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032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利用短视频创设新颖的音乐学习情境
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喜新求变的心理特质出发,利用短视频创设新颖的音乐学习情境,将原本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作品变为声情并茂的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一体的表现形态使學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强化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西湖春晓》教学时,鉴于大多数西北地区的学生没有到过江南,仅仅依靠歌词和教师的讲述,无法真正理解“皓皓朝阳上柳梢,淡淡青烟漫山腰”、“人在镜中喧船在画里摇”的美丽意境。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给学生展示西湖美景,带领学生荡舟西湖,欣赏亦诗亦画的绝妙意境。由此创设的新颖、灵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兴奋异常,讨论和探究活动热烈活跃,学生不仅能在积极能动的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欣赏中听辨出B段旋律出现的顺序,明确6/8拍乐曲的表现效果,而且能深刻地体会江南音乐清澈秀丽、婉转细腻的风格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多维认知。
2利用音乐模拟软件弥补课堂缺少乐器的不足
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器乐和声乐共同构成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对乐器的感知和辨别能力,既是完善学生音乐认知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知、情、意”协调统一的必然选择。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小学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学,乐器缺乏、教师乐器演奏水平欠缺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教学也处于乐器不足、乐器教学被忽视的状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讲解某些音乐知识或作品时缺少乐器演奏课堂就会缺少乐感。如果学生在乐器辨别上产生错觉听觉上的先入为主就会给后期纠正音准和节奏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音乐模拟软件的使用有效弥补了课堂缺少乐器的不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强化相关乐器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乐器演奏的要点和音色特征能够准确地听辨出不同乐器的特征,了解乐器在突出音乐表现力上的特殊价值,促进唱歌、欣赏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例如在教学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乐曲以提琴、长笛、双簧管、黑管、巴松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分别演绎了彼得、小鸟、鸭子、猫、爷爷、狼和猎人,但学校一般很难拥有所有这些乐器。即使有,受时间等因素影响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演奏。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音乐模拟软件iDreamPiano,随着教学进程逐一模拟演奏,边演奏边指导学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明确:提琴的轻快、活泼表现的是彼得的勇敢、聪明和机智过人;黑管的流畅、有弹性表现的是猫的行动敏捷、上蹿下跳;巴松管的低沉、厚重表现的是爷爷的行动迟缓、做事严谨,圆号的刺耳、不和谐表现的是狼的凶残、阴险和贪婪;定音鼓的浑厚、有力表现的是猎人的机警、威猛等等,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在音乐欣赏中获得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3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质量
小学生具有情绪多变、爱好多变的特征,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才可保证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这是后续开展知识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具活力。
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以音乐的知识特性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直接依据,适宜的教学模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母鸡叫咯咯》这首歌充满童趣,歌曲以“咯咯”表现母鸡下蛋的欢乐和成就。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模式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创设“快乐农场”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音乐呈现小动物的声音。于是,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有趣,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小学生走入教学内容之中,整堂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
4通过探究活动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呆板无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利用实践活动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实践能力。探究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音乐教师可利用探究活动,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活力。
如教授“节奏”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音乐阶梯”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感知节奏、理解节奏并掌握节奏。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玻璃水杯、纯净水和指挥棒等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制造不一样的“音乐阶梯”。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前,教师可先大致讲解关于“节奏”的理论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将水倒入水杯后进行击打。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发现玻璃杯中的水不等,其发出的声音会存在差别,击打的重量和位置不同, 其发出的声音也会随之变化。于是,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欢快且充满趣味,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素质涵养,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教学,提高家长对音乐的认可程度,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音乐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不断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婧.旋律飘荡在课堂——分析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9(01):165.
[2]王婷婷. 小学音乐课堂中京剧入课堂的实践教学策略[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3]季燕沁.活用“四性” 让低年级音乐课堂有序起来——谈小学音乐课堂的组织教学[J].名师在线,2018(34):77-78.
