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上的这个“第一次”,让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升至新高点。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外界了解这次“事关根本”的全会打开一个窗口。从十八届四中全会诠释中国“依法治国”升级版的含义,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前所未有地全面回答在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在全球面临复杂挑战和一些人对华的质疑目光中,“中国之治”作出坚定回答。“有了好的治国大纲,如何具体落实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英国路透社提醒说。德国《柏林日报》称,确定未来方向并不断前进,北京已经展示出自信和决心。
“如果我们不优化民主体制,就可能被中国超越。”密切关注中共四中全会的瑞士《卢塞恩日报》 1日这样感慨。该报称,正如瑞士前驻中国大使乌利·希格所说,当西方国家因党派斗争、内部分裂等遭到越来越多批评,在亚洲、非洲、南美以及东欧,中国正在被视作榜样。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制度则因高效赢得赞赏。中国拥有解决本国问题的最佳方案,现在要将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路透社称,从四中全会公报不难看出,对于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中国有着深刻认识。四中全会首次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作出全面概括和总结,这有助于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和理解中国的现行政策和制度。香港《明报》说,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显著优势,同时就未来部署提出13个“坚持和完善”。
在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介绍说,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6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蓝图,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时隔6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这项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从制度层面勾勒出接下来的路线图。
“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王晓晖表示,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将把中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台湾《旺报》评论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对国家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多次提出不同设想。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句话可以看出,现领导人其实已经对中国未来发展、中共未来发展找到既定方向,清晰表达“第五个现代化”有备而来,而且必须达成。
路透社称,被视为本届中国政府治国大纲的《决定》,不仅为实现中国梦勾勒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家治理路径,更从法治、生态、外交、民生及国家治理、经济制度等方方面面作出明确表述。该报道特别注意到,纵观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对民生方面的表述相较以往内容更多、更为全面。原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对路透社说,这凸显出经济发展的本質是满足民生需求,而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韩联社称,从四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到,外界一些人关于中共可能因中美贸易战或香港问题产生分歧的猜测全然落空。中共全党正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解决当前难题而竭尽全力。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1日在发布会上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它由13个部分组成,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的制度。
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1日介绍,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是在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他说,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次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重要部署。
四中全会公报中有关“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表述,以及会议对香港局势有什么样的讨论受到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1日在回答香港《南华早报》提问时说,《决定》专门有一部分围绕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他强调,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香港《大公报》评论说,中央维持香港“一国两制”、长期繁荣稳定的大政方针不变,对“一国两制”示范台湾的制度性优势信心不变。四中全会为香港市民带来“定心丸”,同时为特区政府完善管治体系及提升管治能力指明方向。
从四中全会中,外媒不仅希望获悉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对中国的政治变化和中共形象充满兴趣。CNN评论称,中共的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主要平台之一,之前的全会很多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对中共来说,中央全会的重要性仅次于五年一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全会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增加了中国政治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韩联社评论称,从四中全会可以看出,中国领导集体充满忧患意识。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在中美贸易战、香港问题等方面努力拿出新举措。
路透社援引专家的话说,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后续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如何让稳经济和惠民生的政策效果最大化,更是对决策层的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专家亚历山大·卢金对中国非常看好。他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中国正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从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中国显然充满自信。日本《朝日新闻》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支持近14亿人口的大国保持良好发展。四中全会展示了中国人的这一自豪。《联合早报》说,《决定》提出多方面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和源泉,在当下内外挑战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增强“四个自信”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
(摘自11月2日《环球时报》)
“中国正在被视作榜样”
“如果我们不优化民主体制,就可能被中国超越。”密切关注中共四中全会的瑞士《卢塞恩日报》 1日这样感慨。该报称,正如瑞士前驻中国大使乌利·希格所说,当西方国家因党派斗争、内部分裂等遭到越来越多批评,在亚洲、非洲、南美以及东欧,中国正在被视作榜样。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制度则因高效赢得赞赏。中国拥有解决本国问题的最佳方案,现在要将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路透社称,从四中全会公报不难看出,对于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中国有着深刻认识。四中全会首次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多方面显著优势作出全面概括和总结,这有助于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和理解中国的现行政策和制度。香港《明报》说,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显著优势,同时就未来部署提出13个“坚持和完善”。
在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介绍说,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6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蓝图,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时隔6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这项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从制度层面勾勒出接下来的路线图。
“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王晓晖表示,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将把中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台湾《旺报》评论说,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对国家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多次提出不同设想。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句话可以看出,现领导人其实已经对中国未来发展、中共未来发展找到既定方向,清晰表达“第五个现代化”有备而来,而且必须达成。
对民生方面的表述更多、更全面
路透社称,被视为本届中国政府治国大纲的《决定》,不仅为实现中国梦勾勒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家治理路径,更从法治、生态、外交、民生及国家治理、经济制度等方方面面作出明确表述。该报道特别注意到,纵观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对民生方面的表述相较以往内容更多、更为全面。原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对路透社说,这凸显出经济发展的本質是满足民生需求,而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韩联社称,从四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到,外界一些人关于中共可能因中美贸易战或香港问题产生分歧的猜测全然落空。中共全党正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解决当前难题而竭尽全力。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1日在发布会上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它由13个部分组成,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它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的制度。
据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1日介绍,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是在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他说,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次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重要部署。
四中全会公报中有关“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表述,以及会议对香港局势有什么样的讨论受到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1日在回答香港《南华早报》提问时说,《决定》专门有一部分围绕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他强调,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
香港《大公报》评论说,中央维持香港“一国两制”、长期繁荣稳定的大政方针不变,对“一国两制”示范台湾的制度性优势信心不变。四中全会为香港市民带来“定心丸”,同时为特区政府完善管治体系及提升管治能力指明方向。
中国领导人“充满忧患意识”
从四中全会中,外媒不仅希望获悉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对中国的政治变化和中共形象充满兴趣。CNN评论称,中共的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主要平台之一,之前的全会很多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对中共来说,中央全会的重要性仅次于五年一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全会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增加了中国政治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韩联社评论称,从四中全会可以看出,中国领导集体充满忧患意识。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在中美贸易战、香港问题等方面努力拿出新举措。
路透社援引专家的话说,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后续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如何让稳经济和惠民生的政策效果最大化,更是对决策层的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大学专家亚历山大·卢金对中国非常看好。他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中国正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从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实可以看出,中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在现代世界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中国显然充满自信。日本《朝日新闻》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支持近14亿人口的大国保持良好发展。四中全会展示了中国人的这一自豪。《联合早报》说,《决定》提出多方面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和源泉,在当下内外挑战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增强“四个自信”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
(摘自11月2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