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祖国的60周年华诞,举国欢庆。60年间,中国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例外的是,中国的电视领域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从前,人们对电视充满了新奇,觉得电视是一个神秘而又不可触摸的东西。但如今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街上遍地都能看到老百姓用DV记录自己的生活,而记者也已经走上街头,把镜头伸向老百姓中间。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已经成为电视的主角,电视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民的时代。电视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正在从以教化功能为主转变为以娱乐功能为主,逐渐成为为人们提供消遣的“原始魔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接一场规模浩大的“真人秀”浪潮席卷而来。然而在这众多的节目中,能真正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并不多,《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是其中的佼佼者。仅仅从这些节目的收视率来看,就足以证明观众的欣赏口味正在逐渐改变,但这绝不意味着欣赏水平降低了,而是普通的综艺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所以电视工作者要寻求更新鲜、更有创意的东西来迎合观众口味。
娱乐节目走入了“平民化”,新闻也不例外。现在的人们不再对英雄顶礼膜拜,而关注更多的是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作为宣传途径的新闻节目自然把目光对准了平民生活,热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新闻节目主持人也成为百姓的代言人,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展现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所谓平民化视角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但遗憾的是,如今的一些民生新闻走入了浅薄化的怪圈,利用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最终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得到了满足,广告得到了市场,电视台则得到了利益,各有所需,各取所得。但是,民生新闻终归是要回到民生本身,真正地去关注民生,而不是打“民生”之名,扭曲关注民生的真正意义。我们要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受众的心理、更具有可读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那么我们就要在报道视角和报道语言的平民化上下工夫。
报道视角的平民化。通俗地说,平民化就是一种视角的改变,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言论的做法,转而从具体的、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都可以成为选择报道的内容。普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就是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体现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反映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报道一些他们关注或是想知道的内容。例如除报道新闻事件本身外,还可以报道与它相关的事件,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事件参与者的相关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受众对事件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就拿硬性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来说,如果仅仅局限在报道会议的议程和内容上,市民并不关心,显然是吃力不讨好。但是,如果将代表们讨论的话题,归纳、分析、集中在社会治安、教育、生活环境、住房、就业、城市建设等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上,集中组织稿件进行报道,老百姓就会更关注,报道效果就会更好。而如今一些栏目采用老百姓的DV稿件,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例如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民生大参考》、《DV观察》等栏目,都在争抢拥有DV,会拍DV新闻的DV通讯员。从栏目时间的延长、DV稿件供不应求、栏目的收视率节节攀高这些方面来看,DV这个当初以家用摄像机身份出现的“平民小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机构的欢迎。
报道语言的平民化。简单地说,语言的平民化就是将抽象的、模式化的报道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平实化的语言,多一些对报道对象的细节描写,使稿件的文字和结构更加“平民化”。这样,就要求节目主持人放下架子,少些播音腔,多些平民化的体贴;评论少些空洞,多些实在,应更有主讲人的味道,边看边说,真诚谦虚又有独到的观点。新闻报道要娓娓道来,点评有亲和力。在语言表达上要灵活、夸张、随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体现出平民化意识。“咱老百姓” 、“您看”、“您说呢”这些能够凸显主人翁地位的词语,还有“厉害呀”、“真行”等口语化的词语,从主持人的口中说出,既让观众感到平等交流的亲切,又能让观众在看新闻中不断地得到有益的思考。另外,无论是主持人会心的笑容,还是对于社会阴暗面不满而皱起的眉头或做出的有力度的手势,都能够让观众感到这是主持人真实情感的流露,是第一时间的真实反映,拉近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例如著名的新闻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的原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看上去就让人感到亲切,想起来就感到心态平衡。他以其主持心态的“平民化”、相貌行为的“平民化”、谈话方式的“平民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下降了的镜头、降低了的视角,通过真实展现、个性叙述、精辟点评的方式,反映了民众心声、引导了百姓生活、体现了地域文化、传承了本土精髓。在这样的构架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打破了传统新闻播音员的灌输说教的传播模式,以其“平民视角”的观念,确立了“知心人”的朋友姿态,对反映普通人平常生活的“民生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软化”处理,通过“平民化诠释”和“本色化点评”,与观众进行“贴心话”的平等交流,以期达到凸显社会人文关怀、引导主流价值观念的目的,从而使得民生新闻突破“市井新闻”就事论事的层面,赋予它全新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校:赵 亮
