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灾难可能对幸存者造成长期和破坏性的影响。此外,参与救灾、医疗等救灾工作的人员,受灾情和救援关系卷入的影响,也可能成为隐形的受害者。这种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创伤。通过系统和组织良好的危机干预,提供不同类型的心理援助,在团队、个人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之上为其提供专业性的帮助和支持,预防和解决其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供了此类帮助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引言:
灾害既不是新的也不是罕见的事件,在我国,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诸如汶川地震、天津塘沽爆炸、寿光水灾的等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此类事件可能对个人、社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性和破响坏性影响,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个体在经历严重的,乃至威胁生命的危机事件后,导致延时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证据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导致患者各种慢性症状如:慢性焦虑、抑郁、酗酒。两年到四年后,大概率出现婚姻、家庭问题事件。使受害者面临长期风险的灾害,例如死亡和致残则更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慢性创伤后效应。
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临时召集的心理援救人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差异悬殊。短期培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不仅容易给灾区的心理援救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容易对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在心理健康的维度上造成灾情的进一步扩大。
替代性创伤
当个体在面对重大危机事件时,越接近危机事件的现场,出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越大。除了当地的受灾群众外,参与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政府官员、媒体、医护人员、政府官员、当地的民间自救队等救灾团体也可能出现心理上的创伤。在援助过程中,救援者作为危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他们要面对和承担更大的精神压力与风险。
救援人员在看到了令人感到冲击的画面、聆听受灾者悲惨遭遇和繁重的救援任务的同时,例如余震、灾后瘟疫、传染疾病等危机衍生灾难也无时无刻影响着救援者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有25.8%的一线医务人员存在创伤后应激的反应。这一切都很容易让参与救援的人员在帮助受灾群众时从“帮助者”转变为新的“受灾者”。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替代性创伤”。这个概念一开始是指在专业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受咨访关系的的影响和卷入,出现了与被治疗者相似的病症现象。后来人们在各种救援事件中发现这种现象也广泛存在。据统计,汶川地震后 60 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生活信念得分超过理论中值的比例分别为 5. 0%、9. 0%、4. 0%、6. 5%。替代性创伤的出现对救援人员的心理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损害。
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干预
替代性创伤不仅危害了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进行。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展之前和进行当中,应当对替代性创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干预。
Saakvitne 和 Pearlman(1996)提出预防和干预替代性创伤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觉察、平衡和联系。其中,“觉察”是指作为救援者要接纳和关注自身情绪和资源上的需要;“平衡”是指救援者是否能保持生活的平稳平衡状态;“联系”则是要求救援者与他人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状态。根据这三条原则,进行有效的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干预。
(1)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在抢险救援开始前,根据救援工作的分工不同由专业人员进行对救援工作的要点原则、灾情、团队、具体实施方案、任务等进行细致的安排和指导。让救援人员对任务安排和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认识,不至于在工作中陷入迷茫和焦虑。
(2)由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建设:由心理专家在前期和工作过程中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建设。主要内容为生命观的澄清、对自身的认识、缓解压力与焦虑等。心理建设可以提高救援人员在面对悲惨的场景和繁重的救援压力下的心理缓冲,也可以让其在救援过程中及时的觉察自身的需要。
(3)轮换、轮休式工作:在救援过程中,由于搜救、搬运尸体、开辟通道等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特别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部分工作采用轮换、轮休制。使救援人员能够转换不同的岗位、参与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应激水平的工作。从而是他们能够及时的平衡自身的身心状态,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重建自身的心理与社会功能。
(4)提供休息场所:尽量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干净、隔离的休息场所,确保救援人员有独处的空间。使他们隔离媒体、围观者、救援现场等。这样在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的同时,也可以让救援人员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从而减少其心理上的卷入程度。
(5)保持救援者与外界的联系:尽量保持救援者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系,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6)进行团体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救援团队进行一定的团体建设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救援队伍的团体凝聚力,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救援人员在危险、陌生和紧张的救援环境下找到自己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好应对和解决救援工作带给自身的心理压力。
(7)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在发现救援人员出现创伤性症状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首先需要减少或停止出现状况的救援者的救援工作。然后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通过团体思考活动、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放松训练、表达性艺术治疗等方法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与干预。帮助其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許思安,杨晓峰.替代性创伤:危机干预中救援者的自我保护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3):570-573.
