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在推进工作中深化教育实践,借活动东风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作风建设和“三农”事业发展双丰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没有终点。”
农民路线就是农业部门的群众路线
反“四风”,就是要真正走群众路线。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承担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繁重任务。农业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良好的作风谋划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在去年秋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农业部党组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把“作风转变效果好不好,对工作推动大不大”,作为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农业部还多次召开党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会、座谈会等,部署“两手抓”“两促进”工作。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尾阶段,农业部又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要求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部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多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和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和听取意见,推动活动顺利开展。2013年8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深入到贵州省毕节市农村基层联系点,了解特色农业发展、抗旱救灾、新农村建设等情况,与农民促膝交谈,听取意见。他先后4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中国农科院,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其他部领导也多次深入到自己的基层联系点和基层单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点带面指导工作落实。司局级干部每人定点联系一个村,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听取基层意见。与此同时,结合机关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和基层蹲点挂职锻炼等活动,听取基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查找不足,改进作风。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手拉手、心贴心。
用来自群众的智慧服务“三农”大局
在活动中,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突出行业特色、部门特色和实践特色,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农民群众,把教育实践活动延伸到田间地头、抗震救灾一线、抗旱保粮一线、防虫夺粮一线。
善于从群众的实践智慧中获取管理思路,形成管理措施。这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动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植业管理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地方过量依靠施肥、施药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百县千乡万村”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行动和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企业增加了一倍。
哪里有问题就从哪里整改,哪里的问题突出就在哪里动真碰硬。农业部坚持开门搞整改,真开门、开大门,以实际行动服务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针对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26万个次,整顿农资市场5万个,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000余件。兽医管理部门针对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完善了基层兽医部门对接联动制度、定期接访和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和“办实事”制度等。农机化管理部门广泛听取农民、合作社、企业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大力推进信息公开,部、省、市、县四级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已于去年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从群众所急、所需、所想出发,举办“果蔬加工技术对接活动”,加快农产品加工成熟关键技术成果“接地气、惠民生”,共计收集112家果蔬加工、流通企业和合作社的180项技术问题,编制共性技术方案50多个。渔业渔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关系渔民利益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油价补贴政策、水域滩涂征占用补偿等制度研究,加快推进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落实等。
走群众路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农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虽然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已经形成的粮食稳定增产机制看,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粮食是重要支撑力量,农民是最大参与主体,需要农业部门深入挖潜,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从作风建设入手,把基层好的实践创造上升为更加有效的决策,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决策才有准头。”农业部党组要求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用农业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指导帮助农口基层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基层农口干部提振精神,提高素质和能力,改进作风、改进工作,让农民尝甜头、有奔头。
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制度化、规范化,提炼规律性的认识,总结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单庆)
农民路线就是农业部门的群众路线
反“四风”,就是要真正走群众路线。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最具体,承担着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繁重任务。农业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良好的作风谋划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在去年秋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农业部党组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把“作风转变效果好不好,对工作推动大不大”,作为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农业部还多次召开党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会、座谈会等,部署“两手抓”“两促进”工作。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尾阶段,农业部又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要求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部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多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和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和听取意见,推动活动顺利开展。2013年8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深入到贵州省毕节市农村基层联系点,了解特色农业发展、抗旱救灾、新农村建设等情况,与农民促膝交谈,听取意见。他先后4次深入自己的联系点中国农科院,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其他部领导也多次深入到自己的基层联系点和基层单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点带面指导工作落实。司局级干部每人定点联系一个村,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听取基层意见。与此同时,结合机关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和基层蹲点挂职锻炼等活动,听取基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查找不足,改进作风。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与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手拉手、心贴心。
用来自群众的智慧服务“三农”大局
在活动中,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突出行业特色、部门特色和实践特色,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深入农民群众,把教育实践活动延伸到田间地头、抗震救灾一线、抗旱保粮一线、防虫夺粮一线。
善于从群众的实践智慧中获取管理思路,形成管理措施。这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动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植业管理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地方过量依靠施肥、施药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百县千乡万村”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行动和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活动,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企业增加了一倍。
哪里有问题就从哪里整改,哪里的问题突出就在哪里动真碰硬。农业部坚持开门搞整改,真开门、开大门,以实际行动服务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针对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26万个次,整顿农资市场5万个,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000余件。兽医管理部门针对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完善了基层兽医部门对接联动制度、定期接访和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和“办实事”制度等。农机化管理部门广泛听取农民、合作社、企业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大力推进信息公开,部、省、市、县四级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已于去年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从群众所急、所需、所想出发,举办“果蔬加工技术对接活动”,加快农产品加工成熟关键技术成果“接地气、惠民生”,共计收集112家果蔬加工、流通企业和合作社的180项技术问题,编制共性技术方案50多个。渔业渔政管理部门加强对关系渔民利益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油价补贴政策、水域滩涂征占用补偿等制度研究,加快推进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落实等。
走群众路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农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虽然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已经形成的粮食稳定增产机制看,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粮食是重要支撑力量,农民是最大参与主体,需要农业部门深入挖潜,用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从作风建设入手,把基层好的实践创造上升为更加有效的决策,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决策才有准头。”农业部党组要求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用农业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指导帮助农口基层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基层农口干部提振精神,提高素质和能力,改进作风、改进工作,让农民尝甜头、有奔头。
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制度化、规范化,提炼规律性的认识,总结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