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界对解缙家族相关问题已有一定的梳理和考述,但囿于各种原因,在解缙家族世系完整性以及系统性上还有可探讨的空间.通过系统比对明代天顺本、嘉靖本、万历本和清代四库本解缙文集,以及吉水县藏光绪版《吉水鉴湖解氏族谱》,可以较为完整地梳理出解缙家族谱系,弥补学界有关解缙家族史事研究之不足,并能较好地揭示解缙文集明清各版本之间存在差异以及明代解缙文集对部分家族成员刻意隐讳的原因.
【机 构】
: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解缙家族相关问题已有一定的梳理和考述,但囿于各种原因,在解缙家族世系完整性以及系统性上还有可探讨的空间.通过系统比对明代天顺本、嘉靖本、万历本和清代四库本解缙文集,以及吉水县藏光绪版《吉水鉴湖解氏族谱》,可以较为完整地梳理出解缙家族谱系,弥补学界有关解缙家族史事研究之不足,并能较好地揭示解缙文集明清各版本之间存在差异以及明代解缙文集对部分家族成员刻意隐讳的原因.
其他文献
作为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征是不容忽视的,从曲辞角度研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乃是理解这一千古名篇的首要之务.对于在“重声不重辞”的原则下加工而成的一篇作品,首先需要考虑其成形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作品的内容、主旨及风格.从乐府歌辞角度考察,现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带有明显的拼接痕迹.依据诗韵结构以及现有史料,并结合对诗意的理解和诗歌语言的分析,可以推断这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名作很可能原本由两首诗组成;或者说,我们熟知的《春江花月夜》之中,包含了另一首诗作,即十二句的《秋月》.
江湖诗人在元初的政治背景下内涵变得模糊,但仍是一种重要的诗人群体.这一时期方回《桐江续集》沿用晚宋以江湖诗集为代表的坊刻出版方式,在长达二十年的时段中持续地向文坛散播自己的影响.同时,他善于利用自己的声望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批判江湖诗体.方回身在江湖而试图引导江湖,与江湖诗人既接引又排斥的互动关系,展现了元初士人文学行为与文学思想之间的矛盾张力.
“杂传”是一种单篇、合集两种形式并存,以书面文字记述人物一生重大事件的传体文.萌于汉、盛于魏晋的“杂传”,因内容驳杂而常游移于子、史之间,唐代以后位列史部,被定位为“史传”之余.与史传因“列”成传、叙事征实不同,“杂传”编纂以单篇或合集形式呈现,且所叙多非实事.唐代书志中“杂传”“杂记”常相混,宋代后渐分为二,二者记入、叙事各有所重.“杂传”虽间与“杂录”混为一体,然二者亦有不同.中唐时期,“杂传”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史”入“文”,进而衍生出一种新式文体——传奇.随着唐宋“集体”兴盛,“杂传”广泛出现于文
在王安石的儒学思想建构中,相比对孔、孟的推崇,其对荀子的批驳更值得探究,具体表现在对荀子“性恶论”、礼学思想乃至整体形象的全面否定等方面.然而,王安石的古文创作与《荀子》专论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之间思想体系的背离与表达体系的承继并存.通过深入考察其背后的根源可知,王安石正因为不认同荀子王霸兼用的政治哲学,才从整体上摒弃了荀子的学说,而选择了孟子之“仁政”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而为了更好地批驳荀子的观点,王安石在潜移默化中选择了与之相似的行文结构,这无疑影响到王安石古文的创作方式,使王安石的文章在一定
王猷定作为明清之际“开风气之先”的杰出文人,其人其文“名噪一时”,然后世知之者甚少.有关其文献记载亦十分零散琐碎.20世纪以来王猷定之生平、散文等研究有所推进,但仍存在生卒、交游等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问题.
“彭王”之称最早在彭孙遹、王士禛的《彭王倡和集》中提出,之后在清初诗学、词学活动中逐渐确立.《彭王倡和集》为“彭王”并称提供了文本支撑,广陵词坛倡和对“彭王”地位确立提供了推进之力.随着博学鸿词科召举,二人声名内涵更为丰富.彭孙遹、王士禛由京师至扬州再至京师,其倡和文体亦发生由诗到词复归于诗的转变.考察彭孙遹、王士禛的交谊、倡和活动,对审视清初文学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乾嘉时期盛行的唐宋八大家古文评点具有以资举业的趋同性,此时由上而下均推崇“以古文为时文”,时文品格由正而尊.但时文与古文间存在难以化解的内在矛盾,“以古文为时文”的写作实践举步维艰,陷入困境.沈德潜、陈兆仑等人曾致力于评点唐宋八家古文,试图突破此困境.理道上,他们主张以唐宋八家古文为典范,回归原始儒经,融汇先秦史学,以补程朱理学之偏颇.文辞上,他们从审题命意、文体明辨、行文程式、情韵辞藻等方面向唐宋八家古文寻求借鉴.这一取径,在理道上尚可实现时文的由正而尊,但文辞上却仍然落入时文甚至古文由尊而正的牢笼.两
《投笔集》为钱谦益晚年最后的诗歌结集,也是其入清后“度辞(隐)语”之晚期风格的集中体现.组诗暗藏典故的创作方式兼具遗民“诗史”与隐微写作的双重特征,其书写策略即不断借助历史中的“客观对应物”将个人、家庭与时代讯息进行交织编码,诗歌也由此成为历史话语的迷宫.由于钱氏身列贰臣,其颇具争议的身份暂时剥夺了《投笔集》中传递复明意志与遗民情怀的可信程度,而绵密的用事与互文使钱氏得以借助他人业已典律化的历史经验,赋权自我尚未被时代认可的困境与痛苦,此亦可视为一个忏悔的变节者欲以“诗魔”(诗性表达的痴迷)拯救“心魔”(
《长恨歌》确立了“上海”在王安忆小说谱系中的基本地域视角,亦形成了一种叙事的“出入”结构,体现出作家对“上海”的趋近与认同.伴随20世纪90年代上海社会的激烈变动和突破《长恨歌》的追求,王安忆高频率地调整创作姿态,出入于“上海”,拓展出在“中心/边缘”、“上海/内陆”和“上海/全球”视野下更为多元的“上海”空间及其书写之可能.然而,王安忆小说的转型却始终显得乏力,其原因就在于频繁的“出入”限制了深耕的余地,而作家绞合其间的对于“上海”的认同与焦虑更成为其小说转型的症结.
在20世纪30年代的语言改革和民众教育浪潮中,孙伏园主张“词本位”的教学思想.一方面,孙伏园的主张呼应了黎锦熙等铲除汉语模糊性的意图,并将其建立在定县民众语文教学的现实需求之上.另一方面,他的思路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知识分子主导的大众语运动的回应.孙伏园的语言观念背后贯穿着他对鲁迅思想的体认,他认为启蒙要分先后顺序,让那些较为清醒的民众得到更多的知识,走到愚众前面.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孙伏园设计的“新民用词”表也限制了词语意义在民众的日常使用中发生挪用和再生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