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丧失听力而和有声语言无缘的学生来说,书面语言就更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了。听残学生必须依赖语言去学习、去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才能与他人进行交流,以适应社会。那么,如何教会聋生正确使用书面语言回归主流呢?
【关键词】聋生;书面语言
1 创设语言环境,培养聋生语感
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大量的言语实践,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培养聋生的语感。这就需要学校通过专门组织的途径来实现。
1.1 抓住时机,注重引导。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于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提供素材,营造氛围。因此,教师要捕捉住语言教学的最佳时机。及时给予引导。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伴之以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出现。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谈活动经过和感想,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另外,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和学生谈心、教育学生讲卫生、讲礼貌、学生有事告诉老师等。教师都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练习,及时给予引导,从而逐渐培养聋生的语感。
1.2 精心组织,注重实践。听残学生最终要回归主流社会,在社会中的交往大多是通过书面进行的,而这种书面交谈的层次、内容是异常丰富繁杂的。听残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去和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就会显得六神无主、知识贫乏。事实上,听力残疾学生在校期间语言交际的对象不能仅仅是同学、老师、家长,而是尽可能地与社会上健听人建立正常的语言交往,这是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途径。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让学生暂时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到普通学校、到公园、到市场、到社区等,与各类人进行真实的接触,进行现场的交流。如:高专的学生经常来我校和同学们一起搞活动,教学生学习英语。交流中,高专学生和这些听力残疾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生们都取出笔和本子,和高专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进行书面交谈。在交谈中,涉及到学习、生活、家庭等有关的内容,他们之间的书面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充满自信。书面交谈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涉及更多的领域,得到很快的提高。
2 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聋校语文教学承担着帮助聋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任,但从语文课阅读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是不尽人意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过多地依靠《教参》等参考书,学生丢失了自我,形成只有教师和命题者的理解,没有学生的理解,只有被动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只有肯定和赞成,没有否定和批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正确地使用书面语言,必须改进课堂阅读教学。
2.1 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阅读也是如此,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语文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方法,摒弃呆板的教法,充分发挥聋哑学生的视觉功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表演教学,激发兴趣。另外,教师还可巧设问题引发兴趣等。
2.2 养成阅读习惯。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聋生由于听力障碍造成学习语文困难,又由于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致使语文能力差,语文素质低下,从而无法正确使用书面语言,也严重妨碍了他们顺利走向社会,与社会进行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聋校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致力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2.3 培养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们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并将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就能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正确使用书面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走出校园,促进回归主流
“人是社会的人”,聋人亦是如此,作为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把聋生束缚在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就利用多渠道更加扎实、有效地提高聋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语文基本技能的能力。回归主流的思想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许多聋校都还未走出传统的圈子,聋校语文教学应充当教学改革的先锋,使聋生在尽量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语言文字,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聋校语文教学还应当走出校园,与普通学校打交道,让聋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学习上的结对子,开展语文技能方面的兴趣小组,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等。聋生在与正常儿童的交流过程中,深感学好语文对自身需要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自我促进的效果。久而久之,聋生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课内语言训练,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培养聋生的语感,让聋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从而使学生学到的语言能得到及时的应用、巩固,就能切实提高聋生的书面语旨能力,从而达到回归主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2] 李宏泰,季佩玉主.《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
[3] 季佩玉.《聋哑学校语文教材教法》.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1986.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5] 黄红燕 《聋生书面语技能的培养训练》. 特殊教育研究.2002
【关键词】聋生;书面语言
1 创设语言环境,培养聋生语感
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大量的言语实践,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培养聋生的语感。这就需要学校通过专门组织的途径来实现。
1.1 抓住时机,注重引导。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于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提供素材,营造氛围。因此,教师要捕捉住语言教学的最佳时机。及时给予引导。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伴之以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出现。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谈活动经过和感想,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另外,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和学生谈心、教育学生讲卫生、讲礼貌、学生有事告诉老师等。教师都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练习,及时给予引导,从而逐渐培养聋生的语感。
1.2 精心组织,注重实践。听残学生最终要回归主流社会,在社会中的交往大多是通过书面进行的,而这种书面交谈的层次、内容是异常丰富繁杂的。听残学生一旦离开校园去和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就会显得六神无主、知识贫乏。事实上,听力残疾学生在校期间语言交际的对象不能仅仅是同学、老师、家长,而是尽可能地与社会上健听人建立正常的语言交往,这是形成和发展听力残疾学生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途径。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让学生暂时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到普通学校、到公园、到市场、到社区等,与各类人进行真实的接触,进行现场的交流。如:高专的学生经常来我校和同学们一起搞活动,教学生学习英语。交流中,高专学生和这些听力残疾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生们都取出笔和本子,和高专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进行书面交谈。在交谈中,涉及到学习、生活、家庭等有关的内容,他们之间的书面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充满自信。书面交谈的能力也在一步步涉及更多的领域,得到很快的提高。
2 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聋校语文教学承担着帮助聋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任,但从语文课阅读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是不尽人意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过多地依靠《教参》等参考书,学生丢失了自我,形成只有教师和命题者的理解,没有学生的理解,只有被动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只有肯定和赞成,没有否定和批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正确地使用书面语言,必须改进课堂阅读教学。
2.1 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认为,学生阅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爱学”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阅读也是如此,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语文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方法,摒弃呆板的教法,充分发挥聋哑学生的视觉功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表演教学,激发兴趣。另外,教师还可巧设问题引发兴趣等。
2.2 养成阅读习惯。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聋生由于听力障碍造成学习语文困难,又由于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致使语文能力差,语文素质低下,从而无法正确使用书面语言,也严重妨碍了他们顺利走向社会,与社会进行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聋校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致力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2.3 培养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们之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并将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就能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正确使用书面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走出校园,促进回归主流
“人是社会的人”,聋人亦是如此,作为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把聋生束缚在学校、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就利用多渠道更加扎实、有效地提高聋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语文基本技能的能力。回归主流的思想已提出了好多年了,但在许多聋校都还未走出传统的圈子,聋校语文教学应充当教学改革的先锋,使聋生在尽量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同正常儿童一样,学习语言文字,形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为此,聋校语文教学还应当走出校园,与普通学校打交道,让聋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学习上的结对子,开展语文技能方面的兴趣小组,举行语文知识竞赛等。聋生在与正常儿童的交流过程中,深感学好语文对自身需要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自我促进的效果。久而久之,聋生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也会得到逐步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课内语言训练,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培养聋生的语感,让聋生与正常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从而使学生学到的语言能得到及时的应用、巩固,就能切实提高聋生的书面语旨能力,从而达到回归主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2] 李宏泰,季佩玉主.《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
[3] 季佩玉.《聋哑学校语文教材教法》.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1986.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5] 黄红燕 《聋生书面语技能的培养训练》. 特殊教育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