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为基础,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以发展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使之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教育模式。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它涵盖了下面几点内容:①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②它要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③它要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肩负基础教育重任的高中语文教师,该怎样将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贯彻和体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语文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
在教育改革的领域内,语文教育的改革是首当其冲的,也就是最迫切需要而又最难的改革。那么该从何改起呢?由于人的思想是人的实践行为的统帅,居于先导的地位,所以“语文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教育观念的变革。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和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足见语文教学观念的革新对语文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一个全新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应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必须突破传统的对语文科本质的看法,树立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语文科本质观。传统的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是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组成的语言文字,它体现于各种文章或文学作品中,它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因而把工具性当做语文科的根本属性,把教给学生语言文字,培养一般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作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要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单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不够的。山西师范大学卫灿金教授认为人的思维虽然与人的一些生理特征都有联系,但思维与语言的联系是最紧密的。人们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人们说了什么话,便相应地反映他的思想情感;他是怎么说的,便相应地可知他是怎么运思的。对思维规律的认识和对思维方法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帮助他整理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的层次,从而在语言的表达上可以做到更清晰、更严谨、更精确。由此可见,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开发他的心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它不但能促进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更能推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潜能的发展。因此他指出:“语文科的本质在于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本文认为对语文科的本质的这一新的界定大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它不再把语文科的工具性当作唯一的本质属性,而更注重语文的思维性。的确,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都不单是各种语言文字材料,它更是每一位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结晶,而又是通过合理有序的思维运动才最终表现为语言材料的。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识比较模糊甚至没有,以致学生虽然记住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但是真正要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他们却显得束手无策,足见光有零碎的语文知识是不够的,还须教他们会思且善于思。
其次,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在“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传统教育很多时候都是面对少数优秀生的所谓“拔尖教育”。这样,一些平时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便成了教师青睐的对象,而其他的学生便成了所谓“差生”,被学校和教师所冷落。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我们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教师在教学中居于绝对核心的地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对这一核心地位的最高肯定。这种观念在教学中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是一个容器,他要容纳教师给他灌输的一切东西,而没有一点自由取舍的余地。甚至像鲁迅先生问一下“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也遭到了先生的严辞拒绝。这种思想在解放后的教育实践中,尤其在应试教育中也产生过很坏的影响。
日益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教育越来越要求重新确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随着语文教育的改变,总体而言,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和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不再是一句空话。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自己觉得应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看学生需要什么,才教给他什么。而且这种“教”,不能是强硬地灌,而是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自然而然语文解和接受。
教师要使自己的“导”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引导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要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各种语文,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质疑问难,析疑解难。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出一些学习方法和规律。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最佳的学生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各种积极因素,特别是语文活动课的因素。要善于创设最佳的课堂学习环境,也要善于在课外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要创设适宜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环境,也要创设适宜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环境。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作为“导学者”的角色非常突出,他在很多情况下不直接地站出来宜讲什么,但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按他的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一、语文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
在教育改革的领域内,语文教育的改革是首当其冲的,也就是最迫切需要而又最难的改革。那么该从何改起呢?由于人的思想是人的实践行为的统帅,居于先导的地位,所以“语文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教育观念的变革。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和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足见语文教学观念的革新对语文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一个全新的语文教育观的形成应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必须突破传统的对语文科本质的看法,树立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语文科本质观。传统的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是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组成的语言文字,它体现于各种文章或文学作品中,它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因而把工具性当做语文科的根本属性,把教给学生语言文字,培养一般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作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要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单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不够的。山西师范大学卫灿金教授认为人的思维虽然与人的一些生理特征都有联系,但思维与语言的联系是最紧密的。人们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人们说了什么话,便相应地反映他的思想情感;他是怎么说的,便相应地可知他是怎么运思的。对思维规律的认识和对思维方法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帮助他整理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的层次,从而在语言的表达上可以做到更清晰、更严谨、更精确。由此可见,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开发他的心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它不但能促进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更能推动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潜能的发展。因此他指出:“语文科的本质在于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本文认为对语文科的本质的这一新的界定大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它不再把语文科的工具性当作唯一的本质属性,而更注重语文的思维性。的确,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都不单是各种语言文字材料,它更是每一位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结晶,而又是通过合理有序的思维运动才最终表现为语言材料的。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识比较模糊甚至没有,以致学生虽然记住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但是真正要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他们却显得束手无策,足见光有零碎的语文知识是不够的,还须教他们会思且善于思。
其次,要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在“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思想影响下,传统教育很多时候都是面对少数优秀生的所谓“拔尖教育”。这样,一些平时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便成了教师青睐的对象,而其他的学生便成了所谓“差生”,被学校和教师所冷落。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我们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教师在教学中居于绝对核心的地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对这一核心地位的最高肯定。这种观念在教学中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是一个容器,他要容纳教师给他灌输的一切东西,而没有一点自由取舍的余地。甚至像鲁迅先生问一下“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也遭到了先生的严辞拒绝。这种思想在解放后的教育实践中,尤其在应试教育中也产生过很坏的影响。
日益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教育越来越要求重新确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随着语文教育的改变,总体而言,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和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不再是一句空话。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意味着教师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自己觉得应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要看学生需要什么,才教给他什么。而且这种“教”,不能是强硬地灌,而是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自然而然语文解和接受。
教师要使自己的“导”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引导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要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各种语文,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质疑问难,析疑解难。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出一些学习方法和规律。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最佳的学生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各种积极因素,特别是语文活动课的因素。要善于创设最佳的课堂学习环境,也要善于在课外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要创设适宜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环境,也要创设适宜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环境。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作为“导学者”的角色非常突出,他在很多情况下不直接地站出来宜讲什么,但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按他的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