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智力接近成人水平,其观察社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尚浅,高中生对社会舆论缺乏客观、理性的辨别能力,因为长期的灌输又使我们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独立思考和多元思维能力,看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偏激,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法有失偏颇。而时评正是引导我们学会多元思考形成理性判断的参考文本。每当现实社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不少新闻媒体、时评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坚守社会责任和良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不只是客观展示新闻事件本身,而且精辟分析新闻背景后的问题实质,在最高点审视,从最深处进行剖析。有些观点可能与主流思想不尽一致,有些看法可能失之偏颇,但仍能给人以多元思考和启迪。因此适时阅读时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学会多元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而且能引导我们关心时事,关注国运民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時评属于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从表达上看,时评属于以分析为主的论述类文章,而新课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正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考内容的使用类文本包括新闻阅读。时评兼有两类文本特征,也因此常被命题者所青睐。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梁衡的新闻评论《让法律来保护阳光》;2009年深一模语文卷论述类阅读选用王逸舟的《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 2010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李海鹰的《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评价韩寒)2011年深一模论述类选用张伟的《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以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访问北大为新闻背景写的评论; 2014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余秋雨的《无争议陷阱》针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剖析,也是带有时评性质的文章。因此,通过时评阅读及训练,不仅可以拓展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张扬阅读个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分析归纳、鉴赏评价和探究思考能力。
从高考作文来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试卷以时事新闻热点作为命题材料。如2009年的高考,江西卷以蔡铭超天价购买圆明园兽首,辽宁卷以明星代言,2011年北京卷以“鹿特丹世乒赛中国队再次囊括金牌”,2013年广东卷以关于慈善为中心的话题作文等。有些则直接要求考生写时评文章,如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陕西卷“中国发展”等。
从写作题材来看,与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又是鲜活的写作素材,积累新闻素材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必将一改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材料陈旧老化的弊端,使文章紧扣时代脉搏,更富有现实意义。同时,时评的章法结构与材料作文结构“引——议——联——结”很接近,是常见的考场作文模式;许多优秀时评的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习得这些语言,可使自己的文章活泼生动,大气开阔。
基于以上认识,本工作室和课题组,近年致力于时评读写专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除了正式出版《时评语文读本》,另选编时评阅读专题100余辑,选文500余篇,主要供学生课外自主阅读,部分还被引进课堂,由教师指导阅读,有些则作为阅读教材,供教师课堂时讲授。同时,为了结合高考备考,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高考前夕举行大型时评专题讲座,主讲者选择年度若干新闻热点,整合相关时评文段,综合各种声音,引发学生多维思考,以激活思维,并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这种集束炸弹式讲座,知识信息丰沛,思维流量大,效果显著,反响强烈。
本时评专题共十讲,选十个热点话题,每一讲设置“新闻背景”“媒体声音”“多维思考”“适切话题”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主开发课程的体例特点。
新闻事件不断发生,时事热点也在不断切换,限于编者的视野和水平,也限于时间与精力,很多值得关注思考的热点未能选编进去;一堂讲座,不可能网罗更多的话题,也不能涵盖更多的知识信息。倘能让考生考前浏览阅读,带来一点点启发,并能激活思维,学会理性思考,同时能从中积累一些鲜活素材,习得一些精辟语言,最终能给考生写作提升带来些许帮助,则善莫大焉。
第一讲: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
【新闻背景】
2015年2月28日,由央视前主播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题为《穹顶之下》的雾霾新闻调查视频,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点击率突破3100万次。除了各大媒体转载支持之外,很多知名新媒体人,微博上的大V和明星均力挺柴静。新任环保部长也赞赏:“这部纪录片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值得敬佩。”与此同时,这条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激发了各类人群的表达欲,有人从中看到了十面“霾伏”、有人看到了大爱无疆,有人看到了责任操守,有人看到了政府缺位,也有人看到了营销案例……柴静以她独特的方式向中国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成功地在两会前夕引爆并且引领了治霾这一热点话题。然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网上掀起有关柴静此举动机和私德的讨论,网民快速分化为两大阵营:赞扬柴静或辱骂柴静。原本以为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将是一场关于环保、关于雾霾、关于环境治理的专业知识的大讨论,结果却演变为一场关于柴静的个人道德鉴定。最终因舆论场偏离了正常发展走向,也可能该片本身引发出的一些话题过于敏感,《穹顶之下》被封杀了。但柴静和她《穹顶之下》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所引发的相关话题,仍值得我们警醒与思考。
【媒体声音】
一、从柴静式行动的价值评价维度
正向:
柴静的这次行动是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庄永志(原《焦点访谈》主编)
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知名网友) 该片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 回答了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中国空气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柴静之前,没有人能够系统完整地告诉我们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这些答案,就藏在这部片子里。在对中国的污染问题从污染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从经济、政策、法律多个角度做了条分缕析的剖解之后,提出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 ——“假装在纽约”(网友)
反向: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蓋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吴靖 (北大教授)
