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课堂中,教师牵引过多、学生参与率不高和探究不够深入等问题,仍旧是影响科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通过转变问题呈现方式、转换实验设计对象、转换数据分析主体等策略,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既主动探究,又乐于探究。
[关键词]科学教学;呈现方式;设计对象;分析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5701
小学科学倡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过程”,广大科学教师也已经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在科学课堂中主动实施探究式教学。但在一些科学课堂中,学生的探究并未真正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教师牵引过多,没有完全开放探究时空;学生参与率不高,探究不够深入。为了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教师要勇于打破傳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究的主体,做到“教”为“学”服务,真正凸显“学的课堂”。
一、转变问题呈现方式
问题是点燃探究的火苗,是推动探究的动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才是真探究。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中,探究的问题往往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自主权,探究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为了凸显学生探究的主体地位,我转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将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让探究问题成为学生关心的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我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将问题融入情境之中,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有所发现,使科学问题经学生的思考呈现出来。这样教学,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问的主体,真正变为探究的主角。例如,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一课,在导入环节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学校运动会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我问:“前段时间,学校举办了运动会,我们班有同学参加了,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比赛时热死了,汗流浃背。”“运动时,我的心跳加快了。”我继续追问:“对于这些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科学问题?运动前后的心跳和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问题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所以他们兴趣浓厚,学习动力更足。
二、转换实验设计对象
科学理论以实验为基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一些科学教师的意识中,实验就是教师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设计按部就班地执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实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往实验设计的对象是教师,实验方案由教师包办,学生无须费心。但是,教师此举不是对学生的关心,而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权,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我跳出传统实验教学的框架,转换实验设计对象,让学生成为实验设计的主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安排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讨论注意事项,最后设计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例如,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问道:“同学们都感觉到了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呢?你们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吗?”于是学生分组讨论,有的说:“先测量出运动前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也有的说:“运动后要立即测量出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在跳动后休息一会儿,再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亲历探究过程,提升了探究能力。
三、转换数据分析主体
科学讲究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是科学探究的原则,所以科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把握规律和事物的性质。但是,一些教师考虑到数据分析耗时多,会影响教学进度,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数据分析上,导致学生缺少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缺乏对数据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较肤浅。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我转换数据分析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数据使用和分析的主体。例如,在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 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先测量、记录平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在跟随音乐的节奏跳动3分钟后,立即测量出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最后分别测量休息1分钟、2分钟、3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实验结束不代表探究活动完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是实验的目的。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前后数据的变化,探讨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问题呈现方式,转换实验设计对象,转换数据分析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既主动探究,又乐于探究,才能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特约编辑 木 清)
[关键词]科学教学;呈现方式;设计对象;分析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5701
小学科学倡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过程”,广大科学教师也已经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在科学课堂中主动实施探究式教学。但在一些科学课堂中,学生的探究并未真正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教师牵引过多,没有完全开放探究时空;学生参与率不高,探究不够深入。为了让科学探究真正发生,教师要勇于打破傳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究的主体,做到“教”为“学”服务,真正凸显“学的课堂”。
一、转变问题呈现方式
问题是点燃探究的火苗,是推动探究的动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究才是真探究。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中,探究的问题往往由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自主权,探究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为了凸显学生探究的主体地位,我转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将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让探究问题成为学生关心的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我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将问题融入情境之中,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有所发现,使科学问题经学生的思考呈现出来。这样教学,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提问的主体,真正变为探究的主角。例如,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一课,在导入环节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学校运动会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我问:“前段时间,学校举办了运动会,我们班有同学参加了,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比赛时热死了,汗流浃背。”“运动时,我的心跳加快了。”我继续追问:“对于这些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科学问题?运动前后的心跳和呼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问题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所以他们兴趣浓厚,学习动力更足。
二、转换实验设计对象
科学理论以实验为基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一些科学教师的意识中,实验就是教师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设计按部就班地执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实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往实验设计的对象是教师,实验方案由教师包办,学生无须费心。但是,教师此举不是对学生的关心,而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权,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我跳出传统实验教学的框架,转换实验设计对象,让学生成为实验设计的主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安排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讨论注意事项,最后设计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例如,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问道:“同学们都感觉到了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呢?你们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吗?”于是学生分组讨论,有的说:“先测量出运动前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也有的说:“运动后要立即测量出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在跳动后休息一会儿,再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亲历探究过程,提升了探究能力。
三、转换数据分析主体
科学讲究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是科学探究的原则,所以科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把握规律和事物的性质。但是,一些教师考虑到数据分析耗时多,会影响教学进度,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数据分析上,导致学生缺少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缺乏对数据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较肤浅。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我转换数据分析主体,将学生推向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数据使用和分析的主体。例如,在教学《测量呼吸与心跳》 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先测量、记录平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在跟随音乐的节奏跳动3分钟后,立即测量出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最后分别测量休息1分钟、2分钟、3分钟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实验结束不代表探究活动完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是实验的目的。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前后数据的变化,探讨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问题呈现方式,转换实验设计对象,转换数据分析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既主动探究,又乐于探究,才能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