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朴趾源是李氏朝鲜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长期活跃在李氏朝鲜政坛。朴趾源的文学作品以思想性见长。《热河日记》是朴趾源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朴趾源详细记载了清代中期的社会情况,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同时,朴趾源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其自身多维的主体意识。因此,这部作品对于研究朴趾源及他的其他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朴趾源 《热河日记》 主体意识 韩国文学 朝鲜文学
朴趾源是李氏朝鲜正祖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朝鲜北派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清乾隆中期,朴趾源与朝鲜使团一同出访中国,庆祝乾隆皇帝的寿辰。在长达五个月的中国之行中,朴趾源深入观察了中国的社会以及知识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热河日记》这部作品。朴趾源经过这次出行,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没有被朝鲜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他的这部作品为我们研究清代中期的社会、文学,以及中韩之间历史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朴趾源的思想主体意识
朴趾源早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因此,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朴趾源思想的主体。从《热河日记》的文字及内容来看,朴趾源有着极为深厚的儒学功底,甚至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但是,朴趾源的思想主体并非是一层不变的。中国之行后,朴趾源的思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对于朴趾源而言,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政治上的利益。尽管,当时的朝鲜统治者的确有意将朝鲜的文权交付给朴趾源。但是,朴趾源并不乐于接受。尤其是在中国之行后,朴趾源彻底放弃了成为朝鲜儒学宗师的想法。朴趾源之所以如此期待中国之行,是因为他在朝鲜已经无可匹敌了,他希望在中国找到对手,一个思想上的对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朴趾源的中国之行是他的一次远征,思想远征。《热河日记》无疑是这次远征的实录。
从记载来看,朴趾源出征前心情是十分轻松的,书中这样写道:“余独先一骑而出。马紫骝而白题,胫瘦而蹄高,头锐而腰短,竦其双耳,真有万里之想矣。”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朴趾源一直做着细心的准备,一路上他留心观察所看到的一切,并且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笔谈。这些都可以视为是正式交锋前的准备。虽然朴趾源最终与中国知识分子相遇,但是却没有遇到他理想中的对手。对于朴趾源而言,这次思想远征,最终留下的是遗憾。在和中国知识分子交往的过程中,朴趾源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张扬,他并没有和中国知识分子谈儒学。在一个以儒学著称的国度里,朴趾源这话看似是避其锋芒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他怯懦了,而是他发现儒学在中国已经死了。
在他看来,当时中国思想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儒学,而是一种封建专制的奴学。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满族军事专制压迫下,已经彻底丧失了儒学的精神,彻底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奴才。然而,朴趾源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客。与此同时,朝鲜的政治比清朝更为糟糕。即便弘扬儒学,也不见得能够改变这个世界。因此,在回国之后,朴趾源毅然地放弃了让众人艳羡的“文任”之职(在当时的朝鲜,“文任”意味着官方钦定的文坛领袖)。正因为看清了这点,在和中国知识分子交往的过程中,朴趾源在举止上表现得极为低调。但是,在思想上却充满了张力。据记载,朴趾源曾和中国知识分子谈论哥白尼的地动说。尽管,对于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朴趾源的高谈阔论更像是一种呓语。但是,他们仍旧感到十分高兴。应该说,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里,同样有着追求真理的意志。但是在一个高压的政治下,他们没有勇气去冲破这一束缚,从而无法去树立起一个真正思想主体。尽管朴趾源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引起巨大的反响。但是,对于朴趾源自身而言,正是通过这样的行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主体是什么。最终,他从一个所谓的儒学大师,走向了自由的思想,成为了一个思想启蒙者。
