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一种身体的表现艺术,它的表现力远超于其他的艺术体系。正如我国第一篇诗歌理论专著《毛诗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语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伴随着新中国大门的开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年代,舞蹈艺术格外的鲜艳。如今的中国,国力、经济不断地提升,科技、文化、人才的新型时代正在靠近。人们对艺术的认识逐渐地改观,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选择了艺术,选择了舞蹈来作为他们的兴趣爱好。舞蹈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身体和气质,更能陶冶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完美他们的人生。
回溯到早几年前,高考的报考人数不断攀高,艺术生也不例外。大多数的人,都在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后,选择了走进大学的校园。然而艺术高考人数多了,可供学习的专业学校和专业、名额却还是有限的。有热爱舞蹈却不专业的人,想要考上专业的艺术院校的机率又很小,这时,很多的综合大学就填补了这个需求。在我所工作的地方就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年龄和专业水平都各不相同;有的是从小通过在培训班,一个月几堂课的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对舞蹈有着很大的喜爱之情,为了喜欢,选择了我们的舞蹈专业学习,他们的特点就是基本功较好,可是,规范性偏差些;还有的,纯粹是为了考上大学,才选择了舞蹈的专业方向。他们大多都会天真地以为,舞蹈就是简单的蹦蹦跳跳,殊不知啊,这些孩子绝大部分是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而且自己的文化课成绩稍差,对舞蹈还有些兴趣,在艺术类高考前,学习几年到几个月不等的时间;还有一种就是比较少遇到的了,在每一届学生里可能会有一到两个,就是在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孩子。他们的专业基本上是不错的,但是身上会存在少许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又比较的顽固,很难改正。在与这些孩子们教学的几年里,我发现对于这么一群水平上下不齐或是有心、无心从学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量体裁衣,不能等同于专业的院校。
一、分析教材,因材施教
在普通综合类大学里的舞蹈教材,基本上是同专业类学校的教材一样,个别的学校会设置特色的专业,所以我们教学教材可能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条件不同、学习时间又短,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程度、节奏上应该适当地调整,为我们的孩子做出一个更容易完成、更有效的教学计划。教材与教学大纲,是我们教师的任务书和教学程序,在我们了解了本学科的教学教材后,就应该分析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针对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内容更改。比如:在专业院校的翻身数量要求是32个左右,而我们的学生,由于本身的条件和学习、练习的时间有限,则可以降低要求减少数量在16个左右。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上要慢工出细活,不能急于求成,少了该有的教学环节。再如:芭蕾课例的中间练习,正常的高班有着大量的转接转、转接跳等高强度连接技术性动作。若真的强加于我们的孩子身上,不仅动作完成不佳,还会养成很多的坏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个动作的训练意义就没有了。这样说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必练习此类的动作,我们可以把技术的数量减少,或是在动作的链接前后改为造型或做些其他的动作和变化,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二、创新教学,总结教学
因为我们学生并不是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甚至有学生还是零基础,在教学中不能用太过专业或很直接的方式,应该对我们惯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变。对我们初进校园的学生来讲,一切都是新奇的,刚开始学生可能还会顺听即从,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苦、觉得累,失去耐心和信心。这时候教师不仅要从德育上劝导,还要变化些教学,来吸引孩子们。例如:我在教学中会把身韵的组合音乐,换成现代的古典音乐,提高学生对慢节奏的身韵课程的兴趣。身韵元素的施教上,采用两个人为一组的互助方式,寻找、固定元素的发力点和气韵的学习掌握。我们的学生因着重开发专业智能知识,使他们在专业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教会他们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并且可以多多涉及大众舞蹈。因为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不会从事专业的舞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就业来考虑。所以在我的教学课堂之上,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了解动作的性质,不仅要学会动作,还要会教会改,在同学之间发现问题,并能够基本准确地改正问题。学会教会科学分析,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教学,在教学中更懂得学习。
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向专业团体和学校输送专门的人才。而我们普通综合类院校的培养方向,则应是艺术的全面人才和大众舞蹈。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故知教学的方式等必然会有异样。眼下普通综合类院校的舞蹈教育,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教育事业,还有许多的改革和改进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在教学和实践中摸索出我们本学科的发展道路,为我们的教育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舞蹈卷)[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冉秀萍主编.舞蹈艺术教学学科教研与专业课程设置全书[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敔,邵阳学院音乐系。
