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的几点思考和给老师们的建议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训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被培训者是否主动去辨识它和完整它。作为被动的受训教师,如何能保證培训真正起到作用呢?本文认为,受训教师首先要对培训有正确的认识——培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唤醒和催生”,二是“反思和沉淀”,三是“打开和表达”。其次,受训教师要重视自我完善,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受训教师要做到三点,即“听一次课,读一批书目”“受一次训,写一些文章”“拟一个题,做一次研究”。
  关键词:教师;培训;策略;建议
  当下,老师们除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之所以要培训,是因为国家重视,主管部门高度关注,教师要成长,教育要发展,培训是不可避免的事,同时也因为教师自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以便更好、更高端地为学生服务。那作为被动的受训教师,我们如何保证培训能起到作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培训有以下几点正确的认识。
  一、培训是“唤醒和催生”
  培训是什么?“培训是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正确思维认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可知,职场正确认知(内部心理过程的输出)的传递效果才是决定培训效果好坏的根本。”这说明,培训首先应该是唤醒已有认知。也就是说,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接受新的信息、获得新的认知,还要调集自己的已有认知,予以比对、辨识、论证,确认其合理性、正确性和科学性,而不是一味获取与全盘接受。在唤醒自己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还得继续深入思考,或者辩证论证,催生出自己新的思考、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如果可以的话,就这些新的发现现场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进一步得到指引,从而让培训中的某些观点能继续得到深入的论证,让自己对这些知识了解得更清晰、更透彻。因此,培训的第一层次应该是培训专家对受训者的一种“唤醒”和“催生”。
  二、培训是“反思和沉淀”
  培训的第二层级应该是“反思”和“沉淀”。每次培训完毕,听了某专家的众多观点后,或者听了众多专家的诸多论断后,还得静下心来想想,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哪些是可以继续深入思考的,而不是培训教师讲了什么,就工工整整地记下笔记后封存起来,然后束之高阁。要知道,深入地反思,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从而获得新的认知,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譬如听了某些名师讲课后,我们要把自己上课的教学设计拿出来,对照着梳理,看看名师和自己的设计有何不同,并进一步想想不同的原因,还得继续想想哪种更合理,哪种更适合自己的学情。如果可以,再循着这些不同点继续思考,翻阅相关的理论书籍,直到自己彻底认可和吸收为止。这样细究和深究下去,自己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就会慢慢提升,就会慢慢贴近名家水平。另外,一次反思,必然会带来一次沉淀,反思的次数多了,沉淀的东西会越厚重。当一个人沉淀的东西多了,就会转化成能力,形成思想,成就风格。这样必然也就会让自己成为新的具有个人教学思想、理论体系和独特风格的老师,必然就会为教育教学贡献新的成果和智慧。
  三、培训是“打开和表达”
  培训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打开”和“表达”。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研究成果一定要分享出来,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来。任何研究成果,任何新的思想只有在相互碰撞和论证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闭门造车是不合适的。另外,打开和表达的过程,也是教师内省和自我辨证的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所陈述内容的准确性。最后,好的研究成果只有“打开”并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让它具有普适性,让它的价值更大化。所以,作为受训者,不能秉持“沉默是金”的陋习,而要张开双臂,主动迎接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四、培训有效落实的具体策略
  (一)听一次课,读一批书目
  既然培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那么我们就要从自身出发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为了解某一次课听不透彻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听一次课读一批书目”来解决。例如,我们最近听了一堂关于词的起源、发展和词的思想为主题的讲座,脉络很清晰,教授讲得深入浅出,很精彩,也很有价值。但苦于时间有限,所有例谈的部分都不能完全展开,我们就感到意犹未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请这位教授为我们单独开发一个小课程,专门讲唐宋词的发展和思想,将七个阶段(唐五代、北宋前中后三期、南宋早中后三期)的每个阶段讲透讲完整。又可以以我们常见的词人为线索来讲,贴紧我们的教学。如果条件不允许,那我们就应该结合教授的介绍,去读一批与唐宋词发展相关的书,丰富自己对词的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例如我们可以读读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欣赏》、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论词丛稿》、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先生的《唐宋词简释》、上海辞书版的《宋词鉴赏辞典》,还可以读读《白香词谱》等相关文集。这样跟自己的培训联系起来的读书,中心明确,触类旁通,可以打通“任督二脉”。
  (二)受一次训,写一些文章
