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情境探究的初中体育课武术教学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ntao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目标
  1.学生对武术有一定的兴趣,能自觉地习练武术,懂得武术运动对增进健康的作用。
  2.90%以上的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武术第一套组合拳动作,能记住所学动作名称,初步展现武术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3.在游戏与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学会相互评价,并能在合作探究中尝试创新。
  4.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整装待发。
  教师播放《少林寺》主题曲:“少林,少林,多少英雄豪杰把你敬仰……”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什么歌曲?
  生:《少林寺》主题曲。
  师:对,《少林寺》主题曲——《少林、少林》,同学们有去过少林寺的吗?
  生:没有(有)。
  师:想不想学少林功夫。
  生:想。
  师:好,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少林寺,学习少林功夫、体验少林生活,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为了顺利到达少林寺,让我们先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吧。
  自然过渡到队列练习:踏步走、原地三面转法等。
  2.情境展开:学艺途中。
  师:同学们,去少林寺途中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因此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模仿徒步行军途中的各种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又有创意。
  教师导入音乐,高呼“向少林寺出发”!学生齐声高呼“出发”!以踏步散开成体操队形。
  学生随音乐节奏做各种模仿动作,充分做好热身运动。
  教师鼓动:“坚持就是胜利,同学们加油!”待到音乐换成《少林寺》主题曲时,高呼“同学们,看,少林寺就在前面,大家快走”。教师出示挂图(少林寺山门图)。
  学生做原地跑跳步,欢呼雀跃奔向山门,最后踏步放松。
  3.情境体验:少林学艺。
  师:同学们,这就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嵩山少林寺,下面我们请出少林寺方丈觉远大师为我们表演少林功夫,好不好?
  学生齐呼“好”并盘坐在地上观看表演。
  师(觉远大师):(合掌)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贫僧为大家献上一套“少林八步连环拳”,献丑了!
  师:天下功夫出少林,但任何高深功夫都必须从基本功练起,下面我们请出“少林四大高僧”来指导同学们学练少林功夫。首先有请“悟空大师”为大家表演。
  学生第一组组长表演1~2个武术动作,其他学生鼓掌欢迎。
  教师授予“少林高僧称号”并请出第二位高僧“太空大师”表演(第二小组组长表演)。学生鼓掌欢呼。
  接着请第三位(“行空大师”)、第四位(“了空大师”)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组合拳第一套”。
  教师指导学生在各自高僧(组长)的带领下参照墙壁上的少林拳谱和大屏幕上巡回播放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示范讲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
  各小组长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评出“少林武术之星”,授牌“一、二、三级少林武士”。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打“擂台”展示学习成果,以各组队旗为令。
  学生根据教师的旗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师生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创新及少林绝技练习(提示学生参照影视片、图谱等)。
  教师为每组学生的精彩绝技摄影,学生做出不同的武术动作造型,留住优美武姿。
  4.情境拓展:少林生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少林武术,下面就讓我们再一起去体验少林寺僧人的生活吧。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电影《少林寺》片断,讲解“僧人提水”游戏方法要求。
  看完片段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布置与“少林僧人提水”相关的游戏场景。
  随后教师播放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组织学生游戏,提示动作要领和运动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分组游戏。师生共同评价、小结。
  5.情境回味:艺成下山。
  教师示范,播放音乐,语言导引。学生随教师一起做意念放松练习。
  师:同学们,一天少林学艺下来,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共谈学习体会、心得。教师分别对每组学生作出评价。
  学生一起大声庆祝学艺成功并对教师(师父)授艺表示感谢!
  师: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希望同学们每天能坚持练习,三年后必成大器。最后,师父(老师)再赠送大家一套少林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
  教师表演,学生欣赏鼓掌。
  师:好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们就此别过,希望同学们记住我们的口号:“我爱运动,我很健康!我爱运动,我很聪明!”下山后,勤奋修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林武术发扬光大。同学们下山去吧!
  师生相互击掌,互道再见!
  三、教学反思
  主题式情境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将大有作为,但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运用得当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反之也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设计和运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情境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所以情境的设置要切合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合情合理,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其次,设计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实际,使学生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激发兴趣,启迪智慧。
  第三,要体现完整的故事情节。情境要贯穿全课,给人一个整体的感觉,万不可小片断、多故事,以免造成课堂内容的混乱。
  第四,要突出情境教学的教育性,并体现“简单易行、高效、安全”的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总结了大直径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的已有研究,从试验、理论和有限元方法三方面分别阐述了大直径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不同加劲肋方式进行分类归纳,比较全
针对在药物化学课程群中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编写适合我国中医药需要的双语教学教材,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双语教学评价系统,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