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栏目名称: 《三农早报》
  栏目时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频率早5:30-6:00播出。
  节目形式: 以资讯播报、专题报道和专题访谈为主。
  第二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近日召开。自2010年以来,农业部组织制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农产品中5450项残留限量标准,使我国农药残留标准数量比之前的870项增加了4580项,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规范标准制定,实现原理、程序、方法与国际接轨。制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和《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制定指南》等技术规范。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增强标准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清理整合17部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形成统一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强制性国家标准。三是编制工作规划,增强标准制定的前瞻性和计划性。编制了《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明确到“十三五”末,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将达到1万项,形成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的完善配套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师素养、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地区作为教育发展不均与落后的地区,应当抓住此次向智能化、信息化课堂迈进以此平衡教育发展、缩小教育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措施的特性,归纳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技术特点。
“关联理论”涉及话语认知,对翻译过程研究及翻译实践具有与“功能目的论”相近的指导意义。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译者须遵循“最小—最大”原则,通过“明示”和“推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