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预习的意义、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依据教师编制的预学案自主地进行课前自学,达到初步掌握所学知识、初步形成运用能力的目标。事实证明,学生课前有效预习,并带着预习中所取得的成果、所形成的问题、所积累的兴趣走进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旧知储备,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使课堂成为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堂”。
  一、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意义
  (1)预习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英语能力,实质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所谓预习,就是通过某种手段,让学生借助外在条件,独立地、自主地学习听、说、读、写的规则与知识,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诚然,能力的形成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但知识不能直接地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还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知识内化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磨炼出来的。预习,实质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一次“练”的机会、一次实践的机会,只不过这个过程必须由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完成。
  (2)预习是教师了解学情的窗口。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由教师说了算,而应是由学生的学情来确定的。学生懂得的、掌握的,课堂上就可以不教或者少教;学生难掌握的、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就应该作为教学重点,集中力量,加以击破。这个重点,教师如何捕捉和确定?最佳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学生预习结果的检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中寻找和确定课堂应该多教的这个重点。所以,学生预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个体行为,而是系统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前置,它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前学习现状的窗口,透过这扇窗,教师细致了解到学生的学情,据此确定教学侧重点,组织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理,最终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借助可以利用的外部条件,独立自主地吸纳新知识,这既是课前预习的起码要求,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看,课前预习是一种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自主的而非他主的学习。学生预习新知识,总会遇到困难,总会心生疑惑,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有主动排难解惑的意识和动脑动手的能力,该独立钻研的,就去独立钻研;该质疑的,就质疑;该查阅资料的,就去查阅资料。钻研、质疑和查阅资料的过程,就是养成和强化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预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养成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进行学习的习惯,形成通过阅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方式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能力基础。在预习中,知识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生学会“学”的载体,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更学得“学”;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更习得“学”的方法,提升“学”的能力。而预习恰恰是培养这种能力的良好平台。
  二、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的懈怠。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英语不需要预习,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该学的知识,老师都会讲到,都能学到,甚至有学生认为对英语学科而言,预习纯属多此一举。因而,很多学生在英语预习中往往马虎应付,敷衍了事,他们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预习。
  (2)方法的缺少。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在英语预习中,仅仅停留在读读要学的单词,看看要学的短文,至于本课的重点是什么、预习中有什么疑问等,学生基本不去关注。预习中,没有新旧知识的对比,没有知识要点的自我整理,没有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这样的预习没有多少“学”的成分。
  (3)习惯的缺失。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之所以要完成预习任务,大多数是迫于老师布置作业的压力;还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家长的督促而完成的。仅有近20%的学生感觉自己有了预习的习惯。
  (4)能力的欠缺。由于长期依赖教师的讲授接受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少预习的能力。对于独立阅读教材接受知识,他们感觉很不习惯,过程很艰难,即便完成了预习,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真正掌握本课的新知识,心中无数,缺少预习的自信。预习自信的缺少,说到底,还是预习能力的缺失,有了预习的能力又怎会有这样的不自信?
  三、落实有效预习的策略
  (1)精心设计预习案。所谓预习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知识、内容特点而编制的提供给学生自学课堂知识和内容的学案,它起着引导、扶持学生预习的作用。预习案的设计一般包含五个内容:预习目标、预习重难点、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和用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的练习题。预习案要有重点地展示出要学习的单词、短语、交际用语、语法和句型,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练习题,对跟读或阅读段落作出明晰的要求,并设计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学生在预习中可能会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要求学生在预习案上写下自己的疑问或质疑,以便课上师生讨论解决。一般而言,一份预习案必须充分利用听、说、读、写四种手段,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预习中去。听录音,核对发音;听朗读,整体熟悉语音语调,模仿轻重升降,了解课文内容。在听的基础上,读单词,读语句,读语段,读课文,一方面纠正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内化吸收语法规则,形成语感。在读的基础上,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写下预习所得,既可以边读边写,也可以在阅读教材后再进行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难点、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和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重难点的。总之,预习案要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语感,习得语言规则。
  (2)及时批改预习案。学生完成的预学案显然直接诠释着学生预习的过程与质量。教师批改预习案,无疑能最直接地了解与掌握学生的预习现状。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与能力的角度看,教师批改预习案,不是简单地看学生完成预习案上练习题的对与错,而是要深入地观察和审视学生预习过程,既要看预习的结果,更要看预习的过程。具体说,就是要看学生在预习中有没有认真阅读教材,有没有及时地查阅资料,有没有认真整理对比新旧知识,有没有听说读写起来……当然,重要的是批改预习案要制度化、机制化,即这样的批改要长期化,发现问题,尤其是涉及学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尤其要强化个别指导,实行跟踪观察,批改机制化,让教师动态地观察到学生的预习质态,为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管理学生的预习提供良好的机会。
  (3)传授学生预习方法。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形成能力的前提。通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总结出这样的几种预习方法:①派生法。通过查字典或词汇表给生词注上音标,正确读出单词,然后找出与新单词相关的派生词、合成词、同义词、反义词和与之搭配的词组,在比较中识记和理解。②对比法。用对比的方法识记和理解新旧单词,比较新旧单词异同点并归纳整理,温故而知新。③举一反三法。遇到重要的单词或词组,要了解它们在此处的意义、用法,自己该如何运用它们,用在什么地方才正确无误。这样举一反三,逐渐培养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④实践法。预习中遇到语法问题时,要在具体的课文或语段中关注语法规则的使用,关注每一句话使用的时态和其他的语法规则,理清其具体的含义、结构和运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自己用多种形式造句,内化语法规则。⑤批注法。读课文做到多读熟读,读深读透,边读边思,边画边批,随时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或疑问,养成读书批注的习惯。
  总之,一次充分的预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它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并使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可能。抓好学生的预习,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
其他文献
DJ1型电力机车是西门子公司开发、设计的重载货运双机重联机车,装机功率6400kW,最高速度为120km/h,是中国最早批量生产的采用三相交流技术和现代化微机控制系统的电力机车.本
通过《先锋号》列车的室内试验和秦沈客运专线试验段上的正线运行试验,找出电机故障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
介绍了KZ型快速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其在养路机械上的应用和试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