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形状对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改进的ECOM模式和耦合三维的悬沙输运方程,通过设计一个平直和喇叭形理想河口,研究河口形状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在滞流点处存在着最大浑浊带,中心位于南岸,从动力机制上揭示了最大浑浊带形成的原因.与平直河口相比,喇叭形河口因口门内河口变宽,使得表层向海的流辐散而流速减小,从而造成喇叭形河口段盐水入侵加剧,进而造成底层向陆的密度流及其向西流动的距离增加,盐水在平直河道内向西入侵的距离增加.喇叭形河口悬沙浓度减少,但存在着两个最大浑浊带.一个在平直河道段,因滞流点上移,而相应向上游移动,另一个在喇叭形河口段南
其他文献
作者提出了一种用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橡胶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的方法,并分析了橡胶表面改性处理的工作机理.通过橡胶表面接触角和光电子能谱(XPS)的测定,发现经微波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