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格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体系,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作用等很多因素都对它产生着影响。其中,历史与社会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塑造 审美人格
在个体人格成形期间,即从婴儿一直到成年,社会教育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人格成长,特别是学校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道德的全面培养对人健康人格塑造有极大推动作用。然而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历史与社会却未能担当好这个重任。教育中过度追求“标准答案”,片面重视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而忽视情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过程脱离实际生活等等现象表明,传统的教育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理性化和脱离生活的趋势,十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针对教育的失衡和片面发展,试图期待从历史与社会教育和知识情感教育两条途径阐述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生关系始终呈现以教师独尊的态势。一方面,教师“理所应当”地处于知识权威和管理权威的地位,学生的表现以教师的评价为准绳;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以师生问答式为主,容易导致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不均等,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左右着学生的发展等。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形成顺从的、麻木的或分裂的人格。
因此,新课标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受众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加能激发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热情,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自我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具体生动的个体来看待;(2)“孩子毕竟是孩子”,理解、鼓励学生的天性,以一颗诚挚的童心与学生交往;(3)教学相长,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学习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主讲角色,甘做幕后“导演”,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意义的建构。
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习得的已远非单纯的知识,更加体验了师生思想的相互撞击、相互启迪,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知识。
二、建立新型的生生关系,培养合作意识
杜威认为,交往行为能够促成个人自我观的建构,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交往行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生生交往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帮助建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协调的真实、友好、坦诚、合作的生生关系,“这种协调要求儿童能够表现自己,但必须按实现社会的目的表现自己”,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交流对话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生生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历社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生生活动奠定基础。先从要求学生发言声音响亮开始,达到这一要求后还要消除学生发言的顾虑,鼓励学生勇于发言不怕说错。然后要求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提高自己的发言质量。学生不断地尝试,教师不断地给予肯定、欣赏。最后达到能够不受任何环境影响、不需附加任何条件都能大方、自然地表达自己看法,有助于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在无形中创建了民主、平等的生生关系。(2)历社课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学习中,鼓励学生通过自由结合,自选目标、方法,自主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比如,编排话剧、历史剧等,力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形成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并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培养起学生的交往能力,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打好基础。
三、建立新型的对话关系,促进自我反思
历史与社会教育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和精华,是学生建构道德体系、传承文明的载体,在科学理论、实践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挖掘空间。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中反思的是价值观,也在不断创新地、增殖地建构自身文化观念。因此,历史与社会课不只是独立于主体存在的客体和工具,而应该充分利用好它对学生个体意识建构方面的作用。包含的古、今、本土创新能力、异域、艺术、哲学、历史、政治等丰富的内涵的挖掘、反思和建构中强化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个体差异时,我们教师不仅不要有意消除这些差异,还应该鼓励、强化这种审美差异,因为这正是学生个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自主性等等是审美人格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逃离异化自我、功利自我的重要品质。忽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进行历史与社会教育是塑造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历史与社会课必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 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刘永康.创新教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学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塑造 审美人格
在个体人格成形期间,即从婴儿一直到成年,社会教育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的人格成长,特别是学校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道德的全面培养对人健康人格塑造有极大推动作用。然而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历史与社会却未能担当好这个重任。教育中过度追求“标准答案”,片面重视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而忽视情感的发展,教学内容和过程脱离实际生活等等现象表明,传统的教育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理性化和脱离生活的趋势,十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针对教育的失衡和片面发展,试图期待从历史与社会教育和知识情感教育两条途径阐述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生关系始终呈现以教师独尊的态势。一方面,教师“理所应当”地处于知识权威和管理权威的地位,学生的表现以教师的评价为准绳;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以师生问答式为主,容易导致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不均等,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左右着学生的发展等。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形成顺从的、麻木的或分裂的人格。
因此,新课标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受众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加能激发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热情,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自我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具体生动的个体来看待;(2)“孩子毕竟是孩子”,理解、鼓励学生的天性,以一颗诚挚的童心与学生交往;(3)教学相长,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学习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主讲角色,甘做幕后“导演”,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意义的建构。
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习得的已远非单纯的知识,更加体验了师生思想的相互撞击、相互启迪,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知识。
二、建立新型的生生关系,培养合作意识
杜威认为,交往行为能够促成个人自我观的建构,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交往行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生生交往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帮助建立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协调的真实、友好、坦诚、合作的生生关系,“这种协调要求儿童能够表现自己,但必须按实现社会的目的表现自己”,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交流对话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生生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历社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发言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为生生活动奠定基础。先从要求学生发言声音响亮开始,达到这一要求后还要消除学生发言的顾虑,鼓励学生勇于发言不怕说错。然后要求充分开动自己的脑筋,提高自己的发言质量。学生不断地尝试,教师不断地给予肯定、欣赏。最后达到能够不受任何环境影响、不需附加任何条件都能大方、自然地表达自己看法,有助于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在无形中创建了民主、平等的生生关系。(2)历社课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学习中,鼓励学生通过自由结合,自选目标、方法,自主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比如,编排话剧、历史剧等,力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形成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并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培养起学生的交往能力,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打好基础。
三、建立新型的对话关系,促进自我反思
历史与社会教育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和精华,是学生建构道德体系、传承文明的载体,在科学理论、实践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挖掘空间。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中反思的是价值观,也在不断创新地、增殖地建构自身文化观念。因此,历史与社会课不只是独立于主体存在的客体和工具,而应该充分利用好它对学生个体意识建构方面的作用。包含的古、今、本土创新能力、异域、艺术、哲学、历史、政治等丰富的内涵的挖掘、反思和建构中强化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个体差异时,我们教师不仅不要有意消除这些差异,还应该鼓励、强化这种审美差异,因为这正是学生个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自主性等等是审美人格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逃离异化自我、功利自我的重要品质。忽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进行历史与社会教育是塑造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历史与社会课必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 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刘永康.创新教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学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