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快团场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兵团经济和自治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工增收和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本文从影响团场农工收入水平的因素——非农产业出发,构造农工收入的计量模型,分析在非农产业构成中,各成分对团场农工收入的影响程度,探讨发展非农产业及增加兵团农工收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工收入非农产业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兵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工收入,农工收入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兵团未来总体战略能否顺利实现、能否履行好党中央赋予兵团的“三大作用”。兵团农工的增收不仅关系到发展兵团经济,提高农工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近几年随着团场进一步深化改革,职工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兵团党委也切实从政策的源头为农工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式下团场农工仍面临很多的问题,如“收入水平不高,增长缓慢,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团场农工购买力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等。“十一五”时期间, 团场农工能否持续增收, 对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意义重大。
2 兵团农工收入的现状
2.1农牧工住户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兵团农工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994——2008年兵团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兵团农工年人均纯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4年的1789元到2007年的7594元,14年间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额达到了414.6元。尤其是2002年以来,年平均增长额更是达到了590元左右。
2.2兵团农工收入仍以农业收入为主
虽然农牧团场农工收入这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增收渠道单一,一产收入在农牧工总收入中的比重过大,这和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是有悖的。从长远来看,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还是靠脱离土地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1994——2008年的兵團统计年鉴中我们知道,代表兵团农牧团场农工一产收入的承包收入和庭院经济总和占总收入也就是一产占总收入的比重虽然整体有下降的趋势(如图1),从1994年的占总收入的72%下降到2007年的64%。但是下降的速度很慢,14年间只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且其比重仍在60%以上。
在农工的第一产业收入中,又以承包收入为主,占到一产收入的80%以上,1998年以前更是占到90%以上,近几年,承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农工承包收入对农工增收的效应越来越小。而庭院经济正逐步发展起来,其在一产中的比重约为20%左右,其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表现为一条平稳的上升曲线。
3 数据来源及假设
非农产业是指除一产之外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统称。本文收集了1994年——2007年的团产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庭院经济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和其他非借贷性收入这六个指标的数据,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兵团农工收入影响指标及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新疆兵团统计年鉴1995—2008》
4 模型的建立
4.1模型假设及系数相关性分析
鉴于以上考虑,选择多元回归线性模型
Y = C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 C(5)*X5
Y ——人均纯收入(元)
X1——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
X2——承包收入
X3——庭院经济收入
X4——个体经营收入
X5——其他非借贷性收入
利用SPSS11.5对五个变量做相关系数检验,得到下表:
表2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变量X3与X2之间、X4与X2之间、X4与X3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85,判定这几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鉴于此拟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4.2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1.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8.28%(大于85%),说明前两个主成分的信息已基本上能代表所有变量的信息。经SPSS11.5分析同时还得到表4(主成分因子得分矩阵),这是各个变量在两个主成分中的系数,得到两个主成分的方程即:
F1 = -0.0786X1+ 0.5069X2+ 0.5356X3+ 0.5314X4- 0.4094X5
F2 = 0.9906X1+ 0.0560X2+ 0.0191X3- 0.0198X4- 0.1215X5
以F1、F2 为解释变量,以 Yt 为被解释变量,设模型为:Y = C(1) + C(2)*F1 + C(3)*F2最终的主成分回归方程为:
Y= 0.1431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 0.3579承包收入+ 0.3702庭院经济收入+
0.3596个体经营收入- 0.3042其他非借贷性收入
4.3小结
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承包收入、庭院经济收入及个体经营收入与农工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其他非借贷性收入与农工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且庭院经济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系数较大,说明庭院经济和个体经营的发展对农工增收的效应较大。每增加一单位的庭院经济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农工增收的幅度较大,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承包收入的系数达到了0.36,说明家庭承包土地对农工增收仍起巨大的作用,兵团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模型基本符合我们的假设。
5 政策建议
新世纪增加兵团农工收入,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但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团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开辟农工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针对模型结论和理论分析,我们对兵团农工增收和非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5.1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促进兵团工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助推兵团经济腾飞的“两只翅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既是农工增收的有效的途径,又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推进农牧团场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农牧团场经济、大幅度提高农工收入的必由之路。
从我们研究和现有研究资料分析,兵团农工的收入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在鼓励发展二、三时并不是说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要在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来搞活二三产业。
5.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第三产业纳入兵团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各级有关部门应通盘考虑。现有研究成果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人数对农工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继续采取各项措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5.3切实为农工减轻负担
团场农工增收与减负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力发展团场非农产业促进团场农工增收的同时,切实减轻和消除农工的不合理负担是巩固农工增收成果、保持农工持续增收的需要;是真正调动农工积极性发展二三产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兵团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需要。
5.4系统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团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不断推进农业和工业的联动,办好团场工业,培植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为农工增收创造条件。
5.5 积极发展旅游业
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参与自治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兵团特色的旅游景区。城郊团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大农业优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服务,拓宽团场服务业发展空间,开辟农工增收新渠道。
