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南书房,把世俗生活照亮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楼南书房是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一个典型缩影,拒绝无条件迎合社会需求,润物细无声地承担起文化担当,在混沌中摸索出一条通往新时代的道路。
  书店是一座城市人文情怀的缩写,传递出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城市文化专家丁俊杰表示:“一个城市的成就,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应该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糅众家之长而纳之,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城市个性。近些年,在全民阅读等国家政策的倡导下以及一部分人的文化觉醒,象征着人类精神栖息地的读书空间在南京遍地开花。在南京闹市区一隅就有一间书房,让行色匆匆的人们捧起书籍,使每个路过的灵魂不再流浪。它叫“二楼南书房”,是南京第一家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阅读空间。自2015年4月开放以来,无论是阖家团圆的春节,还是湿冷的冬夜,书房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而二楼南书房创建者陈烨,更像是一个掌灯人,以读书人的社会角色,自觉担当起推广全民阅读和文化交流的使命。
  将书房开进老宅
  二楼南书房位于秣陵路21号民国建筑4号楼,离新街口地铁站15号出口只有500米。陈烨曾介绍说:“想要顺利抵达书房大门,要闻着不知谁家传来的菜香味儿,穿过头顶晒着的几床被褥、几件衣服。运气好,你还能碰到一桌玩掼蛋的居民。”去的那天,确实看到一条颜色鲜丽的裤子在二楼南书房门口的晾衣绳上晃荡。
  陈烨是80后,家住南京市秦淮区扇骨营古街道。他曾在法院从事过3年书记员工作,也曾在公司担任过1年多的法务经理。2010年,陈烨突然辞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安静地读点书。1年多的时间里,他看了大量以前想看没看的书……静极思动,大容量的文化输入后,陈烨有了想和更多人交流的想法。2011年,他开始在南京组织文化交流,讲座、沙龙、读书会、公益……2年间,陈烨做了大大小小两百多场活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连接点的“小而美”的文化圈。
  在做了很多文化活动之后,陈烨发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一是没有自己的平台,活动时多是借先锋书店、青果、雕刻时光等平台的场地;二是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每个活动从策划到执行,从物料到人工成本,包括老师们的餐饮住宿,都由他出资。2013年年底,陈烨对前两年的支出进行了统计,显示每年仅活动支出就超过20万元,这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这笔钱做一个自己的平台呢?这也就有了二楼南书房的构思雏形。当我们问陈烨为什么愿意花那么大精力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时,陈烨简单回答道:“个人爱好,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的愿望。”他的话里,折射的是文化人的价值追求。
  2014年4月,陈烨租下了一处1932年建造的民国建筑的二楼,因处二楼,又朝南,故取名为二楼南书房。他说:“民国建筑是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有的保护开发处于不健康状态,一种是过度商业化,多改为酒店、会所、饭馆,文化承载力不足;另一种是像秣陵路21号这样的老社区,破旧不堪。我把书房开进民国建筑,一方面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发掘南京民国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
  原先的秣陵路4号楼常年无人居住,居民早已习惯把那里当成停车位,但二楼南书房建成后,为了不影响读者出入,门口不再允许停车。这让居民感觉利益受损,给书房的运营带来了一些阻力。陈烨在书房门口修建了一个青砖花坛,没过多久就被砸烂,重修后又被砸烂了。这件事使得陈烨心里有些波动,但事实让他又燃起了希望:“年纪大的人可以不看书,但他们的后代呢?以前这些小孩放学后到处跑,现在书店开了,就会来我这看书、做作业,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对这个社区乃至城市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庄子的《齐物论》中有句名言,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二楼南书房没有大刀阔斧的豪迈,而是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这匹大马,赋予书店能呼吸、知冷暖的书香磁场。这正是吸引众多读书人的一种特质,也是二楼南书房有意无意间绽放出来的读书人的文化姿态。
  为阅读扫除障碍
  从二楼南书房创建起,陈烨被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在如今数字化大潮下,传统书店日渐凋零,这样一个书店如何生存、如何盈利?很多人担心具有公益性质的二楼南书房无法在商业浪潮里维持太久。“每年4月23日,就有媒体过来,看看我们是不是还活着。”陈烨调侃了一句。
