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念理解和掌握是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些概念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重要概念;概念教学;核心素养
【中圖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00-01
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是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其他知识的前提条件。但现实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知识点记忆,忽视概念教学的过程构建,甚者直接删除概念性知识教学,全然忽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如何将概念教学和现下的核心素养结合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念教学案例分析
为顺应高考纸笔性测试的要求,传统教学中常只注重考点知识而忽视重要概念的教学。如在“蛋白质”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常出现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教师简单展示几种氨基酸,提出问题:组成氨基酸的元素都有哪些?氨基酸都有怎样的结构?接着讲解氨基酸的结构。
环节二:教师请学生上台模拟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引导思考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接着提出氨基酸的相关计算问题并逐步延伸:N个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脱去几分子的水,形成几个肽键?以此类推,当形成环状时会怎样?又脱去几分子的水?最后教师总结规律,出示一道有关氨基酸计算的高考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环节三:最后五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蛋白质多样的原因有哪些?蛋白质有哪些功能?并让学生生硬记忆。
案例分析:核心概念是上位概念,是引领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支撑,而在课堂中进行重要概念渗透是培养学生核心概念的前提,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潜在价值。而本节课教师重在培养学生解题,如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计算等,蛋白质有何功能、为何多样性却让学生单纯记忆。不利于学生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核心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忽略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的学习。
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概念教学
2.1 关注重要概念,感受生命观念
重要概念是在众多生物学材料和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概括。重要概念具有抽象的属性特征,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概念的重复教学极其必要。同时,抽象概念的建立依赖于感性材料的支撑。教师演示、学生实验有助于概念在脑中固化,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脑海中可潜移默化地形成核心概念,有助于生命观念的达成。
2.2 强调概念理解,培养科学思维
概念有别于定义,死记硬背绝非概念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等,学生可尝试制作图表进行比较。教师也可培养学生绘制概念图,可将分散、无序的概念条理化、系统化。长此以往,学生会在脑中形成庞大的概念网络,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2.3 注重概念形成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概念不是一些毫无灵魂的、生硬的词,学习概念不是刻板地记忆。概念的学习应是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如在“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可借助科学史,感受科学探究的思维与方法,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加深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学习。
2.4 擅长概念应用,体验社会责任
概念教学看似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关系不大,实则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其参与社会有关议题的重要保证。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与生活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学生在理解了“基因工程”“突变”与“重组”相关概念后,会对当前“试管婴儿设计”“基因诊断和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客观评价。因此,学生理解了生物学概念,将生物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可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又可使学生体验学习生物学的魅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
如果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记忆忽略概念理解,这样的教学有悖当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概念教学不应该是个别教师的研究方向,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重要概念;概念教学;核心素养
【中圖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00-01
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是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其他知识的前提条件。但现实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知识点记忆,忽视概念教学的过程构建,甚者直接删除概念性知识教学,全然忽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如何将概念教学和现下的核心素养结合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念教学案例分析
为顺应高考纸笔性测试的要求,传统教学中常只注重考点知识而忽视重要概念的教学。如在“蛋白质”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常出现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教师简单展示几种氨基酸,提出问题:组成氨基酸的元素都有哪些?氨基酸都有怎样的结构?接着讲解氨基酸的结构。
环节二:教师请学生上台模拟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引导思考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接着提出氨基酸的相关计算问题并逐步延伸:N个氨基酸进行脱水缩合脱去几分子的水,形成几个肽键?以此类推,当形成环状时会怎样?又脱去几分子的水?最后教师总结规律,出示一道有关氨基酸计算的高考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环节三:最后五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蛋白质多样的原因有哪些?蛋白质有哪些功能?并让学生生硬记忆。
案例分析:核心概念是上位概念,是引领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支撑,而在课堂中进行重要概念渗透是培养学生核心概念的前提,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潜在价值。而本节课教师重在培养学生解题,如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计算等,蛋白质有何功能、为何多样性却让学生单纯记忆。不利于学生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核心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忽略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的学习。
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概念教学
2.1 关注重要概念,感受生命观念
重要概念是在众多生物学材料和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概括。重要概念具有抽象的属性特征,因此,教师应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概念的重复教学极其必要。同时,抽象概念的建立依赖于感性材料的支撑。教师演示、学生实验有助于概念在脑中固化,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脑海中可潜移默化地形成核心概念,有助于生命观念的达成。
2.2 强调概念理解,培养科学思维
概念有别于定义,死记硬背绝非概念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等,学生可尝试制作图表进行比较。教师也可培养学生绘制概念图,可将分散、无序的概念条理化、系统化。长此以往,学生会在脑中形成庞大的概念网络,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2.3 注重概念形成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概念不是一些毫无灵魂的、生硬的词,学习概念不是刻板地记忆。概念的学习应是学生体验概念形成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如在“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可借助科学史,感受科学探究的思维与方法,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加深概念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学习。
2.4 擅长概念应用,体验社会责任
概念教学看似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关系不大,实则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其参与社会有关议题的重要保证。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与生活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学生在理解了“基因工程”“突变”与“重组”相关概念后,会对当前“试管婴儿设计”“基因诊断和治疗”等热点话题进行客观评价。因此,学生理解了生物学概念,将生物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可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又可使学生体验学习生物学的魅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
如果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记忆忽略概念理解,这样的教学有悖当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概念教学不应该是个别教师的研究方向,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