二 朴趾源的政治主体意识
对于朴趾源而言,中国之行的另一个目的是收集中国的军事情报。从朴趾源的内心而言,实则是不愿这样做的。尽管,他对清朝完全没有好感。事实上,当时朝鲜一直将明朝视为正统,与清朝长期保持着一种相对对立的政治态势。在《热河日记》的开头,朴趾源便表明了这种立场。同时,作为一个北派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他完全不想充当间谍这种角色。但是,他又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不是这样,他或许根本就没有机会到中国。然而,朴趾源深刻地意识到,即便自己充当一个间谍,对于改变朝鲜的整个政治局势也是毫无益处的。从当时朝鲜的政治情况来看,各方面都无法和清朝相提并论,甚至更为没落。这一点朴趾源在跨过鸭绿江之后便察觉到了。在漠北的凤凰城,朴趾源看到的是一种令人惊动的繁华。他顿时间感到惊恐了,一个漠北的小城,居然可以繁华到如此地步。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清朝的首都,以及热河将会是一种何等的景象。尽管他可以找寻出一千条否定清朝政治主体的理由。但是,有一条他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掉的,那就是当时的清朝远远要比朝鲜更为强大。正因为如此,在《热河日记》中随处可见朴趾源充满矛盾的意识冲突。作为一个朝鲜人,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数百倍的帝国,他不知道是该赞叹还是嘲讽。事实上,朴趾源清楚地意识到,即便他用尽修辞,对于清朝的贬低,只能够显得自己是多么的卑微。同样,热河之行,让朴趾源发自内心地感到朝鲜北派鼓吹的北伐论是多么得可笑。但是,无奈的是,北伐论又必须继续鼓吹下去,因为那是朝鲜政治主体的核心。一旦朝鲜的统治者放弃所谓的北伐论,那么朝鲜的政治可能在瞬间就崩溃了,并且随时随地可能被清朝所吞并。作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朴趾源是不会保持沉默的。但是,他也是一个看透世事之人,不会冒着生命危险,为一个腐朽的政治去赔上自己的性命。因此,整部《热河日记》给人一种装疯卖傻之感。但是,其背后又存在着一种深深的刺痛。以至于这部作品,长期在朝鲜受到冷遇。
此外,热河之行不仅让朴趾源看清了朝鲜政治的本质。同时,也让他有机会深入观察清朝的政治。朴趾源并不是第一个到清朝的朝鲜人。但是,相比于其他人,他更为睿智。在朴趾源看来,清朝的繁荣与强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个庞大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着一种尖锐的民族冲突。虽然清朝的统治者,一直试图在理论上抚平民族矛盾。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满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将最终导致整个清朝统治的崩溃。正如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之《虎叱》中所写的那样:“明朝灭亡已足百余年,中国人却对明朝一直念念不忘,并为此夜不能寐,捶胸顿足,其原因何在呢?——不忍忘中国也,也就是思念故国之意。”清朝统治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满汉之间的平等。那么,所有理论层面上的宣传,以及利用朱子学说来麻痹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又有什么作用呢?其结果只能是让整个国家失去思想的动力,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腐朽。作为一个局外人、旁观者,朴趾源比其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清朝政治的本质认识得更为深刻。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实则是给了朝鲜北派政治主张沉重的一击。但是,所有的政治形式归根结底就是如此吊诡。朴趾源的良苦用心,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 朴趾源的历史主体意识
在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中,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有清朝的文人士大夫、也有斗升小民。事实上,《热河日记》中最为出彩的地方,正是对于这些人物的描述。从这些文章中,仿佛可以倾听到众人的呼吸声,而且他们的思想跃然纸上,生活场景也栩栩如生。《热河日记·太学留馆录》中记载了朴趾源与王民皓笔谈的情况,朴趾源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能够用汉语写作。因此,两人的交谈可谓是十分顺畅。谈话与下棋有时是极为相似的,正所谓棋逢对手,只有遇到好的对手,才能够出现精彩的对话。虽然两人从始至终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正所谓无声胜有声,两人在思想上的碰撞足可谓惊涛骇浪。起初,朴趾源与王民浩之间围绕汉族女性的服饰展开讨论。随着话题的深入,谈话的范围从服饰转移到缠足问题。朴趾源说:“女子缠足,貌样不雅,且行步不便,是何故也?”坦率地讲,朴趾源的这一提问是非常具有攻击性的。事实上,朴趾源并非是一个对汉俗一窍不通之人。他之所以提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刺激王民浩。当然,并不是为了嘲讽眼前的这个汉族知识分子,而是想要知道他最为真实的想法。王民浩回答到:“耻混鞑女”。由此可见,汉族与满族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隔阂。