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体育强国的概念、内容和特点进行阐释,讨论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努力,为我国迈进体育强国提供依据。
关键词体育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一、体育强国的概念与内容
在1983年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同时还提出了几个主要指标,即:1,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有明显提高;2,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3,建成可以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场地;4,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结构,干部实现“四化”,健全体育科研机构,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体育理论》(1985)对于“体育强国”的表述是:所谓体育强国,是指在世界重大综合性比赛的运动竞赛中名列前茅的国家。我国在1985年制定的《2000年的中国体育》文件中就已经提出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志是:1,全国近五亿人参加体育锻炼;2,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有明显提高;3,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运动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4,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里有所创新和突破;5,普遍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建成一批现代化的场地设施,拥有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
2008年奥运会时胡锦涛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口号,这个口号为我国新时期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强国”做了研究。
徐本力在《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中认为“体育强国”主要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为主,这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体育强国”是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
周丽萍、田雨普在《“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里说“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刘一民、赵溢洋、刘翔认为,对“体育强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体育强国”是指在构成要素中有一两项主要要素特别突出、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像芬兰、瑞典、新西兰、西班牙、荷兰等;广义的“体育强国”构成要素不仅有较大数量和规模,同时各要素还居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
可见,“体育强国”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人认为“体育强国”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体育强国”是指这个国家人民的体质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人民的体育意识很强、体育理论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社会体育能广泛开展、学校体育较为完善,包括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领域在内的综合体育实力较强。
二、体育强国的特点
体育强国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经济很发达。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肯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体育,也不能为大众去配备足够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只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才能有能力去配备那些场地、器材、设备,才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体育文化比较先进,要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就曾指出“体育强国首先是体育文化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学与技术是促进体育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体育科技成果的创新能推动体育的快速发展,所以要重视体育科技的创新。体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因素制约,并为政治、经济服务。可见,体育强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健康第一。
三、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做出的努力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体育科学的支撑,需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需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体、科教兴体、人才强体。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開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事业也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体育工作人员必须面向体育理论与实践、努力拼搏创新、为增强全民族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体育科技发展时,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科技与科研水平、体育科技人员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体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有赖于理论的提高和方法的创新,要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还要科学地普及群众体育、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加强技术创新。青少年体育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学校体育制度、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努力攀登世界体育科学高峰。
四、小结
总之,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本质是体育全面实现现代化。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迈进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我们下定决、奋起拼搏,我国就一定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祖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体育强国的思考[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89(1):35.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02:93-98.
[4] 周丽萍,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1:103-105.
[5] 刘一民,赵溢洋,刘翔.关于体育强国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01:32-36+57.
[6] 林超.体育强国概念研究的评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3.03:15-17.
关键词体育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一、体育强国的概念与内容
在1983年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同时还提出了几个主要指标,即:1,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有明显提高;2,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3,建成可以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场地;4,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结构,干部实现“四化”,健全体育科研机构,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体育理论》(1985)对于“体育强国”的表述是:所谓体育强国,是指在世界重大综合性比赛的运动竞赛中名列前茅的国家。我国在1985年制定的《2000年的中国体育》文件中就已经提出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志是:1,全国近五亿人参加体育锻炼;2,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有明显提高;3,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运动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4,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里有所创新和突破;5,普遍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建成一批现代化的场地设施,拥有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
2008年奥运会时胡锦涛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口号,这个口号为我国新时期的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强国”做了研究。
徐本力在《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中认为“体育强国”主要以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为主,这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体育强国”是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先导、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
周丽萍、田雨普在《“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里说“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刘一民、赵溢洋、刘翔认为,对“体育强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体育强国”是指在构成要素中有一两项主要要素特别突出、位居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像芬兰、瑞典、新西兰、西班牙、荷兰等;广义的“体育强国”构成要素不仅有较大数量和规模,同时各要素还居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
可见,“体育强国”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人认为“体育强国”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体育强国”是指这个国家人民的体质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人民的体育意识很强、体育理论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且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社会体育能广泛开展、学校体育较为完善,包括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场地、体育产业等领域在内的综合体育实力较强。
二、体育强国的特点
体育强国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经济很发达。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肯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体育,也不能为大众去配备足够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只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才能有能力去配备那些场地、器材、设备,才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体育文化比较先进,要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就曾指出“体育强国首先是体育文化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学与技术是促进体育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体育科技成果的创新能推动体育的快速发展,所以要重视体育科技的创新。体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因素制约,并为政治、经济服务。可见,体育强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健康第一。
三、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做出的努力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体育科学的支撑,需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需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体、科教兴体、人才强体。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開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事业也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体育工作人员必须面向体育理论与实践、努力拼搏创新、为增强全民族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体育科技发展时,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科技与科研水平、体育科技人员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体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有赖于理论的提高和方法的创新,要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还要科学地普及群众体育、加强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加强技术创新。青少年体育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学校体育制度、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努力攀登世界体育科学高峰。
四、小结
总之,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本质是体育全面实现现代化。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迈进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我们下定决、奋起拼搏,我国就一定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祖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体育强国的思考[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89(1):35.
[2]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02:93-98.
[4] 周丽萍,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1:103-105.
[5] 刘一民,赵溢洋,刘翔.关于体育强国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0.01:32-36+57.
[6] 林超.体育强国概念研究的评述[J].福建体育科技.2013.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