  其实陈烨没有太担心。“二楼南书房虽然很多服务是免费的,但基本能运营,关键在于成本低。管理员大多是兼职,租金加水电费每个月不过5000元。”再加上这两年的探索,陈烨逐渐有了一个成熟团队,给甲方(多是社区)提供关于阅读空间打造的专业咨询策划服务,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收取第三方费用。但对于读者,陈烨希望二楼南书房就是纯公益的,希望为读者扫除一切阅读障碍。
  “扫除障碍”除了提供免费看书、借书(凭会员卡免费借书)、饮用水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在选书分类上已为读者做了大量甄选工作。
  书房里的藏书永远只有3000多册,但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底线”,豆瓣评分上低于7分的书不会选用,确定是有“真材实料”并久经考验的经典之作,才能入驻书房。“虽然有些书在读者中的口碑是不错的,但是有些作者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争议性较大,或其倡导的价值观不值得宣扬,或其作品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文学作品,都不会用。”不迎合读者,有自己的文化引领性、文化判断力和文化趣味,是陈烨一贯的坚持。
  让故事在这里发生
  有人这样总结独立书店:个性鲜明,定位准确,寻找相同调性的人。这三点放在二楼南书房完全贴切。二楼南书房像独立于这座城市的一个大众心灵归属地,来来往往的读者上演着各种故事,他们也许是创业者,也许是打算留学的学生,也许是家庭主妇,他们在没人打扰的空间里,各自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角落。
  蔡先生是二楼南书房的常客,家住新模范马路附近,工作地点在江宁,无论是从家还是从工作地赶过来,都需要转乘地铁花费半个多小时。当问及被吸引的理由,蔡先生意味深长地说:“有些人来了一次,可能就不会再来;而有些人来了一次,就会爱上这里,成为常客。”在蔡先生眼里,二楼南书房有它的特殊之处——“这个地方能提供的,是其他书店提供不了的。”除了每天晚上隔壁面包店会把一些当天没卖完的面包送过来,解决读者的“饮食之忧”,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像家一样的相对私密的空间,也许来这看书的人有着相同的气场,虽然大家彼此不交流,却觉得彼此很亲近。”
  陈烨说:“每年除夕夜,总有几个没回家的人来到这里。有半夜喝醉酒、跑过来醒酒的,也有年轻小伙带着心爱的姑娘在这里求婚的。”陈烨从不干预读者的活动,“他们只要遵守公共场合的一些基本规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给我拆了就行。”他的工作室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似乎在告诉读者:“盡情演绎自己的故事吧,这个空间是属于你们的。”
  为城市点燃一盏灯
  将书店比喻成城市的文化灯塔,再贴切不过,二楼南书房已在南京竖了四座“灯塔”。
  目前,陈烨通过众筹的方式在南京市先后开设了“江东书房”“百家书房”“江宁图书馆市民中心分馆”和“读立空间”四家线下门店,并且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一套名叫“书千计划”的解决方案,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建立高品质阅读空间。据陈烨介绍,与二楼南书房合作的以政府为主,因为商业机构考虑的往往是阅读空间能带来多少客流、多少收益,而政府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能为居民提供多少文化服务,举办多少文化活动,让多少人受益,这也是二楼南书房的着眼点。陈烨给二楼南书房的定位是社区书房,就像社区医院一样,将是每个社区必不可少的部分。他希望在二楼南书房落地生根的地方,开枝散叶,带动全民一起阅读。
  当下电子阅读和网络电商给传统书店带来了强烈冲击,很多人对实体书店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但陈烨认为,纸质书已经进入了人类基因。
  二楼南书房是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一个典型缩影,拒绝无条件迎合社会需求,润物细无声地承担起文化担当,在混沌中摸索出一条通往新时代的道路。
其他文献
《浮生》  刘汀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一种落叶般从容的散文叙事节奏,记叙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给人带来震撼与思考的事件,是一部用诗心追问生活的力作。  《长恨书》  【英】凯瑟琳·休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结构精巧,多线头展开情节,不同时空、人物视角切换叙事,让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萦绕着小小的悬念。1973遇上1939,两个女人,四段爱情;一封情书,半生坚守。注定相遇的终会遇见,我们
期刊