【2】杨艳杰.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10-219
【3】李丽娜,段亚妮,吕少博,杜君,刘桂玲,张郢,罗红格,赵阳,崔向军.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71-2974.
引言:
灾害既不是新的也不是罕见的事件,在我国,一系列重大危机事件诸如汶川地震、天津塘沽爆炸、寿光水灾的等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此类事件可能对个人、社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的破坏性和破响坏性影响,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个体在经历严重的,乃至威胁生命的危机事件后,导致延时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证据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导致患者各种慢性症状如:慢性焦虑、抑郁、酗酒。两年到四年后,大概率出现婚姻、家庭问题事件。使受害者面临长期风险的灾害,例如死亡和致残则更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慢性创伤后效应。
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临时召集的心理援救人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差异悬殊。短期培训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不仅容易给灾区的心理援救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容易对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在心理健康的维度上造成灾情的进一步扩大。
替代性创伤
当个体在面对重大危机事件时,越接近危机事件的现场,出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越大。除了当地的受灾群众外,参与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政府官员、媒体、医护人员、政府官员、当地的民间自救队等救灾团体也可能出现心理上的创伤。在援助过程中,救援者作为危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他们要面对和承担更大的精神压力与风险。
救援人员在看到了令人感到冲击的画面、聆听受灾者悲惨遭遇和繁重的救援任务的同时,例如余震、灾后瘟疫、传染疾病等危机衍生灾难也无时无刻影响着救援者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有25.8%的一线医务人员存在创伤后应激的反应。这一切都很容易让参与救援的人员在帮助受灾群众时从“帮助者”转变为新的“受灾者”。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替代性创伤”。这个概念一开始是指在专业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受咨访关系的的影响和卷入,出现了与被治疗者相似的病症现象。后来人们在各种救援事件中发现这种现象也广泛存在。据统计,汶川地震后 60 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生活信念得分超过理论中值的比例分别为 5. 0%、9. 0%、4. 0%、6. 5%。替代性创伤的出现对救援人员的心理造成了严重而深远的损害。
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干预
替代性创伤不仅危害了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进行。因此,在救援工作开展之前和进行当中,应当对替代性创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干预。
Saakvitne 和 Pearlman(1996)提出预防和干预替代性创伤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觉察、平衡和联系。其中,“觉察”是指作为救援者要接纳和关注自身情绪和资源上的需要;“平衡”是指救援者是否能保持生活的平稳平衡状态;“联系”则是要求救援者与他人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状态。根据这三条原则,进行有效的替代性创伤的预防与干预。
(1)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在抢险救援开始前,根据救援工作的分工不同由专业人员进行对救援工作的要点原则、灾情、团队、具体实施方案、任务等进行细致的安排和指导。让救援人员对任务安排和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认识,不至于在工作中陷入迷茫和焦虑。
(2)由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建设:由心理专家在前期和工作过程中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建设。主要内容为生命观的澄清、对自身的认识、缓解压力与焦虑等。心理建设可以提高救援人员在面对悲惨的场景和繁重的救援压力下的心理缓冲,也可以让其在救援过程中及时的觉察自身的需要。
(3)轮换、轮休式工作:在救援过程中,由于搜救、搬运尸体、开辟通道等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特别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部分工作采用轮换、轮休制。使救援人员能够转换不同的岗位、参与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应激水平的工作。从而是他们能够及时的平衡自身的身心状态,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重建自身的心理与社会功能。
(4)提供休息场所:尽量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干净、隔离的休息场所,确保救援人员有独处的空间。使他们隔离媒体、围观者、救援现场等。这样在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的同时,也可以让救援人员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从而减少其心理上的卷入程度。
(5)保持救援者与外界的联系:尽量保持救援者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系,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6)进行团体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救援团队进行一定的团体建设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救援队伍的团体凝聚力,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救援人员在危险、陌生和紧张的救援环境下找到自己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好应对和解决救援工作带给自身的心理压力。
(7)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在发现救援人员出现创伤性症状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首先需要减少或停止出现状况的救援者的救援工作。然后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通过团体思考活动、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放松训练、表达性艺术治疗等方法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与干预。帮助其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許思安,杨晓峰.替代性创伤:危机干预中救援者的自我保护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3):570-573.
【2】杨艳杰.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10-219
【3】李丽娜,段亚妮,吕少博,杜君,刘桂玲,张郢,罗红格,赵阳,崔向军.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71-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