综合起来,主旨就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和西方文化左派操弄民粹主义的套路类似,以煽情和情怀为手段。——某网友
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其实并不奇怪:1、这一纪录片聚焦雾霾的来源和危害,但尚未触及根本性的制度成因;2、在这个时候展示雾霾这一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自党内政治来看亦是现任主政者所乐见的,因为他们当然不愿为前任们的积弊负责。
——张雪忠(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
時评属于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从表达上看,时评属于以分析为主的论述类文章,而新课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正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考内容的使用类文本包括新闻阅读。时评兼有两类文本特征,也因此常被命题者所青睐。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梁衡的新闻评论《让法律来保护阳光》;2009年深一模语文卷论述类阅读选用王逸舟的《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 2010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李海鹰的《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评价韩寒)2011年深一模论述类选用张伟的《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以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访问北大为新闻背景写的评论; 2014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余秋雨的《无争议陷阱》针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剖析,也是带有时评性质的文章。因此,通过时评阅读及训练,不仅可以拓展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张扬阅读个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分析归纳、鉴赏评价和探究思考能力。
从高考作文来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试卷以时事新闻热点作为命题材料。如2009年的高考,江西卷以蔡铭超天价购买圆明园兽首,辽宁卷以明星代言,2011年北京卷以“鹿特丹世乒赛中国队再次囊括金牌”,2013年广东卷以关于慈善为中心的话题作文等。有些则直接要求考生写时评文章,如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陕西卷“中国发展”等。
从写作题材来看,与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又是鲜活的写作素材,积累新闻素材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必将一改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材料陈旧老化的弊端,使文章紧扣时代脉搏,更富有现实意义。同时,时评的章法结构与材料作文结构“引——议——联——结”很接近,是常见的考场作文模式;许多优秀时评的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习得这些语言,可使自己的文章活泼生动,大气开阔。
基于以上认识,本工作室和课题组,近年致力于时评读写专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除了正式出版《时评语文读本》,另选编时评阅读专题100余辑,选文500余篇,主要供学生课外自主阅读,部分还被引进课堂,由教师指导阅读,有些则作为阅读教材,供教师课堂时讲授。同时,为了结合高考备考,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高考前夕举行大型时评专题讲座,主讲者选择年度若干新闻热点,整合相关时评文段,综合各种声音,引发学生多维思考,以激活思维,并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这种集束炸弹式讲座,知识信息丰沛,思维流量大,效果显著,反响强烈。
本时评专题共十讲,选十个热点话题,每一讲设置“新闻背景”“媒体声音”“多维思考”“适切话题”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主开发课程的体例特点。
新闻事件不断发生,时事热点也在不断切换,限于编者的视野和水平,也限于时间与精力,很多值得关注思考的热点未能选编进去;一堂讲座,不可能网罗更多的话题,也不能涵盖更多的知识信息。倘能让考生考前浏览阅读,带来一点点启发,并能激活思维,学会理性思考,同时能从中积累一些鲜活素材,习得一些精辟语言,最终能给考生写作提升带来些许帮助,则善莫大焉。
第一讲: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
【新闻背景】
2015年2月28日,由央视前主播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题为《穹顶之下》的雾霾新闻调查视频,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点击率突破3100万次。除了各大媒体转载支持之外,很多知名新媒体人,微博上的大V和明星均力挺柴静。新任环保部长也赞赏:“这部纪录片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值得敬佩。”与此同时,这条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激发了各类人群的表达欲,有人从中看到了十面“霾伏”、有人看到了大爱无疆,有人看到了责任操守,有人看到了政府缺位,也有人看到了营销案例……柴静以她独特的方式向中国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成功地在两会前夕引爆并且引领了治霾这一热点话题。然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网上掀起有关柴静此举动机和私德的讨论,网民快速分化为两大阵营:赞扬柴静或辱骂柴静。原本以为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将是一场关于环保、关于雾霾、关于环境治理的专业知识的大讨论,结果却演变为一场关于柴静的个人道德鉴定。最终因舆论场偏离了正常发展走向,也可能该片本身引发出的一些话题过于敏感,《穹顶之下》被封杀了。但柴静和她《穹顶之下》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所引发的相关话题,仍值得我们警醒与思考。
【媒体声音】
一、从柴静式行动的价值评价维度
正向:
柴静的这次行动是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庄永志(原《焦点访谈》主编)
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知名网友) 该片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 回答了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中国空气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柴静之前,没有人能够系统完整地告诉我们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这些答案,就藏在这部片子里。在对中国的污染问题从污染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从经济、政策、法律多个角度做了条分缕析的剖解之后,提出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 ——“假装在纽约”(网友)
反向: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蓋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吴靖 (北大教授)
综合起来,主旨就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和西方文化左派操弄民粹主义的套路类似,以煽情和情怀为手段。——某网友
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其实并不奇怪:1、这一纪录片聚焦雾霾的来源和危害,但尚未触及根本性的制度成因;2、在这个时候展示雾霾这一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自党内政治来看亦是现任主政者所乐见的,因为他们当然不愿为前任们的积弊负责。
——张雪忠(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