布拉格是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它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拥有“白塔之城”的美誉,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走进阳光里的童话  当大巴徐徐进入捷克境内时,我不由向窗外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明亮宽阔的小河,蜿蜒着奔向远方。在苍翠的林间,有一条孤独但不算笔直的公路。布拉格这个名字来源于德语,意为“门槛”,原因是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就好像越过了一个门槛。伏尔塔瓦河将城
期刊
想到“我们为什么不爱读林清玄了”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回答是:因为他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人,是小时候摧残我们的“恶人”,以至于长大了本能抗拒。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事实是,我们真的不爱读林清玄了,换句话说,我们不爱读林清玄散文式的那些慢悠悠的文字了。  我们爱读什么样的书呢?走进书店一看就知道了,书店是最跟随市场口味的。书店最显眼位置的书大概有这几类,第一类显然是畅销书,第二类是养生生活类,第三类当
期刊
它是一个孤悬东海的神秘仙境,有中国“海蚀地貌博物馆”之称。这里,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灰白色花岗岩弥勒佛像,体型足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4倍;有井口直径达50米的“仙人井”,堪称一绝;有水墨画般的彩色“石头城堡”,走遍世界都难看到。这里,就是福建省平潭县的海坛岛。  震耳欲聋的仙人井  临台湾海峡,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就是海坛岛,它以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海坛岛又名平潭岛,距台湾省新竹港仅68海里,是
期刊
盖房子  我想在农村的老家盖一栋房子,包工头介绍道:“你想盖多少钱的?现在二三十万元的也有,七八十万元的也有,最低十萬元起,上不封顶。”  考虑到资金紧张,我选了十万元的。到了验收的那天,我发现这栋房子果然没有顶。  反驳  老婆整天在老公耳边说婆婆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终于有一天,老公忍无可忍地对老婆说:“我妈什么都不好,你妈就好得不得了!”  老婆说:“我妈自有她的儿媳妇骂,不用你操心。” 
期刊
亲爱的女儿:  你是上天赐给妈妈最好的礼物。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你,只因你是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  你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恨不能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你。我想替你阻挡一切危险、困难和迷惑,不让你受一丁点伤害。  渐渐地,你长大了,我也明白了,我能为你做的非常有限。比如说,我不能给你换一个大房子,不能报各种兴趣班让你尽情尝试。你乖巧地说:“妈妈,那些我都不喜欢,我只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文化的变迁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1978年,《光明日报》刊载的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成为文化破冰的第一
期刊
先锋,一盏雪夜中的昏黄路灯  斑驳朴素的老旧书桌、书柜,民国绿罩老式台灯,仿佛一个既开放又独立的小世界,这是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的办公室。闲置运输船上卸下的船身木板,铺在地上,踩上去声音低沉;船板改造的长桌上保留着海草的痕迹,似乎能让人呼吸到大海的潮汐,这是钱小华给嘉宾接待室和员工活动空间设计的陈列。一切都充满怀旧气息和温暖诗意,对钱小华来说,这既是个人品味,更是不变的初心,一如他做先锋书店的理念
期刊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穷人,每一本书都是宝贝。  我对书的兴趣,最初是受哥哥姐姐影响。  记得是一个秋日的傍晚,我与兄姐一块推磨,他们热烈地讲述并议论《苦菜花》中的一个细节:王柬之杀杏莉。一把尖刀,闪着寒光向我一寸寸逼来,仿佛立刻就要划开衣服与皮肉直插我的心脏,我甚至已经嗅到了铁与血的气味。这是我感受到的最初的恐怖,也是今生感受到的最大的恐怖。此后,无论是在艺术审美中,还是在现实生活
期刊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当年冬天,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参考,录取40.2万人。77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78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相隔仅半年。  恢复高考是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与真理标准大讨论、全国科学大会一起构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三大里程碑事件。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拐点,为我国的发展腾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