不方便管理,也只是参观而已,很少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如果将来通过改进让学生进出更自由些,亲自种植、施肥、除虫、收获劳动果实,体会“粒粒皆辛苦”,这样收获就更大了。
只有相关部门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对勤俭节约教育重视起来,才能逐渐消除学生浪费的现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
关键词:浪费;教育;国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社会上的浪费现象很严重,正本清源,须从教育入手。成长阶段形成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一生的习惯,笔者从中小学生浪费现状展开研究。
学校里的浪费现状及原因
笔者对所在校的学生午餐情况进行了解,发现浪费情况很严重。据值班教师说,如果是学生不喜欢的饭菜,往往会浪费一半多;即使是学生喜欢的饭菜,浪费的数量仍占总量的三分之一。此外,不同的食材的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西红柿就很受孩子欢迎,往往供不應求,而像带鱼因为刺多、白菜茄子因为食堂烹饪失当,往往会浪费很多。有些孩子可能受社会风气影响,减肥节食;还有孩子饭量小,却不好意思向老师说,都是浪费的根源。有些学生因为逆反心理,对与学校相关的一切都抵触,带头抗议学校的饭菜,引起盲从,这也是造成浪费的一个原因。
笔者深入到学生中,分析上述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食堂确实有些菜做地味道不好;另一方面,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只是流于表面,没有落到思想深处。
中小学如何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笔者在孩提时,家长就告诉我要节俭,身教胜于言传,我从小便养成节俭的习惯。《朱子家训》里有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就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家规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现在的思品课采取开卷考试,而考试答案在课本中能轻易找到;即使闭卷考试,试题也很简单,所以学生上课往往不认真听讲,这就需要任课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任课老师要求比较高。
传统文化对“俭”的解读
传统文化中对“俭”格外看重,不妨借着“国学热”推行思政教育,二者相得益彰。《论语·学而》里的一段话:“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说文解字》中对“俭”字的解释是“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意思是说,俭这个字是约束的意思,不过分放纵人的欲望。朱熹在这一段下对“俭”的解释是“俭,节制也。”可见“俭”在最初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远比今天丰富。俭所象征的,正是道德中自律的一面。而浪费,首先是满足了基本欲求的,但消耗的要超出基本欲求,这种心理便是“放侈”。
孔子曰:“非帷裳,必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定要裁掉多余的布。古礼戴麻做的帽子,但麻帽不宜做成。而绸帽相比之下就简单易成。孔子就从众从简用麻帽。他还说,不是上朝祭祀穿的礼服,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以节省布料。
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富有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他说:“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这篇文章是写给儿子司马康看的。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而矣。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例如,晋代的何曾,当了太傅,喜欢奢侈,“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到了孙子这一代便因骄奢而家业败落。
国学在勤俭教育中的应用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怎样将国学和勤俭节约教育结合起来呢?上述关于《论语》的阐释显然不适用于中小学生,但如果让教师明白什么是“俭”,为何要“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能丰富讲课内容了。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节俭的名言和故事,以此来引发学生兴趣不失为一种方法。除了李绅那首著名的《悯农》,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古人对懒惰之人的嘲笑。教师何不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呢?唐代著名禅师百丈怀海创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矩,以此作为禅修的另一种方式。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笔者任教的学校有专门为学生实践准备的生态园,一学期能去一两次,由于不方便管理,也只是参观而已,很少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如果将来通过改进让学生进出更自由些,亲自种植、施肥、除虫、收获劳动果实,体会“粒粒皆辛苦”,这样收获就更大了。
只有相关部门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对勤俭节约教育重视起来,才能逐渐消除学生浪费的现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