按照王民浩的说法,这种隔阂是“抵死不变”的。然而这种思想,王民浩也只能向一个不会说汉语的异族人表露。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王民浩的这种说法很可能给他带来杀生之祸。但是,一个民族将自己的不满体现在妇女缠足问题上,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即便在感受到这一点,朴趾源也没有将谈话停止下来。他希望看到更多人性的东西,那些被压抑在文化专制体制下的东西。因此,他将对话引入了更深处:“三河通州之间,白头丐女,满髻插花,犹自缠脚。随马行丐,如鸭饱食,十颠九仆。以愚所见,还不如鞑女远甚。”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王民浩的不快。事实上,这正是朴趾源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这样双方的对话,才能到达更深处。
在谈话的过程中,最为有趣的是关于“头厄”的叙述。头厄,又名囚巾。所谓“囚巾”,就是将头发束起,挽起发髻后,带上的网巾,这是朝鲜两班的衣冠,也是明太祖制定的着装,中国后因清朝的统治而改作辫发。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制政策下,汉族的束发全部被剪去,甚至将束发视为一种“厄”,其中的悲哀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一个汉族知识分子而言,面对一个保留着自己先祖文化的异族,心中的滋味更是难以形容。而朝鲜之所以保留发髻和网巾的传统,实则是要表达一种不妥协的政治态度。正如朴趾源所言的那样:“自我论之,幸莫大矣。由彼之计,则特狃我以文弱矣。”也就说,在“头厄”的问题上,朴趾源和王民浩之间是有共识的。但是这种共识是不可言说的。在王民浩的心里固然有着千种不悦,但是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将其化作一种自我的揶揄。此外,《热河日记》中所描述的其他汉族知识分子,大体上和王民浩是极为类似的。虽然他们在表面上都是阿谀奉承,以适应世态,张口便歌颂君主的恩泽,下笔即赞扬功德。但是,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隐藏着民族伤痛。在和朴趾源的交谈中,他们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四 结语
纵观《热河日记》这部作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文学范畴,其所具有的思想性,应当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同时,朴趾源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多维度主体意识,对于深入研究朴趾源及其作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金柄珉、金宽雄主编:《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 廉松心:《〈热河日记〉与清代民族政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 全红:《朝鲜实学派文学家朴趾源理想国思想矛盾探析》,《东疆学刊》,2005年第4期。
(董怡,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关键词:朴趾源 《热河日记》 主体意识 韩国文学 朝鲜文学
朴趾源是李氏朝鲜正祖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朝鲜北派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清乾隆中期,朴趾源与朝鲜使团一同出访中国,庆祝乾隆皇帝的寿辰。在长达五个月的中国之行中,朴趾源深入观察了中国的社会以及知识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热河日记》这部作品。朴趾源经过这次出行,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没有被朝鲜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他的这部作品为我们研究清代中期的社会、文学,以及中韩之间历史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朴趾源的思想主体意识
朴趾源早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因此,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朴趾源思想的主体。从《热河日记》的文字及内容来看,朴趾源有着极为深厚的儒学功底,甚至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但是,朴趾源的思想主体并非是一层不变的。中国之行后,朴趾源的思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对于朴趾源而言,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政治上的利益。尽管,当时的朝鲜统治者的确有意将朝鲜的文权交付给朴趾源。但是,朴趾源并不乐于接受。尤其是在中国之行后,朴趾源彻底放弃了成为朝鲜儒学宗师的想法。朴趾源之所以如此期待中国之行,是因为他在朝鲜已经无可匹敌了,他希望在中国找到对手,一个思想上的对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朴趾源的中国之行是他的一次远征,思想远征。《热河日记》无疑是这次远征的实录。