回溯到早几年前,高考的报考人数不断攀高,艺术生也不例外。大多数的人,都在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后,选择了走进大学的校园。然而艺术高考人数多了,可供学习的专业学校和专业、名额却还是有限的。有热爱舞蹈却不专业的人,想要考上专业的艺术院校的机率又很小,这时,很多的综合大学就填补了这个需求。在我所工作的地方就有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年龄和专业水平都各不相同;有的是从小通过在培训班,一个月几堂课的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对舞蹈有着很大的喜爱之情,为了喜欢,选择了我们的舞蹈专业学习,他们的特点就是基本功较好,可是,规范性偏差些;还有的,纯粹是为了考上大学,才选择了舞蹈的专业方向。他们大多都会天真地以为,舞蹈就是简单的蹦蹦跳跳,殊不知啊,这些孩子绝大部分是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的,而且自己的文化课成绩稍差,对舞蹈还有些兴趣,在艺术类高考前,学习几年到几个月不等的时间;还有一种就是比较少遇到的了,在每一届学生里可能会有一到两个,就是在艺术类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孩子。他们的专业基本上是不错的,但是身上会存在少许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又比较的顽固,很难改正。在与这些孩子们教学的几年里,我发现对于这么一群水平上下不齐或是有心、无心从学的孩子们,他们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量体裁衣,不能等同于专业的院校。
一、分析教材,因材施教
在普通综合类大学里的舞蹈教材,基本上是同专业类学校的教材一样,个别的学校会设置特色的专业,所以我们教学教材可能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条件不同、学习时间又短,在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程度、节奏上应该适当地调整,为我们的孩子做出一个更容易完成、更有效的教学计划。教材与教学大纲,是我们教师的任务书和教学程序,在我们了解了本学科的教学教材后,就应该分析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针对学生进行适量、适度的内容更改。比如:在专业院校的翻身数量要求是32个左右,而我们的学生,由于本身的条件和学习、练习的时间有限,则可以降低要求减少数量在16个左右。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上要慢工出细活,不能急于求成,少了该有的教学环节。再如:芭蕾课例的中间练习,正常的高班有着大量的转接转、转接跳等高强度连接技术性动作。若真的强加于我们的孩子身上,不仅动作完成不佳,还会养成很多的坏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个动作的训练意义就没有了。这样说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必练习此类的动作,我们可以把技术的数量减少,或是在动作的链接前后改为造型或做些其他的动作和变化,就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二、创新教学,总结教学
因为我们学生并不是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甚至有学生还是零基础,在教学中不能用太过专业或很直接的方式,应该对我们惯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变。对我们初进校园的学生来讲,一切都是新奇的,刚开始学生可能还会顺听即从,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苦、觉得累,失去耐心和信心。这时候教师不仅要从德育上劝导,还要变化些教学,来吸引孩子们。例如:我在教学中会把身韵的组合音乐,换成现代的古典音乐,提高学生对慢节奏的身韵课程的兴趣。身韵元素的施教上,采用两个人为一组的互助方式,寻找、固定元素的发力点和气韵的学习掌握。我们的学生因着重开发专业智能知识,使他们在专业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教会他们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并且可以多多涉及大众舞蹈。因为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不会从事专业的舞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就业来考虑。所以在我的教学课堂之上,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了解动作的性质,不仅要学会动作,还要会教会改,在同学之间发现问题,并能够基本准确地改正问题。学会教会科学分析,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教学,在教学中更懂得学习。
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向专业团体和学校输送专门的人才。而我们普通综合类院校的培养方向,则应是艺术的全面人才和大众舞蹈。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故知教学的方式等必然会有异样。眼下普通综合类院校的舞蹈教育,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教育事业,还有许多的改革和改进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在教学和实践中摸索出我们本学科的发展道路,为我们的教育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舞蹈卷)[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冉秀萍主编.舞蹈艺术教学学科教研与专业课程设置全书[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敔,邵阳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