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应用和普及,人们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的活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趋势。这进一步扩展了民俗研究的领域,并为民俗提供了新的课题。如果以“锦鲤”文化为典型代表,它不仅符合传统民俗的主要特征,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范式,或者说,在新媒体时代,将发展出一种新的民俗形式,提供新的民俗文化。民俗遗产和保护的想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锦鲤”民俗文化;传播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落。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正逐渐从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生态环境。
一、“锦鲤”民俗文化的现状
“锦鲤”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锦鲤”文化作为一种亚群之间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隐晦的反抗形式,被年轻粉丝用来表现网络空间的异质性。与早期的亚文化相比,这种亚文化“减弱了对外界的抵抗和侵略”,转变为自嘲,“锦鲤”已变成当代青年的文化符号,以“彰显自我风格,强化群体认同”,年轻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明显背离,抵抗力减弱,符号狂欢。
“锦鲤”依托于线上网络公共空间,成为零售商的营销噱头,赢得了企业和自媒体运营商效仿,通过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网络空间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连通性,新媒体的使用创造了与新媒体的信任关系,赋予了新媒体符号力量。
二、“锦鲤”民俗文化的产生
“锦鲤”文化的产生与中国悠久的鱼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鱼作为一种自然的崇拜对象,在早期的氏族社会中作为图腾出现。当传统鲤鱼信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的民俗文化形态自然产生。2013年7月19日,微博博主“锦鲤大王”在微博上发布了锦鲤图片,引起了当代“锦鲤”文化的产生。到现在为止,这条微博已被转发上千万,相关话题的帖子数已超过上亿;2018年,“信小呆”、“杨超越”等运气爆棚的人成为“锦鲤”的代名词,再次把“锦鲤”推向网络热潮,“锦鲤”转发现象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常态。当代“锦鲤”形象是有着复杂“异域风情”,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鲤鱼形象与的日本锦鲤混合而成。当代“锦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出现后,在新营销语境下的媒体和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被抽象为象征性的神灵,成为狂欢式祭拜的对象。因此,可以说“锦鲤”文化表现出一些特点,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它以传统信仰为基础,在当代科技的影响下是一种新形态,它为进入民俗视野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锦鲤”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
当代年轻人在转发“锦鲤”时,心理上一般都经历了从“焦虑”到“归属”到“逃离”再到“狂欢”。伴随着欲望和恐惧而来的是现代人面临的考试、就业、升职、相亲等挑战,增加了人们的恐惧感。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寻求群体的支持是人们的本能反应,转发“锦鲤”表达个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转发者的身份是公开的,转发者可通过“同构”创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让人们从人群中获得安全感,并找到自己的群体,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对比来获得优越感。转发者可以把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当作集体的庇护所,并利用这种“固定仪式”跟随转发,传达这种“固定仪式”逃避现实,接收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缓解焦虑。当这种“仪式”真正升级为潮流时,它的“祈福”功能性就减弱了,变成了“全民的狂欢”。根據巴赫金的理论,这种集体行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文字+图像”符号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宗教仪式性消失,娱乐狂欢成为主要目标。
四、“锦鲤”民俗文化的影响与应用
“锦鲤”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它的生存空间、传承和传播方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民俗的范式,这些变化主要源于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既为民俗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产生了丰富的民俗形式,以“锦鲤”文化本身为例,带有许多新媒体时代的痕迹。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的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村“共同体”,而是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革命已经超越了空间的界限,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民俗空间的扩展以及世界性流动。传统民俗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缩小了空间距离,消除了地域性。正如赫尔曼·包辛格所说,技术世界中的民俗文化经历了空间视野的扩张,场所的统一性伴随着大量的流动而解体,“异国风情”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互联网是目前传播“锦鲤”文化的主要媒介,这种传播将民俗抽象为符号化的图像,在新媒体时代下被快速复制和传播。同质化的内容和庞大的网络平台抹去了“锦鲤”文化的地方特色,成为一种民族信仰。网络上传播民俗的空间无限扩大,传统民俗地域性被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庞大的群体认同。“锦鲤”的转发不需要转发者的技能和身份,因此新民俗呈现出当代社会广泛的“传承人”趋势。然而,传统生活的空间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群体之间仅靠日常转发“锦鲤”的行为来维持彼此间的微弱联系。在新媒体时代下,维护功能被强烈削弱,表现出集体不确定性和维护功能弱化的特点,并且没有产生稳固的文化心理。
