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吃甜食又怕胖,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扰,因此市面上涌现出很多代糖食品,它们并不加传统的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而是以号称“无负担”的代糖替代,既保持甜味,又减少能量。我们身边有哪些代糖,食用代糖就可以让我们“甜得健康”吗?
身边的代糖
1.阿斯巴甜
前几年,一款标签上声称无糖的汽水饮料“零度”可乐上市,受到不少担心摄入过多能量的“可乐粉”的欢迎。“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低能量的甜味剂取代蔗糖,如阿斯巴甜,所以“零度”可乐虽然无糖,却与传统可乐一样具有甜味。
从备受怀疑到被批准使用 早在1965年,人们就发现了阿斯巴甜,但因其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一直备受怀疑,尤其是致癌的“指控”。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出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也没有找到“罪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在某些食品中使用。1996年,FDA取消对它的使用限制,允许其使用于任何食品中。近期,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完成对阿斯巴甜的全面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按目前的使用量,阿斯巴甜及其分解物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是安全的。对一般人而言,阿斯巴甜的安全摄入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不高于40毫克。一听易拉罐(355毫升)低能量饮料一般约含180毫克阿斯巴甜。也就是说,体重为50千克的人每天喝10听含有阿斯巴甜成分的饮料都是安全的。
阿斯巴甜的广泛使用 阿斯巴甜不仅用于可乐,还可作为强力甜味剂和风味增效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中,如口香糖、碳酸饮料、糖果、巧克力、酒与酒精饮料、甜点心、固体粉末饮料、果酱与果冻、茶叶饮料、果味涂抹食品、乳粉与酸牛乳、谷物食品等。
苯丙酮尿症患者应警惕摄入量 然而,阿斯巴甜的上述剂量上限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包括孕妇),因为这类患者对饮食中苯丙氨酸(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的摄入有极其严格的限制,摄入量必须极低。
2.木糖醇
近年来流行的木糖醇口香糖被视为健康口香糖,主打“防龋齿”及“低糖低能量”,其所用的主要甜味剂就是木糖醇。
部分患者适合食用木糖醇 木糖醇不仅甜度与蔗糖相近,而且由于不产酸,会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且不能被口腔微生物发酵,从而具有防龋齿的功效;进入血液后,不需要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长期适量食用可控制体重、抑制肥胖;实验证明可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木糖醇主要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肝病患者。
大量食用有副作用 木糖醇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好东西”,但它也有些“副作用”。木糖醇性偏凉,对肠胃有刺激作用,不易被胃酶分解,大量木糖醇很难顺利地被消化吸收,易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1克木糖醇可产生能量10.04千焦(2.4千卡),故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肥胖;大量食用木糖醇还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或高草酸血症,进而损害肾功能;可加强乳酸合成,严重时可造成乳酸中毒。
目前我国对木糖醇的摄入量尚无严格标准。以中国人的体质来看,木糖醇的平均日摄入量不得超过90克或平均单次摄入量不超过50克。
3.其他代糖
糖精,通常用于冷饮、饮料、果冻等;安赛蜜,广泛用于固体饮料、酱菜类、蜜饯、餐桌用甜味料;蔗糖素,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果冻等;甜菊糖,可用于茶、饮料、点心、罐头食品、腌制品、蜜饯、果脯及果糕、酒类、肉、口香糖等。
被代糖掩盖的问题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以代糖替代传统糖的食品,可以保持甜味、减少能量。但有时食用代糖食品时,问题恰会被所添加的代糖所掩盖,让人掉以轻心。
主食类代糖糕点、月饼等米面类制品。这类糕点虽用代糖添加甜味,但本身仍由面粉制作,大量食用依旧可导致血糖升高而不易控制。
饮料类代糖冰激凌、饮料或纯果汁。代糖饮料一般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能量极低,一般可以比较放心地饮用,但苯丙酮尿症患者应注意摄入量。
水果糖润喉糖、水晶糖等。由于其所含能量极少,当发生低血糖时,一定不要选择这类糖果,而应立即进食一点主食或普通糖果。
药膳类代糖食品山药粉、南瓜粉等。这类食品的主要成分仍是多糖,故不宜大量食用。
烹调用糖主要成分是阿斯巴甜。因受高热易分解而使甜味减弱或消失,故烹调时应在熄火后再将其加入。
甜得健康?没有定论
代糖是可以提供甜味的可食用合成化学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减肥却又嗜甜的人而言,代糖几乎不可或缺。
然而,近来不少研究发现,大量使用某些代糖,有可能导致腹泻,甚至有报道称,代糖食品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引发偏头痛。代糖可能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样健康,对人体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建议控制代糖的摄入量。
