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培育跨世纪人才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在大学校园内,只有不断加强师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促使学校的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而鉴于目前高校学生的特定角色位置和文明程度状况,对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从基础文明抓起,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为一个社会中全体成员所公认,并为绝大多数人所共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人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建设。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围绕这“四有”进行阐释。
理工科大学按其社会分工来说,是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毋庸置疑,其大学生和研究生应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为主。然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
读了《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期刊发的《“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概要》,使我们对“学长式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感到,“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研究学
重庆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显示出一组数据:嘉陵江大桥车流量达到每小时804次,这与该桥每小时1273次的平均流量和2280次的高峰流量还有一段距离;这一刻大桥占道率达到40%,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出现了精神的失衡,青少年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缺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日益凸现。本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加以深入发掘,并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体验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集体讨论法、行为改变法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方法    生命教育(life educ
首先要阅读吟诵。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使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吟诵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吟诵《听潮》,可用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