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爱国 前进不懈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国民党爱国将领、民革湖南省委名誉副主委蔡杞材,曾参加抵抗日寇犯湘的四次长沙会战;1949年8月,他在益阳率部起义,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工作。
  
  驱赶奴化校长报考中央军校
  
  蔡杞材,字可庵,1909年2月1日出生在湖南益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贫,自幼学编斗笠,牧牛割草。12岁随舅父学瓦匠。13岁始入小学读书,旋以第一名成绩考入益阳县龙洲高小,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插班考入益阳教会学校信义中学二年级。挪威人麦克新担任该校校长,实行奴化教育。他为人凶狠残暴,稍不顺意,就对学生拳打脚踢。蔡杞材带头书写了揭发麦克新罪行的檄文,贴在校门口的墙上,引起轰动;同时串联学生家长到学校评理。麦克新出于无奈,灰溜溜地离开了学校。
  1926年10月,蔡杞材加入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翌年初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政治科。三分校是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驻武汉、唐生智统治两湖时期兴办的,名义上是中央办的,实际上是由唐生智管辖。校长石醉六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曾任蔡锷的参谋长,当时思想比较进步。有一次,他愤怒驳斥外间流传的所谓“赤色恐怖”的无耻谰言,并以哲学的道理,对“恐怖”两字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学生们听了称道不已。三分校教官多系共产党员,其中著名的有夏曦、郭亮、李达,他们给学员讲授革命理论,传播革命思想。这是蔡杞材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革命理论,扩大了政治视野。他在20世纪80年代曾撰文回忆三分校的学习生活时说:“当时革命气氛之浓厚,确实达到高潮。我受到了革命熏陶,坚定了革命信念。”
  1928年春,蔡杞材转入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同年秋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三师见习官、中尉连附;1929年任南京国军编遣委员会中尉科员,后改任津浦、陇海铁路运输司令部军车管理员,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五旅政治部少校总务科长兼政治指导员;1934年参加复兴社总会军事处主办的“首都护卫队训练班”,先后任首都护卫队队附、训练总监部少校科员,训练总监部江苏、河南两省壮丁训练中校视察主任等职。
  
  守土抗日 参加四次长沙会战
  
  1937年初,蔡杞材由训练总监部派回湖南,任湖南省军管区司令部军训处上校科长,兼任湖南省民众训练指导处军训组主任,湖南省政府组训处副处长、中国童子军湖南省理事会筹备委员、复兴社湖南分会干事会干事。
  在这段时期,蔡杞材在军队中实际上没有带兵打仗,主要是在司令部做政工工作,主管大、中学校学生军训,社会军训(即壮丁训练),公务人员军训,国民体育和中等学校女生看护训练等。为了给正规军及时补充兵源,他经常深入长岳、宝永等官区的乡镇街道,宣传“抗战建国、还我河山”、“青年的胸膛就是祖国的国防”等道理,激励热血青年从军御寇。很快,三湘大地报名从军者即达万余。此时,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八路军代表徐特立在长沙积极活动,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蔡杞材经常与徐老联系工作,聆听了徐老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和持久战的战略战术的论述。他对共产党、八路军救国救民、爱国爱民、实事求是、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品德和工作作风深为钦佩,这为他以后投向人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39年8月,蔡杞材担任湖南省军管区司令部编练处上校处长,随后晋升为少将处长,兼省军管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非常赏识蔡杞材,经常带他到长沙、南岳、耒阳、汝城等地视察。
  长沙会战开始后,蔡杞材指示政工人员分两部分开展工作,一部分配合各团政工人员发动民工,征集材料,协助部队构筑工事,一部分配合师野战医院抢救伤员。他要求各师建立伤兵转运站,每站常备10副担架及茶水米粥等,让伤兵在野战医院包扎后,能尽快转送到后方兵站医院治疗。
  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敌人都以失败告终。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第三次长沙会战前,蔡杞材任编练处处长。他针对晋升和新任军官多、实战经验少的情况,在长沙调集营、连、排长进行集训,切实贯彻“忠党爱国,勇敢杀敌,勤练杀敌本领,实实在在做人做事”的“忠勇勤实”四个字军训,时间虽短,收效较好。
  由于各接兵部队层层扣克,当时补充的新兵常常吃不饱,疾病多。为此,蔡杞材严惩扣克之风,严令医务人员优先为新兵治病,改善伙食,并责令政工人员为患病士兵拆洗棉衣,灭虱,代写家信,教唱革命歌曲,尽快增强士兵体质。4个月后,部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又获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蔡杞材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忍辱负重,刚毅坚强。同事、战友戏称他为“张三爷”(即“张飞”)、“益阳骡子”。他曾以“湘骡”自嘲。1941年蔡杞材奉军政部令,发动湖南民众捐献飞机,因做出了成绩,获中央航空委员会甲等奖章一枚,国防部“忠勤勋章”一枚。1942年他参加军政部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兵役会议,获军政部陆军甲等奖章一枚。在第四次长沙会战期间,他虽然克尽职守,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终因国民党中央军腐败,士气低落,加之日军数倍于我,武器精良,我守军只得弃甲而逃,日军占领了长沙。
  
