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众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目光聚焦之所在. 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能力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农村中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教师的职责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本技能,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认识规律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数学预案,及时捕捉教学动态,灵活利用课堂资源,让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随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藏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数学奥秘,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排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在经历中树立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时候,我让每一名学生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作出底边上的高,沿底边上的高对折起来观察两个底角的关系是什么,还能得到哪些性质;在研究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分别剪两个有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这样,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制作教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发展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学,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大胆开放,随机应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为数学所用,寓教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授找规律问题中有一个握手问题,有8人参加一个宴会,每2人之间都进行一次握手,问共发生多少次握手. 这个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它的解决包含着多种策略,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8人小组,让学生按题目要求操作,得出结果. 这时学生会纷纷动起来. 此时,又发现了问题,怎么操作才可以将这个结果算正确呢?活动稍停片刻,师生讨论如何操作.
通过激烈的争论后,师生共同归纳了一种方法,就是先解决与本题有关的简单问题,先二人握手,再三人握手,再看四人,五人,直至八人,学生惊喜地发现了规律,得出结论.
二人握手:1次;三人握手:1 2 = 3(次);四人握手:1 2 3 = 6(次);五人握手:1 2 3 4 = 10(次)……八人握手:1 2 3 4 5 6 7 = 28(次),而且我们直接由此可将此问题推广到一般,即求n人两两握手的次数,为了扩充解题方法,拓宽学生思维,师再提出有没有其他方法,让学生考虑,让学生再次觉得耳目一新.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与“灵感”,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创新事例要加以表扬、肯定,使学生自觉养成敢于探索、大胆想象、敢于求异求新的精神.
例如,指导学生在作业中要大胆地探索,通过作图、列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 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情表彰、鼓励学生创新,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分析学生的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发展创新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 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 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能力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知识往往分散在不同阶段,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容易割裂. 在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需对各领域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联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 它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 其基本任务就是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清晰化,并具有拓展性.
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对所学的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以列表的形式归纳;让学生根据指导学案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自学,然后集体交流、评比;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网络体系的架构.
总之,中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以上只是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今后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关键词】 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适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教师的职责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本技能,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认识规律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数学预案,及时捕捉教学动态,灵活利用课堂资源,让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随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藏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数学奥秘,教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排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在经历中树立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时候,我让每一名学生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纸片,作出底边上的高,沿底边上的高对折起来观察两个底角的关系是什么,还能得到哪些性质;在研究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分别剪两个有三边、两边及夹角、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这样,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制作教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发展能力
新课程下的教学,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大胆开放,随机应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为数学所用,寓教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授找规律问题中有一个握手问题,有8人参加一个宴会,每2人之间都进行一次握手,问共发生多少次握手. 这个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它的解决包含着多种策略,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8人小组,让学生按题目要求操作,得出结果. 这时学生会纷纷动起来. 此时,又发现了问题,怎么操作才可以将这个结果算正确呢?活动稍停片刻,师生讨论如何操作.
通过激烈的争论后,师生共同归纳了一种方法,就是先解决与本题有关的简单问题,先二人握手,再三人握手,再看四人,五人,直至八人,学生惊喜地发现了规律,得出结论.
二人握手:1次;三人握手:1 2 = 3(次);四人握手:1 2 3 = 6(次);五人握手:1 2 3 4 = 10(次)……八人握手:1 2 3 4 5 6 7 = 28(次),而且我们直接由此可将此问题推广到一般,即求n人两两握手的次数,为了扩充解题方法,拓宽学生思维,师再提出有没有其他方法,让学生考虑,让学生再次觉得耳目一新.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与“灵感”,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创新事例要加以表扬、肯定,使学生自觉养成敢于探索、大胆想象、敢于求异求新的精神.
例如,指导学生在作业中要大胆地探索,通过作图、列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 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情表彰、鼓励学生创新,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分析学生的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发展创新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 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 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能力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知识往往分散在不同阶段,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容易割裂. 在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需对各领域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联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 它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 其基本任务就是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清晰化,并具有拓展性.
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对所学的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以列表的形式归纳;让学生根据指导学案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自学,然后集体交流、评比;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网络体系的架构.
总之,中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以上只是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今后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