从前,人们对电视充满了新奇,觉得电视是一个神秘而又不可触摸的东西。但如今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街上遍地都能看到老百姓用DV记录自己的生活,而记者也已经走上街头,把镜头伸向老百姓中间。这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已经成为电视的主角,电视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平民的时代。电视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正在从以教化功能为主转变为以娱乐功能为主,逐渐成为为人们提供消遣的“原始魔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接一场规模浩大的“真人秀”浪潮席卷而来。然而在这众多的节目中,能真正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并不多,《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是其中的佼佼者。仅仅从这些节目的收视率来看,就足以证明观众的欣赏口味正在逐渐改变,但这绝不意味着欣赏水平降低了,而是普通的综艺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所以电视工作者要寻求更新鲜、更有创意的东西来迎合观众口味。
娱乐节目走入了“平民化”,新闻也不例外。现在的人们不再对英雄顶礼膜拜,而关注更多的是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作为宣传途径的新闻节目自然把目光对准了平民生活,热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新闻节目主持人也成为百姓的代言人,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展现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所谓平民化视角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但遗憾的是,如今的一些民生新闻走入了浅薄化的怪圈,利用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最终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得到了满足,广告得到了市场,电视台则得到了利益,各有所需,各取所得。但是,民生新闻终归是要回到民生本身,真正地去关注民生,而不是打“民生”之名,扭曲关注民生的真正意义。我们要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受众的心理、更具有可读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那么我们就要在报道视角和报道语言的平民化上下工夫。
报道视角的平民化。通俗地说,平民化就是一种视角的改变,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言论的做法,转而从具体的、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都可以成为选择报道的内容。普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就是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体现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反映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报道一些他们关注或是想知道的内容。例如除报道新闻事件本身外,还可以报道与它相关的事件,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事件参与者的相关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受众对事件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就拿硬性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来说,如果仅仅局限在报道会议的议程和内容上,市民并不关心,显然是吃力不讨好。但是,如果将代表们讨论的话题,归纳、分析、集中在社会治安、教育、生活环境、住房、就业、城市建设等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上,集中组织稿件进行报道,老百姓就会更关注,报道效果就会更好。而如今一些栏目采用老百姓的DV稿件,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例如河南电视台的《都市报道》、《民生大参考》、《DV观察》等栏目,都在争抢拥有DV,会拍DV新闻的DV通讯员。从栏目时间的延长、DV稿件供不应求、栏目的收视率节节攀高这些方面来看,DV这个当初以家用摄像机身份出现的“平民小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机构的欢迎。
报道语言的平民化。简单地说,语言的平民化就是将抽象的、模式化的报道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平实化的语言,多一些对报道对象的细节描写,使稿件的文字和结构更加“平民化”。这样,就要求节目主持人放下架子,少些播音腔,多些平民化的体贴;评论少些空洞,多些实在,应更有主讲人的味道,边看边说,真诚谦虚又有独到的观点。新闻报道要娓娓道来,点评有亲和力。在语言表达上要灵活、夸张、随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体现出平民化意识。“咱老百姓” 、“您看”、“您说呢”这些能够凸显主人翁地位的词语,还有“厉害呀”、“真行”等口语化的词语,从主持人的口中说出,既让观众感到平等交流的亲切,又能让观众在看新闻中不断地得到有益的思考。另外,无论是主持人会心的笑容,还是对于社会阴暗面不满而皱起的眉头或做出的有力度的手势,都能够让观众感到这是主持人真实情感的流露,是第一时间的真实反映,拉近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例如著名的新闻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的原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看上去就让人感到亲切,想起来就感到心态平衡。他以其主持心态的“平民化”、相貌行为的“平民化”、谈话方式的“平民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下降了的镜头、降低了的视角,通过真实展现、个性叙述、精辟点评的方式,反映了民众心声、引导了百姓生活、体现了地域文化、传承了本土精髓。在这样的构架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打破了传统新闻播音员的灌输说教的传播模式,以其“平民视角”的观念,确立了“知心人”的朋友姿态,对反映普通人平常生活的“民生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软化”处理,通过“平民化诠释”和“本色化点评”,与观众进行“贴心话”的平等交流,以期达到凸显社会人文关怀、引导主流价值观念的目的,从而使得民生新闻突破“市井新闻”就事论事的层面,赋予它全新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