  抵制竞选,将一张白纸投入票箱
  
  1947年,蔡杞材任湖南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同年11月,当选为“国大代表”。
  1948年3月29日,39岁的蔡杞材出席了南京“行宪国民代表大会”。
  在竞选副总统时,薛岳利用在湖南当过省主席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历史,在南京的广东酒家宴请湖南的国大代表,大拉关系以助孙科。他特别想到爱将蔡杞材一定会听他的话,帮他替孙科拉选票。但蔡杞材对薛岳这种拉帮结派的贿选十分不满,公然拒绝赴宴。有一天,戴季陶到蔡杞材寓所谈天,谈到湘西陈国钧为孙科拉选票的情况,说:“孙科给了陈国钧一大笔钱为他拉选票,每张支票一亿元。” 蔡杞材听后说:“陈是丢湖南人的丑,他是想把我们当曹琨的猪仔议员出卖,真糊涂!”
  蒋经国秉承父亲蒋介石的旨意,拼命为孙科拉选票,在会场内外积极活动。蒋经国负责三青团的组织部门,他以看望三青团的国大代表为名,也看望了比他长一岁的湖南国大代表蔡杞材,说:“你是中央军校高材生,又担任过首都护卫队队附,父亲对你有印象,希望你们‘亲爱精诚’,为校长效忠。” 蔡杞材虽口里连声诺诺,心里却十分清楚,太子是在为老子效力。他自有打算,决不做猪仔议员!
  蔡杞材对南京竞选丑闻迭起,十分气愤,说:“李宗仁、孙科都是一丘之貉,我都不选,连老头子(指蒋介石)当总统我也不赞成。他在抗战胜利之后,应该‘功成身退’,留名千古,不要做一个亡国之君,今天弄得上下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一天投票选举副总统时,蔡杞材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投在票箱里,表达他对这种虚伪的民主选举极端不满。
  1949年6月,蔡杞材出席行宪国民代表大会回到湖南后,国大秘书处转来总统府延聘蔡杞材为“勘乱建国动员委员会委员”和“宪政督导委员会委员”的金灿灿的“总统聘书”各一件。他当即识破了蒋介石这种笼络天子门生的惯用伎俩,于是果断地将聘书退还,并将致总统府退聘函稿交长沙各报公开发表,表示自己坚决反对继续内战的鲜明态度。
  通过几天的思索,蔡杞材认识到:蒋介石集团独裁卖国,贪污腐化,的确是一无是处;而共产党并不是国民党宣传机器所诬蔑的那样:什么共产共妻。他说:“从我在长沙见到的徐特立等共产党员来看,他们都是真正救国救民的英雄好汉。现在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完全没有希望了,我将何去何从?”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决定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关键时刻,他决心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坚决投向共产党。
  
