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的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认识社会和人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突出其政治思想性,造成了文本意义解读的概念化、单一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本文将通过对文学作品具有的复义性特点的论述,提出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复义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61
经过多年的反复调整,文学作品的阅读现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目前的定位来看,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是为了陶冶性情、感悟人生。而要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去完成如此重大的教学任务,就必须遵循从感受到感悟的原则,必须重视形象思维、情感审美和创新意识。而在感受形象、理解形象的时候,又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对作品意义理解的偏差,这就涉及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问题。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复义性,这似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它在语文教学中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忽略学生的个性存在,唯“教参”是论,强调文学作品意义解读的单一化。二是突出社会解读,强调政治思想意义,造成文学作品意义解读的概念化。这样的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性,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文学作品的复义性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复义性阅读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复义性特点
(一)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本身具有复义性
文学历来都把语言的复义性视为文学语言的重要特点,英美新批评也明确地指出,好的文学语言具有“含混和多义”,这是中外文学理论的共识。语言的复义、含蓄之美,主要利用语言的修辞来创造。例如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丝”、“思”的谐音,一语双关,春蚕吐丝,丝尽而死,相思之情,至死不渝,造成了语义的多义,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感受到语言独有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复义性多是形象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并且带来了文学作品主题的复义性。《诗经·蒹葭》中“伊人”形象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思,造成主题的多样性,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还是招贤诗,至今也没有定论。
(二)文学作品由于读者的时代、阅历、学识、动机等的不同,造成理解的不同,形成文学作品的多义性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也是再造的艺术活动过程,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那些有不同阅历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体悟,因而使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和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也在加深,这样无疑造成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
二、文学作品重在感悟,因而文学作品的阅读须遵循复义性原则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这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当前,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文本的解读概念化,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被加上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如诗的笔墨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让人读来有如梦如幻之感,那份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但如你非要加上一句“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失意的情感”,那么,文本所呈现出的画面美、意境美就完全被破坏了。语文的文本解读教条、单一、概念化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把读者与作者的联系隔开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者的政治说教。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呢?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写作意图等,原就是一个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对文本的多样化与深层的解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也是感悟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呈现的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是作品中心思想的体现,又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主题诠释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在语文教学实践课堂上,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这一点,接受美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如果文本的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存在和读者之间有某种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绘画中的留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填充。文本的意义的呈现是读者不断填充过程的结果,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那么,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篇作品,也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它和我们提出的复义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文学教学中,以主题的解读替代文学作品的品读与感悟的“社会解读法”,只能说是“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庸俗化、功利化的做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找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解读切入点,要尊重、鼓励学生自己对文本的各种不同理解。只要是立足于作品本身,不牵强附会,能自圆其说,就应该肯定其理解的合理性,肯定其解读的合法性。
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复义解读,但这些解读需要教师引导、激发,还必须结合作品及其相关材料,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方能有效。反对单一化,反对把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导向划一的模式;反对庸俗化,反对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的、政治图解的误区。当然,我们同样反对对文本的无限衍义的解读,反对把学生导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另一个误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复义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61
经过多年的反复调整,文学作品的阅读现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职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目前的定位来看,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是为了陶冶性情、感悟人生。而要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去完成如此重大的教学任务,就必须遵循从感受到感悟的原则,必须重视形象思维、情感审美和创新意识。而在感受形象、理解形象的时候,又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对作品意义理解的偏差,这就涉及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问题。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复义性,这似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它在语文教学中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忽略学生的个性存在,唯“教参”是论,强调文学作品意义解读的单一化。二是突出社会解读,强调政治思想意义,造成文学作品意义解读的概念化。这样的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正确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性,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文学作品的复义性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复义性阅读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复义性特点
(一)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本身具有复义性
文学历来都把语言的复义性视为文学语言的重要特点,英美新批评也明确地指出,好的文学语言具有“含混和多义”,这是中外文学理论的共识。语言的复义、含蓄之美,主要利用语言的修辞来创造。例如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丝”、“思”的谐音,一语双关,春蚕吐丝,丝尽而死,相思之情,至死不渝,造成了语义的多义,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感受到语言独有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形象的复义性多是形象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并且带来了文学作品主题的复义性。《诗经·蒹葭》中“伊人”形象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思,造成主题的多样性,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还是招贤诗,至今也没有定论。
(二)文学作品由于读者的时代、阅历、学识、动机等的不同,造成理解的不同,形成文学作品的多义性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也是再造的艺术活动过程,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差异。同时,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那些有不同阅历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体悟,因而使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和价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就是说,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统一。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也在加深,这样无疑造成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
二、文学作品重在感悟,因而文学作品的阅读须遵循复义性原则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这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当前,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对文本的解读概念化,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被加上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如诗的笔墨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让人读来有如梦如幻之感,那份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令人回味无穷。但如你非要加上一句“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失意的情感”,那么,文本所呈现出的画面美、意境美就完全被破坏了。语文的文本解读教条、单一、概念化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把读者与作者的联系隔开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三者的政治说教。
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呢?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写作意图等,原就是一个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对文本的多样化与深层的解读,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也是感悟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呈现的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是作品中心思想的体现,又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主题诠释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在语文教学实践课堂上,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鼓励学生对作品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这一点,接受美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如果文本的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存在和读者之间有某种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绘画中的留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填充。文本的意义的呈现是读者不断填充过程的结果,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那么,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篇作品,也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它和我们提出的复义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文学教学中,以主题的解读替代文学作品的品读与感悟的“社会解读法”,只能说是“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庸俗化、功利化的做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找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解读切入点,要尊重、鼓励学生自己对文本的各种不同理解。只要是立足于作品本身,不牵强附会,能自圆其说,就应该肯定其理解的合理性,肯定其解读的合法性。
当然,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复义解读,但这些解读需要教师引导、激发,还必须结合作品及其相关材料,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方能有效。反对单一化,反对把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导向划一的模式;反对庸俗化,反对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的、政治图解的误区。当然,我们同样反对对文本的无限衍义的解读,反对把学生导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另一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