从记载来看,朴趾源出征前心情是十分轻松的,书中这样写道:“余独先一骑而出。马紫骝而白题,胫瘦而蹄高,头锐而腰短,竦其双耳,真有万里之想矣。”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朴趾源一直做着细心的准备,一路上他留心观察所看到的一切,并且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笔谈。这些都可以视为是正式交锋前的准备。虽然朴趾源最终与中国知识分子相遇,但是却没有遇到他理想中的对手。对于朴趾源而言,这次思想远征,最终留下的是遗憾。在和中国知识分子交往的过程中,朴趾源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张扬,他并没有和中国知识分子谈儒学。在一个以儒学著称的国度里,朴趾源这话看似是避其锋芒的做法,并不是因为他怯懦了,而是他发现儒学在中国已经死了。
在他看来,当时中国思想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儒学,而是一种封建专制的奴学。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满族军事专制压迫下,已经彻底丧失了儒学的精神,彻底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奴才。然而,朴趾源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客。与此同时,朝鲜的政治比清朝更为糟糕。即便弘扬儒学,也不见得能够改变这个世界。因此,在回国之后,朴趾源毅然地放弃了让众人艳羡的“文任”之职(在当时的朝鲜,“文任”意味着官方钦定的文坛领袖)。正因为看清了这点,在和中国知识分子交往的过程中,朴趾源在举止上表现得极为低调。但是,在思想上却充满了张力。据记载,朴趾源曾和中国知识分子谈论哥白尼的地动说。尽管,对于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朴趾源的高谈阔论更像是一种呓语。但是,他们仍旧感到十分高兴。应该说,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里,同样有着追求真理的意志。但是在一个高压的政治下,他们没有勇气去冲破这一束缚,从而无法去树立起一个真正思想主体。尽管朴趾源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引起巨大的反响。但是,对于朴趾源自身而言,正是通过这样的行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主体是什么。最终,他从一个所谓的儒学大师,走向了自由的思想,成为了一个思想启蒙者。
二 朴趾源的政治主体意识
对于朴趾源而言,中国之行的另一个目的是收集中国的军事情报。从朴趾源的内心而言,实则是不愿这样做的。尽管,他对清朝完全没有好感。事实上,当时朝鲜一直将明朝视为正统,与清朝长期保持着一种相对对立的政治态势。在《热河日记》的开头,朴趾源便表明了这种立场。同时,作为一个北派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他完全不想充当间谍这种角色。但是,他又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不是这样,他或许根本就没有机会到中国。然而,朴趾源深刻地意识到,即便自己充当一个间谍,对于改变朝鲜的整个政治局势也是毫无益处的。从当时朝鲜的政治情况来看,各方面都无法和清朝相提并论,甚至更为没落。这一点朴趾源在跨过鸭绿江之后便察觉到了。在漠北的凤凰城,朴趾源看到的是一种令人惊动的繁华。他顿时间感到惊恐了,一个漠北的小城,居然可以繁华到如此地步。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清朝的首都,以及热河将会是一种何等的景象。尽管他可以找寻出一千条否定清朝政治主体的理由。但是,有一条他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掉的,那就是当时的清朝远远要比朝鲜更为强大。正因为如此,在《热河日记》中随处可见朴趾源充满矛盾的意识冲突。作为一个朝鲜人,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数百倍的帝国,他不知道是该赞叹还是嘲讽。事实上,朴趾源清楚地意识到,即便他用尽修辞,对于清朝的贬低,只能够显得自己是多么的卑微。同样,热河之行,让朴趾源发自内心地感到朝鲜北派鼓吹的北伐论是多么得可笑。但是,无奈的是,北伐论又必须继续鼓吹下去,因为那是朝鲜政治主体的核心。一旦朝鲜的统治者放弃所谓的北伐论,那么朝鲜的政治可能在瞬间就崩溃了,并且随时随地可能被清朝所吞并。作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朴趾源是不会保持沉默的。但是,他也是一个看透世事之人,不会冒着生命危险,为一个腐朽的政治去赔上自己的性命。因此,整部《热河日记》给人一种装疯卖傻之感。但是,其背后又存在着一种深深的刺痛。以至于这部作品,长期在朝鲜受到冷遇。
此外,热河之行不仅让朴趾源看清了朝鲜政治的本质。同时,也让他有机会深入观察清朝的政治。朴趾源并不是第一个到清朝的朝鲜人。但是,相比于其他人,他更为睿智。在朴趾源看来,清朝的繁荣与强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这个庞大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着一种尖锐的民族冲突。虽然清朝的统治者,一直试图在理论上抚平民族矛盾。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满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将最终导致整个清朝统治的崩溃。正如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之《虎叱》中所写的那样:“明朝灭亡已足百余年,中国人却对明朝一直念念不忘,并为此夜不能寐,捶胸顿足,其原因何在呢?——不忍忘中国也,也就是思念故国之意。”清朝统治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满汉之间的平等。