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变化期,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运用“团体心理”进行体育教学将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与网络交流,从体育与健康课与团体心理分析入手,大胆将“团体心理”运用于日常体育教学,旨在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的观点多为笔者经验总结,有不足之处,希望指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团体心理
一、“团体心理”特点分析
初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的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生的“团体心理”有着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模仿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赞许、提醒、制止或警告。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1)表里一致的从众;(2)表从里不从;(3)里从表不从;(4)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
二、“团体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开始部分(引起注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开端。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很容易进入状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能配合老师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如果组织不好,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分散,吸引不到学生的眼光。(2)准备部分(热身、活跃身心)。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准备活动要根据课的目标、主要学习内容、学生的特点与上课的条件来确定。选择的活动练习将对身体产生全面影响,以便有效地调动身体全面进入运动状态。根据主要部分,选择上肢活动:如“找伙伴”、“脚拔河”等团体活动,引导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入课的主题,增加互动,舒展身心,发挥准备活动应有作用,这些团体活动,要常变常新充分发挥其效能,绝不可忽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3)主要部分(提高技术、技能、技巧、特长专项活动)。主要部分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知识、技术教学、发展身体素质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环节,相对运动量也较大,在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过程中,可以灵活穿插一些团体心理辅导:“五福娃接力赛”、“突围闯关”等,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4)结束部分(团体游戏放松)。这是整堂课的收尾,完美的结束活动,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激发他们在今后进一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他们在游戏探索中享受成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体育界有一句话:“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放松整理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学引导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放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结束部分都感到愉快、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你而快乐,集体为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如通过组织“学会赞美”、“大风吹”、“滚雪球”、“回旋沟通”等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让师生在一阵阵由衷的欢声笑语中,充分放松心情,让大家感觉课虽结束,可意犹存,心起涟漪。
团体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做好学生心理调查,及时跟踪变化。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与国家教材做好完美衔接,并培养体育骨干、小组长,建立和谐互动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三年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接受团体辅导的学生大多数能保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合作、交流的愿望,学习兴趣较浓、信心较足,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同时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等.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00例.福建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2004(6)
[2]季浏编.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团体心理
一、“团体心理”特点分析
初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的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初中生的“团体心理”有着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模仿、暗示、从众、服从。模仿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摹拟一个榜样行为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暗示是指主动实施者对被动接受者的行为影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线接触来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采用目光注视学生的练习,表达赞许、提醒、制止或警告。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1)表里一致的从众;(2)表从里不从;(3)里从表不从;(4)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
二、“团体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开始部分(引起注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与健康课的开端。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很容易进入状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能配合老师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如果组织不好,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分散,吸引不到学生的眼光。(2)准备部分(热身、活跃身心)。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准备活动要根据课的目标、主要学习内容、学生的特点与上课的条件来确定。选择的活动练习将对身体产生全面影响,以便有效地调动身体全面进入运动状态。根据主要部分,选择上肢活动:如“找伙伴”、“脚拔河”等团体活动,引导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入课的主题,增加互动,舒展身心,发挥准备活动应有作用,这些团体活动,要常变常新充分发挥其效能,绝不可忽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3)主要部分(提高技术、技能、技巧、特长专项活动)。主要部分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知识、技术教学、发展身体素质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环节,相对运动量也较大,在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过程中,可以灵活穿插一些团体心理辅导:“五福娃接力赛”、“突围闯关”等,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4)结束部分(团体游戏放松)。这是整堂课的收尾,完美的结束活动,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激发他们在今后进一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他们在游戏探索中享受成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体育界有一句话:“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放松整理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学引导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放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结束部分都感到愉快、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同学因为有你而快乐,集体为你而光荣”的心理体验。如通过组织“学会赞美”、“大风吹”、“滚雪球”、“回旋沟通”等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让师生在一阵阵由衷的欢声笑语中,充分放松心情,让大家感觉课虽结束,可意犹存,心起涟漪。
团体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做好学生心理调查,及时跟踪变化。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与国家教材做好完美衔接,并培养体育骨干、小组长,建立和谐互动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三年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接受团体辅导的学生大多数能保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合作、交流的愿望,学习兴趣较浓、信心较足,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同时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一舵等.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00例.福建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2004(6)
[2]季浏编.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