(石一坚荐自《大众医学》)
责编:高冗
身边的代糖
1.阿斯巴甜
前几年,一款标签上声称无糖的汽水饮料“零度”可乐上市,受到不少担心摄入过多能量的“可乐粉”的欢迎。“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低能量的甜味剂取代蔗糖,如阿斯巴甜,所以“零度”可乐虽然无糖,却与传统可乐一样具有甜味。
从备受怀疑到被批准使用 早在1965年,人们就发现了阿斯巴甜,但因其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一直备受怀疑,尤其是致癌的“指控”。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出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也没有找到“罪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在某些食品中使用。1996年,FDA取消对它的使用限制,允许其使用于任何食品中。近期,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完成对阿斯巴甜的全面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按目前的使用量,阿斯巴甜及其分解物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是安全的。对一般人而言,阿斯巴甜的安全摄入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不高于40毫克。一听易拉罐(355毫升)低能量饮料一般约含180毫克阿斯巴甜。也就是说,体重为50千克的人每天喝10听含有阿斯巴甜成分的饮料都是安全的。
阿斯巴甜的广泛使用 阿斯巴甜不仅用于可乐,还可作为强力甜味剂和风味增效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中,如口香糖、碳酸饮料、糖果、巧克力、酒与酒精饮料、甜点心、固体粉末饮料、果酱与果冻、茶叶饮料、果味涂抹食品、乳粉与酸牛乳、谷物食品等。
苯丙酮尿症患者应警惕摄入量 然而,阿斯巴甜的上述剂量上限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包括孕妇),因为这类患者对饮食中苯丙氨酸(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的摄入有极其严格的限制,摄入量必须极低。
2.木糖醇
近年来流行的木糖醇口香糖被视为健康口香糖,主打“防龋齿”及“低糖低能量”,其所用的主要甜味剂就是木糖醇。
部分患者适合食用木糖醇 木糖醇不仅甜度与蔗糖相近,而且由于不产酸,会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且不能被口腔微生物发酵,从而具有防龋齿的功效;进入血液后,不需要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长期适量食用可控制体重、抑制肥胖;实验证明可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木糖醇主要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肝病患者。
大量食用有副作用 木糖醇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好东西”,但它也有些“副作用”。木糖醇性偏凉,对肠胃有刺激作用,不易被胃酶分解,大量木糖醇很难顺利地被消化吸收,易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1克木糖醇可产生能量10.04千焦(2.4千卡),故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肥胖;大量食用木糖醇还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或高草酸血症,进而损害肾功能;可加强乳酸合成,严重时可造成乳酸中毒。
目前我国对木糖醇的摄入量尚无严格标准。以中国人的体质来看,木糖醇的平均日摄入量不得超过90克或平均单次摄入量不超过50克。
3.其他代糖
糖精,通常用于冷饮、饮料、果冻等;安赛蜜,广泛用于固体饮料、酱菜类、蜜饯、餐桌用甜味料;蔗糖素,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果冻等;甜菊糖,可用于茶、饮料、点心、罐头食品、腌制品、蜜饯、果脯及果糕、酒类、肉、口香糖等。
被代糖掩盖的问题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以代糖替代传统糖的食品,可以保持甜味、减少能量。但有时食用代糖食品时,问题恰会被所添加的代糖所掩盖,让人掉以轻心。
主食类代糖糕点、月饼等米面类制品。这类糕点虽用代糖添加甜味,但本身仍由面粉制作,大量食用依旧可导致血糖升高而不易控制。
饮料类代糖冰激凌、饮料或纯果汁。代糖饮料一般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能量极低,一般可以比较放心地饮用,但苯丙酮尿症患者应注意摄入量。
水果糖润喉糖、水晶糖等。由于其所含能量极少,当发生低血糖时,一定不要选择这类糖果,而应立即进食一点主食或普通糖果。
药膳类代糖食品山药粉、南瓜粉等。这类食品的主要成分仍是多糖,故不宜大量食用。
烹调用糖主要成分是阿斯巴甜。因受高热易分解而使甜味减弱或消失,故烹调时应在熄火后再将其加入。
甜得健康?没有定论
代糖是可以提供甜味的可食用合成化学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减肥却又嗜甜的人而言,代糖几乎不可或缺。
然而,近来不少研究发现,大量使用某些代糖,有可能导致腹泻,甚至有报道称,代糖食品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引发偏头痛。代糖可能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样健康,对人体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建议控制代糖的摄入量。
(石一坚荐自《大众医学》)
责编:高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