那么,所有理论层面上的宣传,以及利用朱子学说来麻痹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又有什么作用呢?其结果只能是让整个国家失去思想的动力,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腐朽。作为一个局外人、旁观者,朴趾源比其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清朝政治的本质认识得更为深刻。朴趾源的《热河日记》,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实则是给了朝鲜北派政治主张沉重的一击。但是,所有的政治形式归根结底就是如此吊诡。朴趾源的良苦用心,最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 朴趾源的历史主体意识
在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中,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有清朝的文人士大夫、也有斗升小民。事实上,《热河日记》中最为出彩的地方,正是对于这些人物的描述。从这些文章中,仿佛可以倾听到众人的呼吸声,而且他们的思想跃然纸上,生活场景也栩栩如生。《热河日记·太学留馆录》中记载了朴趾源与王民皓笔谈的情况,朴趾源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能够用汉语写作。因此,两人的交谈可谓是十分顺畅。谈话与下棋有时是极为相似的,正所谓棋逢对手,只有遇到好的对手,才能够出现精彩的对话。虽然两人从始至终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正所谓无声胜有声,两人在思想上的碰撞足可谓惊涛骇浪。起初,朴趾源与王民浩之间围绕汉族女性的服饰展开讨论。随着话题的深入,谈话的范围从服饰转移到缠足问题。朴趾源说:“女子缠足,貌样不雅,且行步不便,是何故也?”坦率地讲,朴趾源的这一提问是非常具有攻击性的。事实上,朴趾源并非是一个对汉俗一窍不通之人。他之所以提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刺激王民浩。当然,并不是为了嘲讽眼前的这个汉族知识分子,而是想要知道他最为真实的想法。王民浩回答到:“耻混鞑女”。由此可见,汉族与满族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隔阂。按照王民浩的说法,这种隔阂是“抵死不变”的。然而这种思想,王民浩也只能向一个不会说汉语的异族人表露。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王民浩的这种说法很可能给他带来杀生之祸。但是,一个民族将自己的不满体现在妇女缠足问题上,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即便在感受到这一点,朴趾源也没有将谈话停止下来。他希望看到更多人性的东西,那些被压抑在文化专制体制下的东西。因此,他将对话引入了更深处:“三河通州之间,白头丐女,满髻插花,犹自缠脚。随马行丐,如鸭饱食,十颠九仆。以愚所见,还不如鞑女远甚。”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王民浩的不快。事实上,这正是朴趾源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这样双方的对话,才能到达更深处。
在谈话的过程中,最为有趣的是关于“头厄”的叙述。头厄,又名囚巾。所谓“囚巾”,就是将头发束起,挽起发髻后,带上的网巾,这是朝鲜两班的衣冠,也是明太祖制定的着装,中国后因清朝的统治而改作辫发。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制政策下,汉族的束发全部被剪去,甚至将束发视为一种“厄”,其中的悲哀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一个汉族知识分子而言,面对一个保留着自己先祖文化的异族,心中的滋味更是难以形容。而朝鲜之所以保留发髻和网巾的传统,实则是要表达一种不妥协的政治态度。正如朴趾源所言的那样:“自我论之,幸莫大矣。由彼之计,则特狃我以文弱矣。”也就说,在“头厄”的问题上,朴趾源和王民浩之间是有共识的。但是这种共识是不可言说的。在王民浩的心里固然有着千种不悦,但是为了生存却不得不将其化作一种自我的揶揄。此外,《热河日记》中所描述的其他汉族知识分子,大体上和王民浩是极为类似的。虽然他们在表面上都是阿谀奉承,以适应世态,张口便歌颂君主的恩泽,下笔即赞扬功德。但是,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隐藏着民族伤痛。在和朴趾源的交谈中,他们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四 结语
纵观《热河日记》这部作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文学范畴,其所具有的思想性,应当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同时,朴趾源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多维度主体意识,对于深入研究朴趾源及其作品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金柄珉、金宽雄主编:《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 廉松心:《〈热河日记〉与清代民族政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 全红:《朝鲜实学派文学家朴趾源理想国思想矛盾探析》,《东疆学刊》,2005年第4期。
(董怡,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