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奇特捕猎方式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蜘蛛,我们立刻会想到在墙角、树枝间挂好一张大网,等待猎物自己送上门来的小家伙。只要飞虫一触蛛网,蛛网就会立即把它牢牢地粘住,这时蜘蛛便会爬过来,吐出蛛丝,把猎物裹成一只“粽子”,过一段时间后再把它吃掉。
  不过,并非所有的蜘蛛都用这种被动等待的方式捕猎,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蜘蛛,了解一下它们奇特的捕猎方式。
  流星锤蜘蛛不会结网,但它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蜘蛛丝,其末端有一个直径为2.5毫米的小球,外形很像古代的一种武器:流星锤,它也因而得名。
  每当夜幕降临后,流星锤蜘蛛便出来觅食了。它先吐出蛛丝,然后抓住蛛丝的一端不停地摆动。蛛丝末端的小球中包裹着大量的黏液,这种黏液不仅有很强的黏性,还会散发出类似雌性飞蛾的性激素气味,能够引诱雄性飞蛾。当雄性飞蛾靠近后,流星锤蜘蛛就挥舞着“流星锤”投向飞蛾,一旦飞蛾被黏液粘住,流星锤蜘蛛就会迅速收回蛛丝,把猎物吃掉,然后继续等待下一個猎物上钩。
  除了流星锤蜘蛛,还有直接用毒牙捕食猎物的刺客蛛。刺客蛛会利用末端的尖牙展开远距离攻击,刺杀猎物。
  除了昆虫,绝大多数被刺客蛛猎杀的是其他种类的蜘蛛。刺客蛛会偷偷靠近那些结网蜘蛛的领地,用前腿拉扯蛛网,模拟有飞虫扑网的假象。等其他蜘蛛一出现,刺客蛛会就扑过去咬住对方,并通过牙齿向其注入剧毒。
  需要注意的是,刺客蛛的毒液毒性很强,对人体危害极大。它们的毒素是细胞性毒素,可造成伤处周围组织溃烂,严重者能引起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致人死亡。一旦被毒蜘蛛咬伤,最好尽快挤出毒液,然后赶往医院注射血清。
  有时候,在河边水岸,你还可以见到另外一种神奇的蜘蛛——钓鱼蛛。它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水面的表面张力,用自己的八条腿平稳地踩在水面上。这种蜘蛛的腿上长满了高度敏感的毛刺,使它可以通过感知水面的震动去捕捉失足落水的昆虫。
  钓鱼蛛能“听”到声音的腿可以感知小鱼在水下游动划出的细微水流。一旦小鱼游得足够近,钓鱼蛛会立刻把八条腿收拢,就像一只笼子。小鱼一旦进了“笼子”,就再也跑不掉了。钓鱼蛛会把小鱼拖到岸上,再美美地饱餐一顿。钓鱼蛛也会结网,不过,它的网不是捕食工具,而是用来保护即将孵化的蜘蛛卵的。
  在南美洲,生活着一种捕鸟蛛。捕鸟蛛是自然界中最出色的猎手之一。捕鸟蛛依靠蛛网和地面的震动来感知猎物是否在自己的攻击范围内。一旦捕鸟蛛喜食的小鸟、青蛙等猎物落入蛛网中,必定成为捕鸟蛛的口中之食。捕鸟蛛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在蛛网附近的巢穴或树根间,一旦有猎物触碰蛛网,它就迅速爬过来,抓住猎物,分泌毒液将猎物毒死。
  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捕鸟蛛会选择在夜晚中潜行,悄悄地爬到大树的高枝上,捕捉那些在夜里视力较差的鸟类。
其他文献
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一部有关流行病的科幻电影——《传染病》。因为针对流行病的疫情传播和防疫工作,这是一部近乎“教科书式”的影片。最关键的是,它的公映时间是2010年,也就是说它问世于十年之前;换言之,早在十年前,這部影片就真实地“预言”了2020年的故事。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对这种看似精准的预言感到惊叹,因为在真实世界里,真正的疫情传播与防疫工作,就是以这样的过程和程序展开的。而且影片的最初创
期刊
许多人都喜欢吃爆米花,我们知道,爆米花是玉米做成的。那么,为什么玉米能做成爆米花呢?  玉米外層的果皮细胞比较硬而且渗透性相对较差,内层的细胞柔软且含有一定的水分。当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水分就转变成蒸气。内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较硬的外层就会爆开,露出里面的淀粉,爆米花就做好了。  其他食物的内部如果充满了柔软的淀粉,也可以像爆米花一样爆开来。如果烤土豆之前不在它相对结实的外皮上戳几个洞,它一样
期刊
狮子是肉食動物,它的体型与利牙似乎生来就是为了要捕捉别的动物,但它的攻击本能还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发挥。  雄狮没事时,就会在草野上教幼狮如何潜行逼近猎物,如何利用前爪捕捉动物等,有了这些历练,幼狮才能真正上场追猎。《生而自由》这部影片里,描述了一头母狮的真实故事,这头母狮从小就被人类当作“家庭宠物”来抚养,但长大后要把它放回原野,竞必须先教它如何猎食才能免于饿死。  由此看来,狮子虽是百兽之王,但并
期刊
[法国]儒勒·凡尔纳/原著 一慢/改写 星火/繪画   (未完待续)
期刊
这是一张凉亭的照片。它屋顶的这些三角形暗藏玄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的屋顶是由几个三角形构成?请说明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  2.如果有一个凉亭的屋顶是由6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组成,则每一个排在屋顶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多少?  A.大于60度  B.小于60度  c.等于60度  D.資料不足,不能确定  3.假设你要设计另一个凉亭,上方屋顶是由5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组成,则哪一种三角形是可
期刊
皮肤是人体覆盖面积最大的器官,它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和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减少人体突发的打伤、压伤等损伤的程度,可抵御外来的化学品、微生物、射线,又能阻止体内外水分及电解质的丧失,还能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侵入,并能杀菌。  皮肤也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它能将外界的各种刺激,通过皮肤中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传递给大脑,使人产生冷热、痛痒、
期刊
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德国博物学家。  1834年,海克尔出生在德国波茨坦。1857年,海克尔完成论文《论甲壳动物的组织》,获博士学位。1858年,他进入耶拿动物研究所工作。1862年,海克爾担任耶拿大学动物学与比较解剖学教授。  1899年,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一书出版。书中不但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清晰的叙述,而且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对宇宙、地球、生命、物种、人类及
期刊
既轻盈、坚韧又具备“超弹性”,还要能耐受高温和低温,这是航空航天、软体机器人、机械缓冲等领域所需的理想材料。很多材料具备其中一种或几种特性,但全部具备的极其稀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和梁海伟教授课题组发现了一种通过热解化学控制,将结构生物材料转化为石墨碳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新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借鉴自然界中的一些天然材料的结构,然后把其中的氢、氧元素都‘拿走’,只留下碳。”梁海
期刊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十)旅行隊中的内奸
期刊
近年来,一些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产业界人士尝试通过无线的方式来实现电能的传输,日本科研人员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2019年,在日本神户港三菱重工业公司下属的神户造船所内,研究人员开创性地使用了一块高13米、宽8米的平板型无线送电设备,成功地将10千瓦的电力转换为电波后,发送至距离500米外的无线受电装置,点亮了与无线受电装置相连接的蓝色LED灯泡。同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