  高举义旗,在益阳迎接解放
  
  1949年3月,蔡杞材由陈云章介绍,拜见了中共湖南工委策反小组成员涂西畴,表明自己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湖南和平解放事业尽力。
  5月上旬,南京国防部任命蔡杞材为湘东师管区司令。蔡杞材开始不愿就任,涂西畴做他的工作:党组织认为这个职务相当重要,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党组织已经了解到前司令甘印森已将师管区库存军械、器材、弹药等装上好几艘轮船,准备运走;两个补充团已奉命整装待发,准备开往衡山一带打游击。涂西畴说:为了阻止此计划的实施,你不应放弃这一职务。于是,蔡杞材欣然接受了地下党组织的指示。到任之后,立即改变甘印森的全部实施计划,将已装上船的全部军械物资起运回库,命令补充兵团仍驻原地不动,并召集排长以上军官讲话,疏通官兵之间的关系。
  7月中旬,程潜委任蔡杞材接替潘佑强为湖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省保安司令,到益阳主持军务。去益阳前,涂西畴当面向他交代了任务:(1)立即释放被潘佑强关押的全部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保障他们的安全;(2)维护益阳地方治安,严防匪特破坏;(3)保护公共财产和机关档案;(4)安定民心,保证商店照常营业,不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5)保护水陆交通设备和重要厂矿与物资,保证解放大军和平解放益阳和向长沙进军不受阻碍。蔡杞材接受了党组织的任务后,向涂西畴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派一位党员同志去益阳协助工作,以便与当地党组织密切联系。
  19日下午蔡杞材抵益阳。第二天,他便释放了被关押的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并发表了任免名单和部署各项重要工作,指定陈扬汉指挥突击大队,龙叔韬负责地方治安(陈与地下党组织有联系;龙参加了“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同时,蔡杞材还通过国防部预算局专员曹振鹏的关系,派员去衡阳领到银元3万余元,补发了湘东师管区全部官兵欠饷,从而稳定了军心。
  7月24日,湘鄂赣三省边区剿匪总司令部代理司令刘召东,以奉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崇禧命令疏散“资敌物资”为由,把益阳仓储全部食盐及市内所存五金、西药运走。蔡杞材立即找刘召东交涉,对他说:“你们是作战部队,到处可以流动。我是地方长官,守土有责,共产党一天不打来,人民一天要盐吃,你把盐全部运走,全区老百姓吃什么?无论如何要留给我们一部分食盐以维持民食。”刘答应“帮忙”。翌日,刘召东派政务处长孙啸凤送来2000担食盐拨条一纸,要蔡杞材派员去指定的仓库接收。蔡杞材对孙啸凤说:“你是益阳人,希望你争取多留些盐才对得起家乡人民。”孙啸凤答应再作努力,并说:“这个仓库的存盐并不止2000担,现在来不及过秤,全部留下来,我想一定够吃。”经视察员叶青、察绍先清点结果,盐仓存盐竟达2万担以上。后刘召东虽然装运了部分食盐、五金、西药等物资开往资江上游,但被由常德直插安化的解放军全部截获,船上搭载的随军家属,也随船全部解回益阳。
  这时,刘召东所部正在作撤退准备。蔡杞材为防止国民党军队乘机破坏,命突击大队和益阳县长颜健指挥警察中队和自卫队等加强警戒,并在重要交通要道、电灯公司、电报局等处加强防守兵力,以确保地方治安和公路设施不遭受破坏。
  为了圆满完成地下党领导交给的任务,蔡杞材在专署内外作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集合突击大队、县警察中队、自卫队的官兵讲话,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各界、各业代表人物个别谈话,希望大家都来做安定人心、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财产的工作。蔡杞材还责成一些行业公会和社团,组织“守望队”,协助军警做好治安保卫工作。同时,通知汉寿、沅江两县县长,务必坚守岗位,注意前方军情,非经许可,不得擅离职守。
  7月底,刘召东部及其所属一O三军开始悄悄撤退。8月1日夜间,其所属某团副营长李某率一个排的兵力,携带汽油等,企图放火焚毁汽车和轮渡船。蔡杞材发现后,当即派副司令陈扬汉、突击大队长程振坤率部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了刘部的破坏活动。
  8月3日晨,蔡杞材接到沅江县长刘民英的电话,告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六军先头部队已于凌晨进入沅江县城。蔡杞材指示他组织群众热烈欢迎,并要他旋即指派专署科长刘梦荷、县府秘书符清俊为代表,持蔡杞材与颜健两人的联名信前往约定地点甘溪港,迎接解放军四十九军一四六师先头部队崔团长及其所部来益阳。当日下午5时许,崔团长由欢迎代表陪同乘轮船抵达益阳县城,专、县人员及各界代表、群众集合在东门口轮船码头,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热烈欢迎。益阳城自始至终没有响一声枪,没有流一滴血,没有停一天市,公家财产和机关档案没有任何损失与破坏。
  8月4日上午,双方进行政权移交。所有保安突击大队、县警察中队、县自卫队、镇警察所、专署卫兵排共人枪1000余全部交清,没有逃走一名兵警,没有散失一件武器,连突击大队派往兰溪追剿曹宗藩“反共救国军第六纵队”的一个排,也于8月5日用电话召回,完整无缺地将武器移交清楚。
  在此期间,蔡杞材本人亦列名参加程潜、陈明仁领衔的通电起义。起义后,程潜任命蔡杞材为陈明仁兵团的师长,后改任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三军副军长。1949年11月蔡杞材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五十三军副军长。
  
