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元能买来我老爸快乐、身心健康,6元能买来我老妈不再唠叨、全家和睦,你说是亏还是赚?
近年来,只要是白天往老家重庆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母亲。只要我问起父亲:“又钓鱼去了吗?”母亲的抱怨总是像河水一般滔滔不绝。
自从父亲迷上了钓鱼,白天家里多半见不着他的人影,晚上他回来时总是一身脏一身汗,一番洗理之后,人就困得坐在沙发上也能睡着。我母亲每每心疼得直数落:“看你,老了老了,倒成了老顽童!”
前不久我因公出差,顺路可以回家一趟。启程前,我给父母买了各种吃的穿的,想了想,又买了一件自行车雨披给父亲捎上。重庆是山城,没有自行车,很少见到这东西。我特地挑了一件色彩艳丽的,想象着父亲披上这大黄警告色的雨披在江边垂钓,一定更像现代派的“蓑笠翁”。
父亲果然没在家里呆着。母亲惊喜地迎接我,一个劲儿地问我累不累、饿不饿,又问:“要不我给你煮一碗鱼汤吧?”说着拿来一个桶,让我看里面的鱼,“你爸昨天钓的!”
我到处转悠,四下看了看,只见厨房内、阳台上、卫生间里到处养着鱼,只差没把坐式马桶堵上养鱼了。打开冰箱,更让人吓一大跳:黑压压的简直像一座袖珍型的冰冻鱼库。母亲哭笑不得地说:“你看,你爸钓鱼闹得现在家里没人吃鱼了,个个闻到鱼腥味就望风而逃。最好笑的是,左邻右舍见你爸一颠一颠地走去,知道他又送鱼去,都赶快躲开他。邻居只要把鱼收下,你爸一准连声道谢!”
母亲给我煮的鲫鱼奶汤十分鲜美。我正喝着,小侄女放学回家来了。小侄女见我在喝鱼汤,竟然吃惊地问:“姑姑,你怎么吃鱼?”她这话怎么问的?难道在小小的她的心目中,吃鱼等于是没开化的食人生番?我明显感觉到:围绕父亲酷爱钓鱼,家里已经闹出不少笑话。
吃过晚饭,父亲还没有回来。我便走出门去,一半是散步,一半是为了接父亲。我边走边想,父亲啊父亲,你迷上钓鱼也没什么不好的,但弄得鱼满为患、全家人神经兮兮的、小孩子连常识都颠倒了,那就太过分了吧?这样想着,我真有点后悔买雨披给父亲当礼物。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父亲终于身背鱼竿、手提鱼篓全副武装出现在街头。见了我,他喜出望外,还没说上两句话,便乐哈哈地让我看他的收获:“你看那条红嘴鲤多漂亮!我说是好兆头呢,原来是兆你回来。”见父亲又是高兴又是满足的神情,我的想法又忽地转变了,决定不对父亲钓鱼说一个“不”字。
一起走回家,我发现父亲虽然晒黑了、略瘦了,但精神矍铄,腰板硬朗。
回到家,我高高兴兴地把大黄雨披送给父亲。父亲接过去欣赏半天,对我母亲炫耀道:“我钓鱼,你们都说我。看,还是女儿贴心!”母亲撇撇嘴,没说什么。我想,要把这事处理得父母都满意,还真得再想点法子。
第二天,我陪母亲到农贸市场买菜。突然,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盯着我说:“哎哟,你不是虹姐吗?”我仔细一看,认出他是我中学时代最好的女友的弟弟。那时他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和他姐身后,现在他已经是大市场的管理人员了。我惊喜地叫了声“小弟”。看着他佩带的市场管理人员的蓝色胸卡,我突然灵光一闪,赶紧让母亲先去杀鸡,说我要和小弟闲话几句。
母亲走开后,我让小弟帮忙介绍一个固定的鱼贩子。小弟一口答应:“虹姐,你要买鱼?那简单,我保证你买到最新鲜的……”我连忙说:“不是,不是。虹姐不是要买鱼,而是要卖鱼。”小弟傻傻地看着我。我便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给他解释了半天。小弟终于听明白了。
回家后,我给父亲作了如下交代:你每天钓鱼回来,就不用把鱼拿回家了,直接送到市场的海河鲜16号摊位,摊主姓潘,他愿意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长期收购你的鱼。
父亲听了,高兴得笑起来:“真的?他肯收我的鱼吗?”
