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指核酸内切酶:基因操作的有力工具

来源 :生物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动植物进行基因靶向操作的技术,是解析基因功能、研究疾病,以及农业经济生产中一个有用的工具。至今,基因靶向操作主要是通过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中进行同源重组或者是体细胞核转移的方法进行,但同源重组方法由于需要ES细胞而被限制在个别物种,而核转移方法存在核去分化、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近几年,一种基于锌指核酸内切酶(zinc-finger nuclease,ZFN)基因靶向修饰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包括植物、果蝇、爪蟾、斑马鱼和大鼠等不同物种的基因操作。通过胚胎注射ZFN的质粒或是mRNA可以有效地定靶并迅速地在内源基因上引起可遗传的突变。ZFN介导基因靶向敲除的可行性,使得那些无法获得ES细胞和克隆技术支持的物种的基因靶向修饰成为可能。
其他文献
分析了由中专独立升格为高校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与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摘要: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人才培养中,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切实体现大学生在“三育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理解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内涵与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办出有特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管理育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
电子显微学是一门与材料、化学、物理、生物、地矿等领域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这门课程在各理工科院校都有开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子显微学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宿迁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紧密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分析研究应对的措施。面对建成一流的新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及学院“申本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历来是世界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课堂教学也日益受到改革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和优化,对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