“锦鲤”文化的流行是对赫尔曼·鲍辛格“感伤的反讽化迹象”的进一步发展。鲍辛格指出,“文化财富以被历史化和被模仿的形式凝固的过程,与反讽形成了补偿关系。”在鲍辛格的研究中,这种反讽主要体现在日常语言的变迁中,它通过解构严肃,使得褪色和僵化的语言中的隐喻色彩变得明亮。“锦鲤”文化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语言也经历了的反讽化的过程。在新媒时代下的“锦鲤”文化兴起于城市化以及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当今社会,用于缓解城市年轻人的多方面压力。当代年轻人转发“锦鲤”时,严肃性被打破,开玩笑地自嘲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来缓解当代青年的焦虑,这个群体的共同行为变成了集体狂欢。在这场狂欢中,“锦鲤”作为娱乐的象征被大家接纳,通过重复的传播行为中寻求集体身份的群体。在这种转发“锦鲤”现象的背后,功利性相对削弱;相反,参与集体狂欢寻找心理安慰,减少恐惧才是最终目的。当代年轻人的网络社区平台,赋予了“锦鲤”一种文化娱乐气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娱乐属性已经演化为商业价值。因此,在强调“锦鲤”文化的娱乐属性的同时,其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大。
五、结语
近年来,以“锦鲤”为代表的各种图形祈福符号,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强转发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特有的文化范式。锦鲤文化还发挥了民俗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可以维持庞大的转发者群体,调节转发群体内部的焦虑情绪,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推广产品和公司,使品牌获得收益和人气,最终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新媒体的时代下不断丰富“锦鲤”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新的特征:在网络空间中,民俗本身和传承主体的地域性均被解构,民俗长期赖以存在的风土性在网络社会缺失,群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减弱。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传统民俗的约定俗成已不复存在,呈现出娱乐性的狂欢性质。
参考文献:
[1]陈思.流行语“锦鲤”与社会文化心理[J].文学教育(上),2019(02):130-131.
[2]脱畅.失控的幻象:“锦鲤崇拜”背后的身份认同与虚幻世界一一以“拜超越教”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6):93-94.
[3]张蔚.网络锦鲤祈愿的互动仪式链[J].青年记者,2019(05):27-28.
[4]李聪.自媒体时代的符号生产一一以“锦鲤转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24):5-7.
[5]屈雪花,王青.图像符号学视角下的“转发锦鲤”行为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1):4-7.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锦鲤”民俗文化;传播形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落。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正逐渐从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必须改革和创新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生态环境。
一、“锦鲤”民俗文化的现状
“锦鲤”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文化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锦鲤”文化作为一种亚群之间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隐晦的反抗形式,被年轻粉丝用来表现网络空间的异质性。与早期的亚文化相比,这种亚文化“减弱了对外界的抵抗和侵略”,转变为自嘲,“锦鲤”已变成当代青年的文化符号,以“彰显自我风格,强化群体认同”,年轻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明显背离,抵抗力减弱,符号狂欢。
“锦鲤”依托于线上网络公共空间,成为零售商的营销噱头,赢得了企业和自媒体运营商效仿,通过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网络空间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连通性,新媒体的使用创造了与新媒体的信任关系,赋予了新媒体符号力量。
二、“锦鲤”民俗文化的产生
“锦鲤”文化的产生与中国悠久的鱼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鱼作为一种自然的崇拜对象,在早期的氏族社会中作为图腾出现。当传统鲤鱼信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的民俗文化形态自然产生。2013年7月19日,微博博主“锦鲤大王”在微博上发布了锦鲤图片,引起了当代“锦鲤”文化的产生。到现在为止,这条微博已被转发上千万,相关话题的帖子数已超过上亿;2018年,“信小呆”、“杨超越”等运气爆棚的人成为“锦鲤”的代名词,再次把“锦鲤”推向网络热潮,“锦鲤”转发现象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常态。当代“锦鲤”形象是有着复杂“异域风情”,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鲤鱼形象与的日本锦鲤混合而成。当代“锦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出现后,在新营销语境下的媒体和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被抽象为象征性的神灵,成为狂欢式祭拜的对象。因此,可以说“锦鲤”文化表现出一些特点,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它以传统信仰为基础,在当代科技的影响下是一种新形态,它为进入民俗视野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锦鲤”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
