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为何患上了“失语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kdkfjklds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市举办了一次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5位年轻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一课,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其认真的态度、良好的素养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评比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就这五节课而言,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尤其是群体患上“失语症”的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忧虑。
  
  1.教学目标迷失
  以《麋鹿》一课为例。5位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基本相同,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比较两组词语;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说明文,这样的目标设定显然忽略了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忽略了《麋鹿》作为文本资源所应承载的课程任务。
  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课程阶段目标、文本资源和编者的编写意图几方面的因素。
  课标中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共有九条,联系文本,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第二至第六条。即: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课后习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其作用不可忽视。《麋鹿》一课的课后习题有描红六个生字,比较“放养”“饲养”、“陆续”“相继”两组词语,了解麋鹿的相关知识三项。
  据此,我给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①学会生字词;熟读课文,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②感受国家变化带来的大自然和谐之美;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③比较两组词语,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④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体会课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①、②两个目标是围绕课文内容和情感方面设定的;③、④两个目标主要体现了年段教学要求,试图实现由读向写的迁移。
  
  2.教学方法单一
  5位教师无一例外均是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在导入、整体感知后,按部就班地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方面展开教学;每一环节教师基本都是通过提问来展开教学过程,诸如“麋鹿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分别有什么作用”等无效提问充斥课堂,全然不顾课文中已经清清楚楚地写明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更没有任何挑战性;课文内容基本就是教学内容,对课文的说明方法只是蜻蜓点水,顺手捎带;对课文表达的独到之处视而不见,词语辨析似乎成了教学的负担。
  教学目标的迷失,教学方法的单一,导致教学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针对以上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②推荐一到两组(每组三名,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学生当讲解员,分别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其他同学补充。
  《麋鹿》全文900余字,要求学生在3分钟时间内默读完课文。然后合上书,静静地回想课文写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再同座交流,相互补充。
  教师未提一个问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静思、互说,彻底摒弃了“问题式”教学模式。
  2.主动探究,了解说明方法
  ①多媒体(黑板)出示常用的说明方法;
  ②阅读批注,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全班交流。
  本课的要点一目了然,通过第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交流后,问题已得到解决。对照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将课标第三学段的相关阅读目标落到实处。
  3.比较辨析,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出示课后习题2,比较两组词语,体会课文用词的精确,感受词语在语境中的感情色彩;
  ②再读句子:麋鹿过去和现在命运的巨大反差,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说明文仅仅关注课文的说明方法还不够,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颇值得细细玩味,对提高学生习作用词的准确性大有裨益。编者设计此项练习的意图就在于此。
  在引领学生比较习题中的两组词语后,还可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用得很准确,值得借鉴?
  4.拓展提高,了解课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出示一段关于麋鹿的纯说明性的文字,对比阅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
  严格说来,这不是一篇标准意义上的说明文,一些文学性的语言及表达方法,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说明文体变得生动起来。对比阅读更容易感受其特点,给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5.读写迁移,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要求:用上学到的说明方法,注意用词的准确,尽可能把句子写生动些。
  现在的语文课本最为缺失的就是习作训练体现不够,需要我们教师用敏锐的视角发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日积月累,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才能成为必然。
  课标强调纪实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是鉴于对以前部分教师片面强调习作技法的纠正,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最好的证明。就二、三学段而言,教师不仅要有读写结合的意识,还应该有系统训练的意识,有计划地对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进行渗透,尽早结束当前习作教学的过度自由状态。
  (责编夏 天)
其他文献
书名:语文课堂的多维观察  作者:李卫东  出版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43585492  定价:38元  课例研究指的是對典型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它具有改善教学行为的作用。课例研究以教师为主体,是一个持续不断、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需要采用观察、分析以及反思等手段,对课题选择、课程设计、
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听什么样的老师上课?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无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普遍认同的是如下几条标准:尊重和理解学生,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不偏不向,平等待人,办事公道;守信用;活泼开朗、有幽默感;和蔼可亲、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  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就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和谐。课堂成为师生展现自我的天地。课堂的生命力来自每个学生的自我展现,也来自教师尊
书名:生态视域下的英美文学研究  作者:毕晟  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  ISBN:9787569020458  定价:50元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文明与物质主义导致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关注和聚焦此类问题。毕晟著的《生态视域下的英美文学研究》一书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旨在从生态角度来研究文学,重点对英美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该书共
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因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便根据其不同内容,总结出四字训练要求:实、导、趣、精,使口语交际课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让孩子们爱上了这别样的课堂。  现举教材中几个“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说我的设计。    一、介绍类    每年接到一个新班,我便抓住时机,要求新生介绍自己。我的开场白会说这样的话:“同学们,我是你们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现教学互动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专题探究来学习语文,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语文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    教师——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导  1.把情感融入课堂。教师应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愉悦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用自己的激情投入去激励学生的情感,用精炼
自我校装备电子白板以来,笔者从一开始的观望,到迷信,到现在的择机而用,最深的体会就是谋求使用的“契合”。通俗地说,电子白板使用得顺畅应该包括:教材与电子白板的契合;学生、教师与电子白板的契合;备课与教师艺术的契合。使用得契合就意味着避免了将白板当PPT或全盘白板化的极端,教师能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而不是一种“被变化”。否则,教材与白板只能是两张皮,无视白板的优势,教师还是会回到一张嘴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四年级上学期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读物。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技的迅猛发展。文本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同时运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如“‘国际互联网’就像包住地球的‘大网’”,又如“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大网”非常生动地把连接亿万台电脑的无数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喜欢借助多媒体,通过看、听、赏等过程,渲染与文本相匹配的教学情境。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教学手段,尤其进入课改后,多媒体课件更是成为公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但是,是不是有了多媒体的加入,学生就能进入一种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感悟文本呢?请看《一棵紫丁香》教学片断。    【教学案例】  ……  师:绿叶沙沙像什么?  生(齐):绿叶沙沙像在唱歌。  师:是谁给谁唱歌呢?  生:是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要求,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然而,目前小学生口语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为:(1)胆子小,害怕交际;(2)声音轻,态度拘谨;(3)口齿不清,发音不准;(4)缺乏条理,词不达意;(5)人云亦云,没有主见;(6)随
设计理念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8个生字,重点指导“塑、抑”的字形,随文理解“抑扬顿挫、亲昵”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批注法,抓住老人的言行、神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