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不仅在高中升学考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更是许多学生的弱势学科,需要重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业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合理进行作业设计,发挥作业作为数学教学有利辅助工具的优势。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设计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39
《教育百科全书》认为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通过这一界定,能够明白作业无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的有利辅助工具。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算技能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反映数学教学难度很大,学生成绩上不去,高中学生也长期苦于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找不到有效地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都有了明确的改革策略,但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要想切实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理论的实践,而数学作业正是落实这一实践的最佳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完全可以通过数学作业反映出来,因此,作业可以说是连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纽带。合理的作业布置与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练习,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也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普遍薄弱的环节进行及时的强化,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重视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利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作业的意义,集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有效可行的作业。在过去对作业的认识中,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知识学习过后的课外作业才能称之为作业,而忽视了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堂教学进行中的随堂作业,并没有充分发挥作业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疼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根本无法听懂教师试题讲解,更谈不上做数学题的正确率了。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数学讲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没有对要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直接听课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
不仅学生如此,许多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基本是以口头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并没有给学生制定具体的预习要求,导致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缺乏目标的引导,走马观花,并没有对数学知识留下多少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前预习作业时,要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在态度上认真对待,给学生的预习作业规定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练习。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时有方向,不至于漫无目的浪费时间,帮助学生抓住课堂讲授的重点,使学生重点研究相关的概念与问题。同时,数学预习虽然是预习学生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但教师的预习作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与理解的层面上,要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新知识的简单题目,一是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对待预习作业,二是为了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找到学生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难点,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知识盲区,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
二、创新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课堂时间有限,许多教师为了将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与理论传授给学生,选择在数学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解知识点,这样当然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学生的精力与理解能力有限,一节数学课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如果过于庞大,那学生在理解与消化起来非常困难,容易产生囫囵吞枣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同时,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单纯的讲授的话,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而且如果只是教师讲授的话,学生没有真正进行数学知识练习,容易出现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在课后的作业练习时也不能有效独立地完成作业。
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作业,创新课堂作业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练习,实现教师讲授知识与题目的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做题能力。教师的数学课堂作业除了传统的个人做题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一个共同的数学题目布置给小组,然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数学优势,共同研究出解题步骤,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活跃度。这种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
三、合理设计数学课后作业
由于高中数学在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再加上数学是许多学生的弱势学科,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保证学校升学率,多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在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几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作业与试卷几乎占用了学生的全部时间,使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导致出现应付作业、互相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的结果明显违背了作业的初始意义,沦为教师提高成绩的机械工具,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要让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合理设计学生的作业量,不能只重量不重质,要合理布置,实现数学作业质与量的结合。高中课业非常紧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需要应对各科目的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重质量,结合课堂所讲的知识点,为学生选择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选择典型有代表意义的题目,使学生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能够掌握数学的不同概念知识、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使学生以最少最精的数学作业获得最大最优的学习效果。
同时,由于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实现作业的层次设计,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强化自身的薄弱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作业中获得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总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环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高效可行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推进力量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任务,共同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设计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39
《教育百科全书》认为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通过这一界定,能够明白作业无疑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的有利辅助工具。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算技能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反映数学教学难度很大,学生成绩上不去,高中学生也长期苦于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找不到有效地数学学习方法。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都有了明确的改革策略,但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要想切实落实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理论的实践,而数学作业正是落实这一实践的最佳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完全可以通过数学作业反映出来,因此,作业可以说是连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纽带。合理的作业布置与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练习,教师通过作业的批改也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普遍薄弱的环节进行及时的强化,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重视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利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作业的意义,集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有效可行的作业。在过去对作业的认识中,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知识学习过后的课外作业才能称之为作业,而忽视了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堂教学进行中的随堂作业,并没有充分发挥作业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共同头疼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根本无法听懂教师试题讲解,更谈不上做数学题的正确率了。学生听不懂教师的数学讲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没有对要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学习,因此,在课堂上直接听课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
不仅学生如此,许多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基本是以口头的形式让学生预习,并没有给学生制定具体的预习要求,导致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缺乏目标的引导,走马观花,并没有对数学知识留下多少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前预习作业时,要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在态度上认真对待,给学生的预习作业规定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练习。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时有方向,不至于漫无目的浪费时间,帮助学生抓住课堂讲授的重点,使学生重点研究相关的概念与问题。同时,数学预习虽然是预习学生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但教师的预习作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与理解的层面上,要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新知识的简单题目,一是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对待预习作业,二是为了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找到学生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难点,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知识盲区,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
二、创新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课堂时间有限,许多教师为了将尽可能多的数学知识与理论传授给学生,选择在数学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解知识点,这样当然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但学生的精力与理解能力有限,一节数学课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如果过于庞大,那学生在理解与消化起来非常困难,容易产生囫囵吞枣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同时,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单纯的讲授的话,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而且如果只是教师讲授的话,学生没有真正进行数学知识练习,容易出现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在课后的作业练习时也不能有效独立地完成作业。
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作业,创新课堂作业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练习,实现教师讲授知识与题目的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做题能力。教师的数学课堂作业除了传统的个人做题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一个共同的数学题目布置给小组,然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数学优势,共同研究出解题步骤,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活跃度。这种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
三、合理设计数学课后作业
由于高中数学在升学考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再加上数学是许多学生的弱势学科,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保证学校升学率,多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在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几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作业与试卷几乎占用了学生的全部时间,使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导致出现应付作业、互相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的结果明显违背了作业的初始意义,沦为教师提高成绩的机械工具,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要让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合理设计学生的作业量,不能只重量不重质,要合理布置,实现数学作业质与量的结合。高中课业非常紧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需要应对各科目的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重质量,结合课堂所讲的知识点,为学生选择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选择典型有代表意义的题目,使学生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能够掌握数学的不同概念知识、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使学生以最少最精的数学作业获得最大最优的学习效果。
同时,由于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实现作业的层次设计,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强化自身的薄弱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作业中获得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总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辅助手段,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环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高效可行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推进力量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任务,共同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