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其存在较多的问题多在地下部分,本文就地基基础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地基基础设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方法
  
   1 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1.1 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1.1.1 地下渗水,土坡滑动,地基不稳或是变形
   地下水的流动与冲击,或是地基渗水,致使建筑土坡滑动,造成地基不稳固,甚至可能存在倾斜现象,地基一旦变形,为后期施工带来极大难题,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1.1.2 特殊土地加固措施不完善
   我国东部和南方很多建筑工程都是在软土等特殊土体上进行的,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土体没有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很容易导致地基基础问题。
   1.2 地基基础设计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2.1 缺乏对地质情况的全面了解
   建筑工程需要因地制宜,施工之前对建筑地形和施工场地进行深入的勘测、研究与分析,是一切建筑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与重点所在。在地基基础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工程前期勘查工作不到位引起的,比如:施工前的工程勘测和地址勘察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合理科学的勘察,由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恶劣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以往的建筑工程中,由于对地质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导致的地基基础问题,其教训是惨痛的。
   1.2.2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不合
   设计方案不合理,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计人员在进行数据的计算中产生失误,如低估建筑工程的实际荷载量,实际建设中地基承重能力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是地基的沉降计算不合理,地基沉降过大,地基基础建设失控,导致工程事故和地基基础问题。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设计人员没有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承重能力、建筑物高度、平面布置以及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要求选择适用的地基基础形式,使得地基基础建设存在问题。
   1.2.3 施工质量和环境变化对地基产生的影响
   在设计方案的施工过程中,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施工标准经验收之后不达标或是不服从施工质量监理的管理,都会为施工质量带来很大问题。另外,如果没有按照图纸进行规范化施工,基础平面的位置与尺寸等参数出现误差,很容易产生地基基础的问题。
   2 如何加强地基基础设计
   2.1 对地质进行勘探,做好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岩石与土体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地质作用,地质构成和地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区域内的建筑工程地下土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地域面积广阔,每个地区受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存在很多特殊地质,如软土、冻土等。
   做好地基基础设计,避免问题的发生,首要的是在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之前,对地基所在的地形与地质构成进行勘探,避免将已有的地质报告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将理论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避免盲目设计和弄虚作假。根据建筑场地的特点,确定工程勘探的目标与任务,对建筑工程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根据对场地地形地质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
   进行地基基础方案的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科学、客观地估量地基沉降的范围,测算地下室底板受力,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控制,重视地基沉降计算的范围与要求,充分利用复合地基对地基进行加固,并考虑静压柱的适用性。
   2.2 特殊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
   2.2.1 换填土处理法
   换填土处理法,就是当地基无法满足所应有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且软土层的厚度不大情况下,对软土层进行采挖,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分层填充稳定性较好的材质,如砂石、灰土、炉渣、粉煤灰等,并进行强夯打压,加大地基的密度,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使原来的软土地基在改造后符合建筑施工的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换填土处理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土层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土质不均匀、排水较差的软土地基。
   在软土等特殊的土层中,用物理硬度较好的岩石或土体材料对地基中的不良土体进行替换,形成双层或是多重地基,目的在于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在建筑施工中尽可能减少沉降,进行置换填充的具体方法有振冲置换法、褥垫法、换土垫层法等。
   2.2.2 动力固结或强夯法
   动力软土地基加固法又称强夯法,一般采用8吨~30吨的重锤,在8-20米的高空对地基进行强夯打压加密,实现加固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压缩性能、改善砂土抗液化条件,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最终目的。
   动力固结法适用于饱和性粘土地基,延伸了传统的动力固结置换方式,利用外部夯打力,将强度较高的材料打入地基,在施工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与原有地基形成新的承载力强调的复合地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
   2.2.3 灌入浆料固化物
   通过向土体灌入泥浆、水泥、石灰以及其它的固化浆料这种方式,来增强地基基础的强度,可以提高其稳定性,降低沉降数值。灌入固化物的主要操作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灌注法、挤密灌注加固法等。
   水泥土搅拌法又称作深层搅拌法,将水泥等材质混入淤泥、粘土等软弱地基中,通过机械搅拌,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降低含水量,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高压喷射注浆法,与动力固结方法,有某些相似性。这种方式利用高压喷射机械,将水泥、粉煤灰等强度和固结性较好的材料向软弱地基深层,进行注浆,以此来提高整个地基的强度。目前,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淤泥、粘土、粉土等含水量较多的软弱地基中。
   2.2.4 排水挤密固结法
   顾名思义,排水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沼泽、江河湖海等周边的软土地基,通过特殊方式进行排水吸水,指对土体进行水分排挤,提高土体的密度与强度,进行土体固结,以增强地基基础的承重能力,降低沉降范围。
   比如用机械将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层中,经过预压负荷,使水分沿塑料板上渗到砂垫层中,以此来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挤密加固法,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是一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固处理效果好,施工简单,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2.2.5 加筋法
   加筋处理技术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是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或者在边坡打入土钉、碎石桩等,以此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增强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 结论:
   地基基础设计对建筑施工作用重大,在设计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基问题的处理,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沉降范围。
   参考文献:
   [1]许红霞.地基与基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09,05.