关键词农工收入非农产业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兵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工收入,农工收入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兵团未来总体战略能否顺利实现、能否履行好党中央赋予兵团的“三大作用”。兵团农工的增收不仅关系到发展兵团经济,提高农工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且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近几年随着团场进一步深化改革,职工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兵团党委也切实从政策的源头为农工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式下团场农工仍面临很多的问题,如“收入水平不高,增长缓慢,地区之间差距很大,团场农工购买力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等。“十一五”时期间, 团场农工能否持续增收, 对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意义重大。
2 兵团农工收入的现状
2.1农牧工住户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兵团农工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全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1994——2008年兵团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兵团农工年人均纯收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4年的1789元到2007年的7594元,14年间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额达到了414.6元。尤其是2002年以来,年平均增长额更是达到了590元左右。
2.2兵团农工收入仍以农业收入为主
虽然农牧团场农工收入这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增收渠道单一,一产收入在农牧工总收入中的比重过大,这和农工增收的长效机制是有悖的。从长远来看,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还是靠脱离土地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1994——2008年的兵團统计年鉴中我们知道,代表兵团农牧团场农工一产收入的承包收入和庭院经济总和占总收入也就是一产占总收入的比重虽然整体有下降的趋势(如图1),从1994年的占总收入的72%下降到2007年的64%。但是下降的速度很慢,14年间只下降了8个百分点,而且其比重仍在60%以上。
在农工的第一产业收入中,又以承包收入为主,占到一产收入的80%以上,1998年以前更是占到90%以上,近几年,承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农工承包收入对农工增收的效应越来越小。而庭院经济正逐步发展起来,其在一产中的比重约为20%左右,其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表现为一条平稳的上升曲线。
3 数据来源及假设
非农产业是指除一产之外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统称。本文收集了1994年——2007年的团产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庭院经济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和其他非借贷性收入这六个指标的数据,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兵团农工收入影响指标及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新疆兵团统计年鉴1995—2008》
4 模型的建立
4.1模型假设及系数相关性分析
鉴于以上考虑,选择多元回归线性模型
Y = C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 C(5)*X5
Y ——人均纯收入(元)
X1——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
X2——承包收入
X3——庭院经济收入
X4——个体经营收入
X5——其他非借贷性收入
利用SPSS11.5对五个变量做相关系数检验,得到下表:
表2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变量X3与X2之间、X4与X2之间、X4与X3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85,判定这几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鉴于此拟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4.2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1.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8.28%(大于85%),说明前两个主成分的信息已基本上能代表所有变量的信息。经SPSS11.5分析同时还得到表4(主成分因子得分矩阵),这是各个变量在两个主成分中的系数,得到两个主成分的方程即:
F1 = -0.0786X1+ 0.5069X2+ 0.5356X3+ 0.5314X4- 0.4094X5
F2 = 0.9906X1+ 0.0560X2+ 0.0191X3- 0.0198X4- 0.1215X5
以F1、F2 为解释变量,以 Yt 为被解释变量,设模型为:Y = C(1) + C(2)*F1 + C(3)*F2最终的主成分回归方程为:
Y= 0.1431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 0.3579承包收入+ 0.3702庭院经济收入+
0.3596个体经营收入- 0.3042其他非借贷性收入
4.3小结
从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时工资及其他劳动收入、承包收入、庭院经济收入及个体经营收入与农工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其他非借贷性收入与农工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且庭院经济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系数较大,说明庭院经济和个体经营的发展对农工增收的效应较大。每增加一单位的庭院经济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农工增收的幅度较大,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承包收入的系数达到了0.36,说明家庭承包土地对农工增收仍起巨大的作用,兵团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模型基本符合我们的假设。
5 政策建议
新世纪增加兵团农工收入,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但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团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开辟农工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针对模型结论和理论分析,我们对兵团农工增收和非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5.1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促进兵团工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助推兵团经济腾飞的“两只翅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既是农工增收的有效的途径,又是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推进农牧团场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农牧团场经济、大幅度提高农工收入的必由之路。
从我们研究和现有研究资料分析,兵团农工的收入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在鼓励发展二、三时并不是说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要在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来搞活二三产业。
5.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提高,第三产业在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发展第三产业纳入兵团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各级有关部门应通盘考虑。现有研究成果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人数对农工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继续采取各项措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5.3切实为农工减轻负担
团场农工增收与减负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力发展团场非农产业促进团场农工增收的同时,切实减轻和消除农工的不合理负担是巩固农工增收成果、保持农工持续增收的需要;是真正调动农工积极性发展二三产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兵团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需要。
5.4系统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团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不断推进农业和工业的联动,办好团场工业,培植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为农工增收创造条件。
5.5 积极发展旅游业
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参与自治区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线路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兵团特色的旅游景区。城郊团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大农业优势,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服务,拓宽团场服务业发展空间,开辟农工增收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