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初中历史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实施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教材的编写,本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改变了原有历史课程中"繁、难、编、旧"的现象,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改进初中历史课的教学方法,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环节,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历史教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以讲解为主转向以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教学内容,还应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讨论能充分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锻炼他们思辨能力。而且在讨论中为了寻找论据,必须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例如,在讲述"唐朝前期经济的繁盛"时,我先引用杜甫的《忆昔诗》,再按照倒叙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析总结。讲述"三国鼎立"时,我则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优势,先由《三国演义》主题歌引入,接着介绍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让学生展开讨论:(1)为什么两次战役对曹操来说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2)在各种戏剧、小说中往往把曹操说成是一个白脸奸臣,你是怎么看的?再在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又提出:(3)如果你们是魏、蜀、吴的统治者,将打算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4)三国时代,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这样,课堂气氛活跃,知识得到巩固,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很大因素是因为课堂上学生除了思考和记忆历史知识外,很少有其它活动,再有趣的事,重复总会令人索然寡味。因此,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历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如在讲述"一二·九"运动时,让学生唱唱《毕业歌》,民族危机感和学生的爱国激情会油然而生。在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通货膨胀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图片算一算1948年国民政府货币发行量是1937年得多少倍?这样,做做数学题,学生对国统区经济危机就会有切身的感受。课堂上写写小论文,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如在讲述秦朝暴政时,我让学生为陈胜、吴广写一篇《讨秦宣言》,效果不错。同时,课本有很多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漫画来反映历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历史素材构画漫画,用漫画来反映历史。如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美货成灾",二战初期英法在西线的"奇怪战争"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漫画素材。
三、历史教学要联系现实。教师在教学法中要善于捕捉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联系国内外形势,联系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谈古论今,赋予古老的历史以时代气息和现实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真正发挥歷史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例如,在讲到近现代史中不同时期的土地路线及土地改革问题时,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在讲到古代科技时,要联系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运动多媒体进行教学法,不仅能使历史知识表象更能直观地跃入学生的脑海,还能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和清晰的记忆,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例如:讲述"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时,我围绕教学内容惊心设计了一些课件,并根据需要配上不同的声音,使个别课件产生动画效果。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授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上得轻松、自然、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启发。
五、创造条件、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围绕历史学科能开展的课外活动很多,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评,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就自己最崇敬的历史人物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传记和回答"你为什么特别崇敬他"的问题。教师对如何完成任务作了一般性指导,最后全体同学进行交流评比。这样一项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此外,要逐步突破现有的考试框架。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但不应该把考试作为评判教学状况的唯一尺度。为了克服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消极影响,在建立素质教育体制中有必要逐步淡化考试。一是可以考虑增加经常性的练习,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二是考前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尤其是思想负担;三是评定学生的历史成绩应该对考试、练习、课堂讨论和其它围绕历史教学开展的活动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定,打破一个尺度、一个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
总之,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而最根本的是观念要转变,要真正确立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新思路。历史教师要改进历史教法,全身心地融入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选择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要以讲解为主转向以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教学内容,还应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讨论能充分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锻炼他们思辨能力。而且在讨论中为了寻找论据,必须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例如,在讲述"唐朝前期经济的繁盛"时,我先引用杜甫的《忆昔诗》,再按照倒叙的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析总结。讲述"三国鼎立"时,我则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优势,先由《三国演义》主题歌引入,接着介绍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让学生展开讨论:(1)为什么两次战役对曹操来说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2)在各种戏剧、小说中往往把曹操说成是一个白脸奸臣,你是怎么看的?再在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又提出:(3)如果你们是魏、蜀、吴的统治者,将打算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4)三国时代,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这样,课堂气氛活跃,知识得到巩固,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很大因素是因为课堂上学生除了思考和记忆历史知识外,很少有其它活动,再有趣的事,重复总会令人索然寡味。因此,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历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如在讲述"一二·九"运动时,让学生唱唱《毕业歌》,民族危机感和学生的爱国激情会油然而生。在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通货膨胀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图片算一算1948年国民政府货币发行量是1937年得多少倍?这样,做做数学题,学生对国统区经济危机就会有切身的感受。课堂上写写小论文,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如在讲述秦朝暴政时,我让学生为陈胜、吴广写一篇《讨秦宣言》,效果不错。同时,课本有很多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漫画来反映历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运用历史素材构画漫画,用漫画来反映历史。如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美货成灾",二战初期英法在西线的"奇怪战争"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漫画素材。
三、历史教学要联系现实。教师在教学法中要善于捕捉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联系国内外形势,联系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要谈古论今,赋予古老的历史以时代气息和现实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真正发挥歷史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例如,在讲到近现代史中不同时期的土地路线及土地改革问题时,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三农"问题,在讲到古代科技时,要联系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运动多媒体进行教学法,不仅能使历史知识表象更能直观地跃入学生的脑海,还能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和清晰的记忆,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例如:讲述"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时,我围绕教学内容惊心设计了一些课件,并根据需要配上不同的声音,使个别课件产生动画效果。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授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上得轻松、自然、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启发。
五、创造条件、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围绕历史学科能开展的课外活动很多,如组织学生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评,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布置了一项课外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就自己最崇敬的历史人物进行整理,写出简单的传记和回答"你为什么特别崇敬他"的问题。教师对如何完成任务作了一般性指导,最后全体同学进行交流评比。这样一项课外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此外,要逐步突破现有的考试框架。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但不应该把考试作为评判教学状况的唯一尺度。为了克服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消极影响,在建立素质教育体制中有必要逐步淡化考试。一是可以考虑增加经常性的练习,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二是考前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尤其是思想负担;三是评定学生的历史成绩应该对考试、练习、课堂讨论和其它围绕历史教学开展的活动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定,打破一个尺度、一个成绩衡量学生的做法。
总之,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而最根本的是观念要转变,要真正确立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新思路。历史教师要改进历史教法,全身心地融入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选择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