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偶暇,携《漱玉词》消闲。小院一角,日光融融,信手翻阅,适逢我喜爱的那阙《武陵春》,心底顿生快意,美滋滋的,犹如冬阳般温暖柔和,随口吟道: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学生时代读它,尤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那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大约是词中的情绪,恰好暗合了萌动青春的心跳,口中吟咏着,心底便莫名潮湿了,柔软了。
时光流逝,青春如风云流散。而今,似乎更欣赏“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慨叹了。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一条言及读书的妙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为所得之浅深耳。”说得真好,至少,此时再读易安居士的《武陵春》,便是如此感觉。
此阙长短句,早已烂熟于心,可还是用心去阅读品味。这一认真不要紧,倒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闪光点——文后所附辑评一栏。
书中词后的辑评,或有或无,或多或少,不一而足。这首词的辑评似乎特别多,数一下竟有九条,逐一细味,忽而动了灵机,让我想到了网上论坛的跟帖。
如果说《武陵春》是楼主李清照的主题帖,那么辑评栏这九位,就是跟帖顶楼者,而且都是时空穿越者。有的拍砖,有的追捧,各抒己见,其意态真实而兴味勃发,并不逊于今日网友。不妨“复制”一下,与诸君分享。
明人叶盛云坐着“沙发”言道:
李易安《武陵春》词,其作于序《金石录》之后欤?抑再适张汝舟之后欤?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
(叶老夫子一脸正气,似乎很愤青。不过楼主是绝代才女,对人家应该留点口德才好。)
二楼是明人沈际飞的跟帖:
与“载取暮愁归去”相反,与“遮不断愁来路”、“流不到楚江东”相似,分帜词坛,谁辨雄雌?
(看来,这位网友是楼主的“粉丝”。)
三楼网友还是明人,李攀龙评曰:
未语先泪,此怨莫能载矣。又: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于邑,不觉泪下。
(楼主的本家,被楼主的才情感动了。)
四楼上来了清人王士禛,这位曾言:矮子看戏哪可论,都随他人说短长。且看他的高论:“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正可互观。“八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五楼清人吴衡照:
易安《武陵春》,其作于祭湖州以后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叶文庄乃谓:“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不察之论也。
(吴君对坐“沙发”的叶老夫子,很是不以为然,叶夫子挥砖之时,或不曾想到后边亦有人向他拍砖吧。)
六楼清人万树:
《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宋朝词人赵师侠号坦庵),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
(这位顶楼者,似乎是个在校文科研究生。)
七楼清人俞正燮:
居金华,有《武陵春》(略)。流寓有故乡之思。其事非闺闱文笔自记者莫能如。
(不知楼主意下如何呢?)
八楼清人陈廷焯:
易安《武陵春》后半阙,又凄婉,又刚直。观此,益信易安无再适张汝舟事。
(够八卦的,从一阕词中能看出楼主可否再婚张汝舟,有趣。)
九楼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按此盖感愤时事之作。
(他的跟帖简短,我感觉,他似乎在自言自语,梁先生在感慨什么呢?改革维新吗?)
而今,网络似乎无处不在,成为一种时尚。我觉得时尚这东西,不靠谱,就像一只美丽的花瓶,瓶子里的东西,才重要,那就是思想。如李清照这首《武陵春》,文字乃寻常文字,嵌进她的思想情感,便字字珠玑,非同寻常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学生时代读它,尤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那时,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大约是词中的情绪,恰好暗合了萌动青春的心跳,口中吟咏着,心底便莫名潮湿了,柔软了。
时光流逝,青春如风云流散。而今,似乎更欣赏“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慨叹了。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一条言及读书的妙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为所得之浅深耳。”说得真好,至少,此时再读易安居士的《武陵春》,便是如此感觉。
此阙长短句,早已烂熟于心,可还是用心去阅读品味。这一认真不要紧,倒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闪光点——文后所附辑评一栏。
书中词后的辑评,或有或无,或多或少,不一而足。这首词的辑评似乎特别多,数一下竟有九条,逐一细味,忽而动了灵机,让我想到了网上论坛的跟帖。
如果说《武陵春》是楼主李清照的主题帖,那么辑评栏这九位,就是跟帖顶楼者,而且都是时空穿越者。有的拍砖,有的追捧,各抒己见,其意态真实而兴味勃发,并不逊于今日网友。不妨“复制”一下,与诸君分享。
明人叶盛云坐着“沙发”言道:
李易安《武陵春》词,其作于序《金石录》之后欤?抑再适张汝舟之后欤?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
(叶老夫子一脸正气,似乎很愤青。不过楼主是绝代才女,对人家应该留点口德才好。)
二楼是明人沈际飞的跟帖:
与“载取暮愁归去”相反,与“遮不断愁来路”、“流不到楚江东”相似,分帜词坛,谁辨雄雌?
(看来,这位网友是楼主的“粉丝”。)
三楼网友还是明人,李攀龙评曰:
未语先泪,此怨莫能载矣。又: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于邑,不觉泪下。
(楼主的本家,被楼主的才情感动了。)
四楼上来了清人王士禛,这位曾言:矮子看戏哪可论,都随他人说短长。且看他的高论:“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正可互观。“八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五楼清人吴衡照:
易安《武陵春》,其作于祭湖州以后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叶文庄乃谓:“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不察之论也。
(吴君对坐“沙发”的叶老夫子,很是不以为然,叶夫子挥砖之时,或不曾想到后边亦有人向他拍砖吧。)
六楼清人万树:
《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宋朝词人赵师侠号坦庵),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
(这位顶楼者,似乎是个在校文科研究生。)
七楼清人俞正燮:
居金华,有《武陵春》(略)。流寓有故乡之思。其事非闺闱文笔自记者莫能如。
(不知楼主意下如何呢?)
八楼清人陈廷焯:
易安《武陵春》后半阙,又凄婉,又刚直。观此,益信易安无再适张汝舟事。
(够八卦的,从一阕词中能看出楼主可否再婚张汝舟,有趣。)
九楼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按此盖感愤时事之作。
(他的跟帖简短,我感觉,他似乎在自言自语,梁先生在感慨什么呢?改革维新吗?)
而今,网络似乎无处不在,成为一种时尚。我觉得时尚这东西,不靠谱,就像一只美丽的花瓶,瓶子里的东西,才重要,那就是思想。如李清照这首《武陵春》,文字乃寻常文字,嵌进她的思想情感,便字字珠玑,非同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