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走进乡村,对农机购置补贴开展预防调查,对该领域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发案规律、犯罪原因及发展变化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向自治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检察建议》,受到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以下简称为“农机购置补贴”)是党和国家向农村地区推出的一项惠农利农政策,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广西,“农机购置补贴”,算得上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
腐败热词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国家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广西作为山区农业省份,也于2004年起落实国家这一补贴政策。2005年,中央对广西的补贴资金规模为600万元,至2011年达到5.2亿元,补贴资金累计达15.66亿元。其间,广西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达3.05亿元。累计补贴农机产品64.46万台,受益农户59.36万户。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文明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农机补贴面的不断扩大,也引发了一些严重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职务犯罪案件。2009年,广西检察机关在该领域立案查处8人,2010年为24人,到2011年更是急剧攀升到了100余人。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不仅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波及面也迅速扩展,由最初的5个地级市蔓延到13个地级市。
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爆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社会稳定方面,个别地区农民试图越级上访以挽回所受到的损失;在市场秩序方面,农机市场由于部分经销商与农机管理干部相互勾结而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政府公信力方面,由于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部分农民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合理性也开始质疑,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在队伍建设方面,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一些农机管理干部走上了犯罪道路,影响了农机管理队伍的稳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外部力量的介入,通过加强制约,在确保惩治该领域职务犯罪分子的同时,能够引导对该领域进行整顿,帮助规范和完善农机化领域管理机制,以保障广大农民能顺利享受这一政策的实惠。
预防热词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如何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行使,从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对落实中央政策、改善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春林所说,“广西严查的这些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案件,说明了规范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检察机关更是进一步意识到除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打击农机购置补贴的职务犯罪行为外,还应当及时开展预防工作,及时堵住漏洞,及时“正本清源”,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确保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为此,自治区院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警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出现的问题,并督促进行专项整改和完善该领域管理机制,做到既惩治于已然,更防患于未然。
在检察建议的助推下,广西农机管理部门优化了工作流程、健全了内部运行机制,堵塞了制度漏洞。自治区农机局制定并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细化“阳光政务”的措施,改进廉政风险防控方法,对违法违纪经销商实行“一票否决”等。广西各市、县(区)在该实施方案的范围内,也纷纷完善了所在地的工作规章制度。农机系统还以此为契机,对几种重要农机具的补贴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将水稻插秧机购买要求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对销售价高、补贴额高、机子还不够成熟,处在边试验边推广阶段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实行“先使用、后补贴”;试行定额补贴和探索补贴产品定价的新机制;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程监控新举措。
在检察建议的利导下,广西农机化正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玉林、南宁两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由原来的全区末位,一跃成为全区先进;贵港、崇左、来宾、防城港等10个市积极申报建立“十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美国凯斯纽荷兰国际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分别到广西考察农机生产合作项目,洽谈在广西建厂生产农机等合作事宜……
在检察建议的引领下,不但农机化管理制度得到创新,检察机关也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发展。广西政府在制定《广西2012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时,首次主动征求检察机关对补贴实施方案的意见,进一步发挥了检察机关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外部影响力。
广西部分市、县(区)辖区范围的农户反映,经过整改后,购置农机具获得补贴的手续比以前简化了不少,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比以前要好多了。玉林容县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一次检察机关下乡普法时拉着一名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检察官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救星啊!”
编辑:刘雁君 [email protected]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以下简称为“农机购置补贴”)是党和国家向农村地区推出的一项惠农利农政策,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广西,“农机购置补贴”,算得上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
腐败热词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国家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广西作为山区农业省份,也于2004年起落实国家这一补贴政策。2005年,中央对广西的补贴资金规模为600万元,至2011年达到5.2亿元,补贴资金累计达15.66亿元。其间,广西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达3.05亿元。累计补贴农机产品64.46万台,受益农户59.36万户。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文明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农机补贴面的不断扩大,也引发了一些严重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职务犯罪案件。2009年,广西检察机关在该领域立案查处8人,2010年为24人,到2011年更是急剧攀升到了100余人。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不仅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波及面也迅速扩展,由最初的5个地级市蔓延到13个地级市。
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爆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社会稳定方面,个别地区农民试图越级上访以挽回所受到的损失;在市场秩序方面,农机市场由于部分经销商与农机管理干部相互勾结而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政府公信力方面,由于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部分农民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合理性也开始质疑,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在队伍建设方面,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一些农机管理干部走上了犯罪道路,影响了农机管理队伍的稳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外部力量的介入,通过加强制约,在确保惩治该领域职务犯罪分子的同时,能够引导对该领域进行整顿,帮助规范和完善农机化领域管理机制,以保障广大农民能顺利享受这一政策的实惠。
预防热词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如何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行使,从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对落实中央政策、改善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春林所说,“广西严查的这些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案件,说明了规范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检察机关更是进一步意识到除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打击农机购置补贴的职务犯罪行为外,还应当及时开展预防工作,及时堵住漏洞,及时“正本清源”,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确保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为此,自治区院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警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出现的问题,并督促进行专项整改和完善该领域管理机制,做到既惩治于已然,更防患于未然。
在检察建议的助推下,广西农机管理部门优化了工作流程、健全了内部运行机制,堵塞了制度漏洞。自治区农机局制定并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细化“阳光政务”的措施,改进廉政风险防控方法,对违法违纪经销商实行“一票否决”等。广西各市、县(区)在该实施方案的范围内,也纷纷完善了所在地的工作规章制度。农机系统还以此为契机,对几种重要农机具的补贴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将水稻插秧机购买要求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对销售价高、补贴额高、机子还不够成熟,处在边试验边推广阶段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实行“先使用、后补贴”;试行定额补贴和探索补贴产品定价的新机制;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程监控新举措。
在检察建议的利导下,广西农机化正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玉林、南宁两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由原来的全区末位,一跃成为全区先进;贵港、崇左、来宾、防城港等10个市积极申报建立“十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美国凯斯纽荷兰国际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分别到广西考察农机生产合作项目,洽谈在广西建厂生产农机等合作事宜……
在检察建议的引领下,不但农机化管理制度得到创新,检察机关也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发展。广西政府在制定《广西2012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时,首次主动征求检察机关对补贴实施方案的意见,进一步发挥了检察机关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外部影响力。
广西部分市、县(区)辖区范围的农户反映,经过整改后,购置农机具获得补贴的手续比以前简化了不少,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比以前要好多了。玉林容县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一次检察机关下乡普法时拉着一名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检察官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救星啊!”
编辑:刘雁君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