“当然是真的。”我说,“一切我都联系好了。”
母亲则在一旁盘算开了:“老头子每次钓鱼都要买票,算下来差不多10元一公斤,加上车费,辛苦劳累不计,卖12元一公斤倒也不用亏。”
父亲还是不太放心:“丫头,市场上的鱼经常卖10元一公斤,他凭什么花12元买我的鱼?”
我喉头噎了一下,赶紧找词:“人家图你的鱼是野外河里钓来的,和网箱里用饲料养的不同。有一些买主专门要买野鱼呢!”
父亲听了觉得有道理,骄傲地说:“当然,野鱼的味道要好得多。”母亲伸出指头往他头上戳了一下:“还是我女儿能干,给你解决了难题!以后你就钓吧。”
其实小弟知道,我和摊主达成的协议是:他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回收我老爸钓的鱼,但按每公斤12元付钱给我老爸,回头小弟再把6元差价补给他。
小弟用什么钱补给摊主呢?当然是我把一个银行卡给了小弟,说上面有几百元,回成都以后还会不时记着往卡里存钱。小弟说:“虹姐,你做的是哪门子亏本买卖啊?每公斤鱼你倒贴6元,世上哪有这种糊涂账!”
我说:“小弟,你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没算过来呢?6元能买来我老爸快乐、身心健康,6元能买来我老妈不唠叨、全家和睦,你说是亏还是赚?虹姐可是赚大了!”
小弟笑了:“行,看在虹姐用心良苦孝顺父母的份上,我一定替你管好这笔账!”
我连忙叮咛:“要保密啊!这可是一笔不能见天的账。”
小弟的嘴可会说话了:“虹姐的一片孝心可对天就行了。”
近年来,只要是白天往老家重庆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母亲。只要我问起父亲:“又钓鱼去了吗?”母亲的抱怨总是像河水一般滔滔不绝。
自从父亲迷上了钓鱼,白天家里多半见不着他的人影,晚上他回来时总是一身脏一身汗,一番洗理之后,人就困得坐在沙发上也能睡着。我母亲每每心疼得直数落:“看你,老了老了,倒成了老顽童!”
前不久我因公出差,顺路可以回家一趟。启程前,我给父母买了各种吃的穿的,想了想,又买了一件自行车雨披给父亲捎上。重庆是山城,没有自行车,很少见到这东西。我特地挑了一件色彩艳丽的,想象着父亲披上这大黄警告色的雨披在江边垂钓,一定更像现代派的“蓑笠翁”。
父亲果然没在家里呆着。母亲惊喜地迎接我,一个劲儿地问我累不累、饿不饿,又问:“要不我给你煮一碗鱼汤吧?”说着拿来一个桶,让我看里面的鱼,“你爸昨天钓的!”
我到处转悠,四下看了看,只见厨房内、阳台上、卫生间里到处养着鱼,只差没把坐式马桶堵上养鱼了。打开冰箱,更让人吓一大跳:黑压压的简直像一座袖珍型的冰冻鱼库。母亲哭笑不得地说:“你看,你爸钓鱼闹得现在家里没人吃鱼了,个个闻到鱼腥味就望风而逃。最好笑的是,左邻右舍见你爸一颠一颠地走去,知道他又送鱼去,都赶快躲开他。邻居只要把鱼收下,你爸一准连声道谢!”