[4]李婕. 小学音乐课堂的竖笛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032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保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利用短视频创设新颖的音乐学习情境
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喜新求变的心理特质出发,利用短视频创设新颖的音乐学习情境,将原本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作品变为声情并茂的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一体的表现形态使學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强化音乐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进行《西湖春晓》教学时,鉴于大多数西北地区的学生没有到过江南,仅仅依靠歌词和教师的讲述,无法真正理解“皓皓朝阳上柳梢,淡淡青烟漫山腰”、“人在镜中喧船在画里摇”的美丽意境。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给学生展示西湖美景,带领学生荡舟西湖,欣赏亦诗亦画的绝妙意境。由此创设的新颖、灵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兴奋异常,讨论和探究活动热烈活跃,学生不仅能在积极能动的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欣赏中听辨出B段旋律出现的顺序,明确6/8拍乐曲的表现效果,而且能深刻地体会江南音乐清澈秀丽、婉转细腻的风格特点在头脑中建立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多维认知。
2利用音乐模拟软件弥补课堂缺少乐器的不足
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器乐和声乐共同构成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对乐器的感知和辨别能力,既是完善学生音乐认知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知、情、意”协调统一的必然选择。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小学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学,乐器缺乏、教师乐器演奏水平欠缺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教学也处于乐器不足、乐器教学被忽视的状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讲解某些音乐知识或作品时缺少乐器演奏课堂就会缺少乐感。如果学生在乐器辨别上产生错觉听觉上的先入为主就会给后期纠正音准和节奏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音乐模拟软件的使用有效弥补了课堂缺少乐器的不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强化相关乐器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乐器演奏的要点和音色特征能够准确地听辨出不同乐器的特征,了解乐器在突出音乐表现力上的特殊价值,促进唱歌、欣赏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例如在教学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时,乐曲以提琴、长笛、双簧管、黑管、巴松管、圆号和定音鼓等乐器分别演绎了彼得、小鸟、鸭子、猫、爷爷、狼和猎人,但学校一般很难拥有所有这些乐器。即使有,受时间等因素影响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演奏。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音乐模拟软件iDreamPiano,随着教学进程逐一模拟演奏,边演奏边指导学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明确:提琴的轻快、活泼表现的是彼得的勇敢、聪明和机智过人;黑管的流畅、有弹性表现的是猫的行动敏捷、上蹿下跳;巴松管的低沉、厚重表现的是爷爷的行动迟缓、做事严谨,圆号的刺耳、不和谐表现的是狼的凶残、阴险和贪婪;定音鼓的浑厚、有力表现的是猎人的机警、威猛等等,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在音乐欣赏中获得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3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质量
小学生具有情绪多变、爱好多变的特征,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才可保证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这是后续开展知识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具活力。
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以音乐的知识特性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直接依据,适宜的教学模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母鸡叫咯咯》这首歌充满童趣,歌曲以“咯咯”表现母鸡下蛋的欢乐和成就。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模式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创设“快乐农场”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表演,引导学生用音乐呈现小动物的声音。于是,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有趣,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小学生走入教学内容之中,整堂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提升。
4通过探究活动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呆板无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利用实践活动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实践能力。探究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音乐教师可利用探究活动,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活力。
如教授“节奏”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音乐阶梯”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感知节奏、理解节奏并掌握节奏。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玻璃水杯、纯净水和指挥棒等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制造不一样的“音乐阶梯”。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前,教师可先大致讲解关于“节奏”的理论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将水倒入水杯后进行击打。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发现玻璃杯中的水不等,其发出的声音会存在差别,击打的重量和位置不同, 其发出的声音也会随之变化。于是,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欢快且充满趣味,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素质涵养,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教学,提高家长对音乐的认可程度,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音乐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不断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婧.旋律飘荡在课堂——分析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9(01):165.
[2]王婷婷. 小学音乐课堂中京剧入课堂的实践教学策略[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3]季燕沁.活用“四性” 让低年级音乐课堂有序起来——谈小学音乐课堂的组织教学[J].名师在线,2018(34):77-78.
[4]李婕. 小学音乐课堂的竖笛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