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传播的流行性脑炎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的病毒传染病,它的病源就是微子(滤过性毒),由蚊虫传播的流行性脑炎,其分布有地域性的限制,它的发病也是有季节性的,例如圣路易脑炎见于美国的中部和西部,日本B型脑炎见于日本,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国沿海各省台湾,北京,天津,大连,厦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均有发现,传播的地区,逐年扩大,根据北京一地而言,从一九三八年开始有人注意,当时协和医院的记录只有十个病例,但到一九四九年仅儿童医院一处就有九十个病例,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有见于此,动员了不少人才和物资大力展开流行性脑炎的防治研究,并且把这一个有意义防治研究工作,列为一九五○年度中心工作之一,可见它的重要了,本文所讨论的包括流行性脑炎的种类,一般情况,传播的主要蚊种及防治方法。

其他文献
血色素之测定,当以托氏Tallquist法最为简便,用血一滴染白纸上,与标准红色纸比较,即可定其百分数;惟准确性甚差。至藉血含氧量Oxygen capacity或铁含量测定血色素,虽甚准确,但对临床方面并不适用,此外如沙氏法Sahli Method,虽为一般医疗机构所通,亦仍有其缺点;不若用各种不同浓度之硫酸铜液;则费时既少,又准确经济。且同时又可测定血球容量Hematocrit及血浆蛋白等。对于
期刊
耳部的结核传染,并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因为一般人不太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好多病例,都给忽视了。结核病在我国是一个很普通的疾病,因此耳部发生这种传染,也许会很多的。我们没有精确的统计,我们的医学文献上也没有报导,所以这病在耳部的发病数,无从得知。
期刊
黑热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原是一种原虫,名曰利朵体。病虫有两种形态,其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包括人体)者为椭圆形之利朵体,大约2-4u,以Wright氏染色法染之,有紫色大小两核,大者为滋养核,形椭圆,位于虫体中部,小者为动核,形如短杆,与滋养核作垂直或并行之排列。虫体常在网状内皮细胞内,涂片中,每散於细胞外。其在培养基内生长或寄生白蛉消化道内者,则为活动力极大之鞭毛体,长10-20u,亦有两核,
期刊
甲种维生素
期刊
鼻流血是一种很普遍的病状,虽然少有发生严重结果的现象,可是死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例如血友病,动脉硬化,右心瓣病,鼻或胸腔瘤等所发生的鼻流血是严重性的,因此我们对鼻流血的病因及治疗,不能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去施行正确的处理,藉可免生错误或意外。
期刊
以脊突穿刺(Spinous Process Puncture)诊断黑热病
期刊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其特征是咽喉痛及皮肤与口腔盖上发生点状疹子,日后有脱皮现象。
期刊
(1)报告用钠锑葡萄糖治疗中国黑热病148例。(2)93例经6天,35例经5天,11例经3天之治疗程,由于药物之反应可谓几无,两例于治疗时期内因并发症死亡。(3)在治疗后之d-12月后曾继续观察84例,发现有二例复发,三例由于其他疾病死亡。其余均健康。(4)在治疗后之d-12星期检查40例除一人外余均可谓痊愈。(5)由于钠锑葡萄糖之无毒及优越之疗效,故此药可选择以治中国之黑热病。
期刊
黑热病的诊断方法从病人的籍贯来说如系从黑热病流行区域来的或初到黑热病流行区域的经过白蛉感染期五六七八月由白蛉感染,再加同居者亦有黑热病患者甚为可疑。其次就是临床上的病状和征象,如面黑发热,逐渐消瘦,鼻龈出血,肝脾肿大等现象更为可疑。
期刊
腹膜后淋巴结之网织内皮细胞肉瘤;结节性肝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