  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950年5月,蔡杞材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他被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和第一届省政协委员。80年代后,他任省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常委、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监察委员,武汉地区和湖南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顾问等职。他非常关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积极参政议政,撰写了不少提案,被省有关部门采纳。
  1984年,邓小平提出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蔡杞材对这一构想极为赞赏,并不辞辛劳地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奔走。
  蔡杞材的旧友僚属中有100多人在台湾及海外定居。他长期与其中侨居欧、美、加拿大的王东原、刘伟民等36位湘籍名人保持通信联系。他以省政协常委的身份,先后走访了浏阳、平江、益阳等12个市、县,会见了台湾及海外老友在大陆的亲属,协助有关方面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以及调整或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1987年下半年,他先后热情接待了原国民党驻德武官、青年军中将师长、国防部厅长潘华国和原国民党中委周翼斌。他对两位老友说:“中共的政策确实好,欢迎去台人员回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甚至回乡定居。即使在国共对峙时期有多大的问题,共产党人胸怀宽广,不计前嫌,欢迎回来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1986年后,蒋经国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开放两岸关系,缓和两岸对立。对此,蔡杞材欣喜有加,于是向1948年在南京参加“行宪国民代表大会”时曾与谋面的蒋经国致信,回忆往日情谊,展望美好的未来,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大业尽一分力。
  1987年夏天,蔡杞材到浙江参加海外联谊工作研讨会议,与友人游览溪口蒋氏故里时,多有感慨地说:“真希望经国先生能回家祭扫祖墓,以尽人子之情。”来到丰镐房,又到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石碑前留影,在照片上留言:“落后就要挨打,难道国共两党还要长期对峙吗?”
  照片和留言,由一位访湘的台湾友人转交给了蒋经国。后有人传来话说,蒋经国看到照片和留言时,心情颇佳。
  蔡杞材住室的厅堂正面墙上,挂着台湾画家陆九畴的二梅图。图的两边的条幅是浙江省91岁书法家朱九如的题联:“雨过天晴人意好,风平浪静客归来。” 蔡杞材非常喜欢这幅“二梅图”,常对人说:“红梅代表大陆,白梅代表台湾,红梅白梅紧紧相依相伴,和谐统一,多好!大陆、台湾不要因为一水相隔,破坏了这种和谐。”他相信总有一天,台湾海峡会风平浪静,台湾同大陆会统一。
  1988年12月冬至日,已是80高龄的蔡杞材,写了一首寄台湾旧友的诗:
  又是一年将尽日,遥望云天万缕思。树欲静兮风不息,茫茫宇宙欲何之。柳堤悲剧该收幕,再演徒添华夏疵。鹬蚌应知渔父俟,自古阋墙后悔迟。亿万炎黄忧国是,千秋功罪系良知。但愿春雷惊噩梦,云开雨霁乐尧时。
  这首诗表达了他企盼祖国早日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兄弟早日团圆的急切心情。
  1995年4月9日,蔡杞材在长沙病逝,享年86岁。
其他文献
狼迹   1950年的冬天是黄土高原上所有村庄最为萧条和冷落的冬天。寒风像个淘气的孩子,绕着村庄窜来窜去,使整个冬天的村庄一天接一天地打着寒颤。没人说得清,狼是哪一天混进村庄的。   白天,狼偷偷地潜藏在雨水常年冲刷形成的山洞里,一到晚上,潜进村庄,开始是咬死了羊、猪或者鸡。村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狼干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些村庄的孩子不见了,人们循血迹找到了孩子衣服,村庄人才知道,这一只只像狗一
期刊
布谷鸟没叫,我的手机短消息提醒设制的是布谷鸟的叫声。   我又看了一遍,确信没有那鸟消息。   大钟楼上的钟声敲了八下,不能再等待了,再等下去,我要疯掉了,我熄灭了手中的香烟,拿起手机,拉着行李箱,按原计划直奔地铁站。   地铁站入口处有家小报亭,我扫了眼花花绿绿的报纸和杂志,最后决定买份画报,要不等会在高铁上太无聊了。   “嗨!教授!”   身旁有人叫了一声,声音大得像炸雷。我回头一
期刊