  除了读书,还得写文章。往往比较好的讲座是有很多思维触角可以继续延伸的,是可以继续往下思考和做文章的。例如听了某名师的讲座后,我们可以围绕他的理论写研究文章,可以围绕他的课例写评赏文章,可以围绕他理论的盲区写研究文章,也可以围绕他的观点写反思或者批评,甚至可以围绕他对文本的解读写争鸣……这样一来,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该专家的理论体系,还丰富了他的研究成果,这是相得益彰的好事。我们也可以围绕培训的某个专题写一系列的文章,可以是文学理论方面的,可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还可以写案例研究或者散文叙事等,总之要雁过留声,水过留痕,只有这样,我们所学的东西才可以深刻和广博,才可以理解得更透,掌握得更实。当前,在我们仰视的很多名师中,很多人之所以比其他人优秀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愿意思考和勤于记录。他们几乎一致地笔耕不辍,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来下,把自己的思考点经过深思熟虑后记录下来,把自己的课边回忆边反思出来……这样的好习惯,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会有丰厚的实践积淀,能为将来的思考或者著书立说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他们就必然会脱颖而出了。
  (三)拟一个题,做一次研究
  如果有兴趣,带着做研究的心态参加培训,会很有趣,会很有收获感。上文谈过,很多培训专家因为时间限制,很多时候只是就某个方面伸出一个触角,而不能延伸下去讲完整。但培训的最高境界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帕克·帕尔默),是借助外力自我建构的过程。如果边接受培训边做部分研究,我们就综合解决了读书和写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的认知更系统,更完整。例如最近笔者听了一位教授讲中学阶段古诗词的鉴赏,特别是讲朗诵的时候,讲到了用韵的问题。在听的过程中,笔者想到了用韵中韵脚的选择和情绪的问题。其实这是有联系的,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用的是齐齿呼“i”作为韵脚的韵腹,表达是一种愁苦难诉的情绪。假如我们以此类推,看看教材中所有的诗词在用韵的选择上,是否依据语音和情绪的关系进行选择,然后搜寻例证展开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再比如古诗中的入声字的朗读辨别与其表达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纵深研究的。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古诗文里的入声字标示出来,然后思考这些字在诗作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再随之思考入声字的使用与作家、作品的风格是否有联系。这样思考下去,不仅我们的教学更趋于准确,我们的学生的收获也将更加丰富,我们的语文也会越来越有意思。
  总之,培训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否主动去辨识它和完整它。
其他文献
谚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果实.谚语渗透了各民族的文化,表现了各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对谚语的学习有助于语言和文化的习得.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报告中振奋人心地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上
“浪漫主义”与“科学家”似乎无法兼容,但是,杰罗姆·雷特文是个例外。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教授于2011年4月23日辞世,享年91岁。生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电子与生物工程以及通讯生理学的名誉教授,神经生理学家。  以奔放的“浪漫主义”态度应对严谨的“科学家”生活,是杰罗姆一生的行事准则。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特质渗透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环节——事业、婚姻和育人。  杰罗姆在科学研究上非
期刊
朗读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任务,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带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是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工具,《课程标
在经济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模式也逐渐衍生出来,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单位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创
期刊
摘 要 以互联网、手机、博客、微博、播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增强党建教育的效果,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高校党建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拓展党建教育渠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开拓育人的新空间。  关键词 新媒体 党建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新媒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微小企业都开始注重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服务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自身的满足感及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要积扳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进一步加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已开始种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饮茶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饮茶的历史也长达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