母亲给我煮的鲫鱼奶汤十分鲜美。我正喝着,小侄女放学回家来了。小侄女见我在喝鱼汤,竟然吃惊地问:“姑姑,你怎么吃鱼?”她这话怎么问的?难道在小小的她的心目中,吃鱼等于是没开化的食人生番?我明显感觉到:围绕父亲酷爱钓鱼,家里已经闹出不少笑话。
吃过晚饭,父亲还没有回来。我便走出门去,一半是散步,一半是为了接父亲。我边走边想,父亲啊父亲,你迷上钓鱼也没什么不好的,但弄得鱼满为患、全家人神经兮兮的、小孩子连常识都颠倒了,那就太过分了吧?这样想着,我真有点后悔买雨披给父亲当礼物。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父亲终于身背鱼竿、手提鱼篓全副武装出现在街头。见了我,他喜出望外,还没说上两句话,便乐哈哈地让我看他的收获:“你看那条红嘴鲤多漂亮!我说是好兆头呢,原来是兆你回来。”见父亲又是高兴又是满足的神情,我的想法又忽地转变了,决定不对父亲钓鱼说一个“不”字。
一起走回家,我发现父亲虽然晒黑了、略瘦了,但精神矍铄,腰板硬朗。
回到家,我高高兴兴地把大黄雨披送给父亲。父亲接过去欣赏半天,对我母亲炫耀道:“我钓鱼,你们都说我。看,还是女儿贴心!”母亲撇撇嘴,没说什么。我想,要把这事处理得父母都满意,还真得再想点法子。
第二天,我陪母亲到农贸市场买菜。突然,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盯着我说:“哎哟,你不是虹姐吗?”我仔细一看,认出他是我中学时代最好的女友的弟弟。那时他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我和他姐身后,现在他已经是大市场的管理人员了。我惊喜地叫了声“小弟”。看着他佩带的市场管理人员的蓝色胸卡,我突然灵光一闪,赶紧让母亲先去杀鸡,说我要和小弟闲话几句。
母亲走开后,我让小弟帮忙介绍一个固定的鱼贩子。小弟一口答应:“虹姐,你要买鱼?那简单,我保证你买到最新鲜的……”我连忙说:“不是,不是。虹姐不是要买鱼,而是要卖鱼。”小弟傻傻地看着我。我便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给他解释了半天。小弟终于听明白了。
回家后,我给父亲作了如下交代:你每天钓鱼回来,就不用把鱼拿回家了,直接送到市场的海河鲜16号摊位,摊主姓潘,他愿意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长期收购你的鱼。
父亲听了,高兴得笑起来:“真的?他肯收我的鱼吗?”
“当然是真的。”我说,“一切我都联系好了。”
母亲则在一旁盘算开了:“老头子每次钓鱼都要买票,算下来差不多10元一公斤,加上车费,辛苦劳累不计,卖12元一公斤倒也不用亏。”
父亲还是不太放心:“丫头,市场上的鱼经常卖10元一公斤,他凭什么花12元买我的鱼?”
我喉头噎了一下,赶紧找词:“人家图你的鱼是野外河里钓来的,和网箱里用饲料养的不同。有一些买主专门要买野鱼呢!”
父亲听了觉得有道理,骄傲地说:“当然,野鱼的味道要好得多。”母亲伸出指头往他头上戳了一下:“还是我女儿能干,给你解决了难题!以后你就钓吧。”
其实小弟知道,我和摊主达成的协议是:他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回收我老爸钓的鱼,但按每公斤12元付钱给我老爸,回头小弟再把6元差价补给他。
小弟用什么钱补给摊主呢?当然是我把一个银行卡给了小弟,说上面有几百元,回成都以后还会不时记着往卡里存钱。小弟说:“虹姐,你做的是哪门子亏本买卖啊?每公斤鱼你倒贴6元,世上哪有这种糊涂账!”
我说:“小弟,你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没算过来呢?6元能买来我老爸快乐、身心健康,6元能买来我老妈不唠叨、全家和睦,你说是亏还是赚?虹姐可是赚大了!”
小弟笑了:“行,看在虹姐用心良苦孝顺父母的份上,我一定替你管好这笔账!”
我连忙叮咛:“要保密啊!这可是一笔不能见天的账。”
小弟的嘴可会说话了:“虹姐的一片孝心可对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