   [2]贾卫超,梁鹏虎.地基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1.
   [3]刘乐天.浅谈建筑软土地基基础设计的处理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作者简介:
   高大龙,工程师,男,本科,1976年4月2日,辽宁锦州,单位:上海华侨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结构设计
  
其他文献
1 概述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装饰材料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石材以其自然、厚重、华贵等独特的优势,使当今越来越多的建筑或端庄或华贵或纯朴自然或富丽堂煌,无不产生震撼人心灵的端庄气势,斑斓的色彩,抽象中蕴含大自然的无穷变化,或含蓄或浪漫。因此,石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室内外地面、墙面等。  但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办公楼、住宅楼幕墙干挂石材更加广泛应用,许多工程的石材幕墙设计与施工之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大,多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其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建筑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形也越来越复杂,这就给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体系,提出了对抗震有利的结构延性设计的措施。通过对现代多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的分析了解,展望了其抗震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 明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所以,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看清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园林景观水体工程的设计、建造要素,驳岸处理,水体处理和维护。  【关键词】水体工程设计;建造;驳岸处理;景观水体处理及维护    中国自古就有“择水而居的传统”,纵观中国历代古典园林,“无水不成园”,水景不但迎合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而且水景的作用对人们生活也越加明显,水有灵性,它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亲水、玩水、赏水的需求,同时增加空气的
期刊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对于符号的模仿到对符号进行的组合、解构、抽象等方式,都反映了他们在符号学领域,对于符号的构成、意义、用法等层面上的有效探索。在符号构成方面,采用现代结构的构成手法把原有存在的符号进行重新拼贴,来反映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意义;在符意义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的意义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加强了其表现性和象征性;在符号试用方法方面,建筑符号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的外形或者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建筑中,公用电网中出现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不仅使得供电质量下降,同时大量谐波对电力系统造成污染。本文在概述电网谐波及其危害性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谐波源的变化,最后提出电气设计中谐波抑制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电力系统;谐波     现代智能建筑中,用电负荷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系统以及大量的电子、电力电子设备等对谐波敏感的非线性负荷为特征,对供电质量有特别严
期刊
【摘 要】如何将城市燃气规划做到合理、科学、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是目前人类急于研究的课题。据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城市燃气;存在问题;规划;环境保护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生活燃料从最开始的煤球发展到液化石油气,以及目前正在逐渐普及的天然气。随着这种转变,人类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人类在利用能源的时候
期刊
【摘 要】房屋建筑是人们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加强抗震设计势在必行, 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 达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 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破坏现状;施工;设计强化措施    1 建筑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及其设计特点入手,依次分析影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性因素,并着重分析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地域环境因素和建筑风格、人文环境景观、居民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元素    1 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公共设施”一词源于英国,英文Street Furniture,可直译为“街道的家具”,有的还被译为
期刊
【摘 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对建筑抗震设计的宏观控制。本文根据地震的特点,从建筑物的场地选择、平立面形式、结构布置、延性等方面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1 引言  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和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目前对它还没有充分认识。因此,要进行精确的抗震计算是困难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总结大地震灾害经验中提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