当代年轻人在转发“锦鲤”时,心理上一般都经历了从“焦虑”到“归属”到“逃离”再到“狂欢”。伴随着欲望和恐惧而来的是现代人面临的考试、就业、升职、相亲等挑战,增加了人们的恐惧感。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寻求群体的支持是人们的本能反应,转发“锦鲤”表达个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转发者的身份是公开的,转发者可通过“同构”创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让人们从人群中获得安全感,并找到自己的群体,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对比来获得优越感。转发者可以把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当作集体的庇护所,并利用这种“固定仪式”跟随转发,传达这种“固定仪式”逃避现实,接收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缓解焦虑。当这种“仪式”真正升级为潮流时,它的“祈福”功能性就减弱了,变成了“全民的狂欢”。根據巴赫金的理论,这种集体行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文字+图像”符号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宗教仪式性消失,娱乐狂欢成为主要目标。
四、“锦鲤”民俗文化的影响与应用
“锦鲤”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它的生存空间、传承和传播方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民俗的范式,这些变化主要源于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既为民俗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产生了丰富的民俗形式,以“锦鲤”文化本身为例,带有许多新媒体时代的痕迹。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的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村“共同体”,而是延伸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革命已经超越了空间的界限,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民俗空间的扩展以及世界性流动。传统民俗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缩小了空间距离,消除了地域性。正如赫尔曼·包辛格所说,技术世界中的民俗文化经历了空间视野的扩张,场所的统一性伴随着大量的流动而解体,“异国风情”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互联网是目前传播“锦鲤”文化的主要媒介,这种传播将民俗抽象为符号化的图像,在新媒体时代下被快速复制和传播。同质化的内容和庞大的网络平台抹去了“锦鲤”文化的地方特色,成为一种民族信仰。网络上传播民俗的空间无限扩大,传统民俗地域性被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庞大的群体认同。“锦鲤”的转发不需要转发者的技能和身份,因此新民俗呈现出当代社会广泛的“传承人”趋势。然而,传统生活的空间已经变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群体之间仅靠日常转发“锦鲤”的行为来维持彼此间的微弱联系。在新媒体时代下,维护功能被强烈削弱,表现出集体不确定性和维护功能弱化的特点,并且没有产生稳固的文化心理。
“锦鲤”文化的流行是对赫尔曼·鲍辛格“感伤的反讽化迹象”的进一步发展。鲍辛格指出,“文化财富以被历史化和被模仿的形式凝固的过程,与反讽形成了补偿关系。”在鲍辛格的研究中,这种反讽主要体现在日常语言的变迁中,它通过解构严肃,使得褪色和僵化的语言中的隐喻色彩变得明亮。“锦鲤”文化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语言也经历了的反讽化的过程。在新媒时代下的“锦鲤”文化兴起于城市化以及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当今社会,用于缓解城市年轻人的多方面压力。当代年轻人转发“锦鲤”时,严肃性被打破,开玩笑地自嘲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来缓解当代青年的焦虑,这个群体的共同行为变成了集体狂欢。在这场狂欢中,“锦鲤”作为娱乐的象征被大家接纳,通过重复的传播行为中寻求集体身份的群体。在这种转发“锦鲤”现象的背后,功利性相对削弱;相反,参与集体狂欢寻找心理安慰,减少恐惧才是最终目的。当代年轻人的网络社区平台,赋予了“锦鲤”一种文化娱乐气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娱乐属性已经演化为商业价值。因此,在强调“锦鲤”文化的娱乐属性的同时,其商业价值也越来越大。
五、结语
近年来,以“锦鲤”为代表的各种图形祈福符号,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强转发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特有的文化范式。锦鲤文化还发挥了民俗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可以维持庞大的转发者群体,调节转发群体内部的焦虑情绪,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推广产品和公司,使品牌获得收益和人气,最终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新媒体的时代下不断丰富“锦鲤”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新的特征:在网络空间中,民俗本身和传承主体的地域性均被解构,民俗长期赖以存在的风土性在网络社会缺失,群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减弱。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传统民俗的约定俗成已不复存在,呈现出娱乐性的狂欢性质。
参考文献:
[1]陈思.流行语“锦鲤”与社会文化心理[J].文学教育(上),2019(02):130-131.
[2]脱畅.失控的幻象:“锦鲤崇拜”背后的身份认同与虚幻世界一一以“拜超越教”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6):93-94.
[3]张蔚.网络锦鲤祈愿的互动仪式链[J].青年记者,2019(05):27-28.
[4]李聪.自媒体时代的符号生产一一以“锦鲤转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24):5-7.
[5]屈雪花,王青.图像符号学视角下的“转发锦鲤”行为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