岳阳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颜利生,1998年来到卫生防疫战线。6年中,先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一次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市级爱卫工作先进工作者,两次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区先进工作者,一次被评为区五好干部。  6年来,这个控制疾病预防为先的机构拥有了全市同级机构中最先进的检验办公大楼和一流的仪器设备,计划免疫工作名列全省第四,城市爱卫创卫工作均出色完成,并且6年来未发生一例重
期刊
现任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兴达化工厂厂长的邓小云,从参加工作以来,从企业的基层工作做起,逐步成为企业的当家人。他的经历虽然谈不上惊天动地,却也走过了一条从“国有企业的扭亏能手”到“称雄一方的私营业主”的曲折过程。    他是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    邓小云首先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原岳阳市君山糖厂工作,由于勤奋和努力,不久他就当上了锅炉班的班长。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原本管理混乱的班组,很快就被他整理得
期刊
一   赵文雄上班一般准时在八点至八点十五之间。他瞟了瞟墙上的电子挂钟,八点过五分。签了到,来到副局长办公室,开门进入,虚掩内门。用热水器烧了开水,泡了绿茶。赵文雄坐在椅子上,捧着茶杯,望着袅袅热气发呆。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发呆,实在想不起有什么事可干。少顷,他放下茶杯,掏出手机看朋友圈,同学余辉发了组和老公赵栋秀恩爱的照片。点了赞,放下手机,仰靠椅背,闭目养神。   十分钟左右,他睁开眼,站起
期刊
2003年8月5日8时36分,长沙湘雅二医院14病室,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噩耗传出,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王三一院士永远走了。就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他还与几位老专家一道完成了上报给中国工程院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院士建议《城陵矶汛期水位流量关系研究》一文,中南院三板溪水电站的设计人员还刚刚将远在沅江上游的现场施工情况刻录成光盘,让病榻上的王三一院士一解牵挂之苦。面对安卧在鲜花丛中的良师益友,中南院人更愿相
期刊
唐朝天宝十五年(756)的一个秋夜,蜀郡(今成都)行宫里,孤灯挑尽,夜雨闻铃,窗外,落叶满阶,秋草无色。因安史之乱仓皇入蜀的唐明皇,惊魂甫定,痛定思痛,想起昔日的开元盛世,满眼繁华,想起曾经的春宵苦短,芙蓉帐暖,想起自己最信任的安禄山举兵掀起“安史之乱”,最宠爱的杨贵妃在马嵬坡花钿委地,想起曾为盛唐大厦柱石、忠言逆耳的张九龄,不禁老泪如秋雨,几度失声。此时,被史学家誉为盛唐最后一位名相的张九龄,已
期刊
春天来了 百花盛开  春天来了 百鸟欢唱  我们在旗帜下集合  在笑声中相望  春天的风  梳妆我们蓬勃的英姿  春天的雨露  滋润我们崇高的理想  春天的脚步  踏响我们前进的节拍  春天的云霞  编织我们多彩的霓裳  我们和雷锋同行  豪情在心中激荡  我们向雷锋致敬  微笑如阳光灿烂  我们和雷锋携手  浑身充满向上的力量  我们懂得  没有什么比大地的慷慨更慷慨  没有什么比灵魂的高尚更高
期刊
羊春秋离开我们3年多了。他去世时我恰巧在外地休养,没能同他作最后一次告别,非常遗憾!  羊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享誉文坛的诗人,又是从教数十年的资深教授,桃李满天下。他长我9岁,我不是他的专业同行,认识的时间虽然很长,真正密切交往的时间却不长,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教学业绩没有资格置喙。但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有许多话要说,有的在他病重住院时说了,有的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走了……  在我的印
期刊
启航  将理想高挂桅杆  让信仰鼓满风帆  在波涛汹涌的东海岸  在南湖的红舫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  满载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铁血担当  高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誓言  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他们要让中国站起来  怎能忘啊  怎能忘武装暴动的轰轰烈烈  怎能忘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  怎能忘抗日前线众志成城战强寇  怎能忘解放战场摧枯拉朽歼匪顽  是啊!不能忘  不能忘风雨如晦的黑暗长夜  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