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大力投入,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地质找矿成果,其中钨钼矿床作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在皖南地区也取得了突破,具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资料综合研究和已知矿(点)床的找矿经验,试从钨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区内钨钼矿的找矿前景作了概述。
[关键词]皖南 钨钼矿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88-1
皖南地区位于安徽南部,与浙、赣接壤,构造上属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带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区内构造复杂,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岩浆岩活动频繁。近年来,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皖南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地质成果,发现了包括歙县古祝钼(铜)矿、祁门东源大型钨钼矿、旌德凹子山钨钼矿、大坞尖钨钼矿、青阳百丈岩钨钼矿等在内的多处W、Mo、Cu等多金属矿床,显示了区内较好的找矿前景。
1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
(1)钼矿主要与钙碱性花岗岩类有关,成矿斑岩源于地幔、下地壳或洋壳物质。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岩型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与成矿条件密切的侵入岩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等。岩体多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顶部,岩体形态复杂,多呈岩株、岩筒状。
(2)钨钼矿形成环境主要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为岛弧,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关系密切,两板块接触缝合带是钨钼矿床的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明显,因此分布特征常呈带状、线状,而钨钼厚大矿体又常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另外角岩化常出现在斑岩及其围岩中,它与钨钼成矿关系密切,是寻找钨、钼等高温热液型矿床的一个重要找矿标志。
(3)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成矿前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如果整个岩体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矿体形态则多呈柱状、筒状;如围岩裂隙比较发育,矿化强烈,则以细脉浸染状为主;如沿岩体内外构造破碎带成矿,则多呈脉状、条带状等。另外,斑岩型钨、钼矿床一般具矿化品位较低,分布范围广,形成深度较浅特点,但矿化均匀,矿化分带明显。
(4)总体来说,钨钼矿化在垂向上互为消长的关系。矿物组分较简单,主要为辉钼矿、白钨矿等,但分布极不均匀;脉石矿物总量在90%以上,以石英、斜长石、绿泥石为主。矿石中常见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星散状构造等。围岩蚀变有角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等。
2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层
皖南地区属下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主要出露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青白口浅变质岩系、新元古代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岩盖层及新生代第四纪地层。
2.2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复杂,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常产生叠加构造,其中中生代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构造颇为发育,以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构造、裂隙和节理也常见发育。岩石产状变化较大,褶皱、构造叠加现象明显。
2.3岩浆岩
皖南地区侵入岩与火山岩均较发育,侵入岩主要类型有基性、中酸性、酸性,但岩体多呈小岩株或岩枝产出,另外还有大量的脉岩产出,除石英脉较为发育外,脉岩岩性既有偏酸性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也有中-基性的闪长(玢)岩、辉绿岩和煌斑岩等。
2.4围岩蚀变
区内主要的围岩蚀变是角岩化,广泛分布于岩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岩体中的主要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等。
3找矿前景分析
(1)钨钼多金属矿作为皖南地区重要的成矿类型,在不同岩石组合、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围岩关系密切,区内分布多个控矿构造和有利赋矿层位,在后期岩浆岩、构造条件的地质作用下易形成钨钼多金属矿床。
(2)区域性断裂与多组方向断裂构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格架。多组区域性断裂复合,控制了区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区域内主要的岩体多受其控制,已知众多钨钼矿床(点)也多分布于断裂构造附近,与其相关的构造破碎带、层间构造及裂隙构造也为重要的控(岩)矿构造。
(3)皖南地区处江南古隆起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这种盆山转换部位提供了有利的沉积环境和成岩成矿构造环境。区内分布的岩浆岩及火山岩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热液与矿质来源。岩浆-热液是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围岩对成矿方式和进程起着重要作用,构造则将岩浆-热液与围岩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显示了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
(4)从区域物化探异常来看,区内重磁异常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区域构造、区域岩浆活动规律,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已知矿(点)床特征,证实区内寻找热液型钨钼矿、斑岩型钨钼矿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区内构造特征、成矿背景的进一步分析,加强地质、物探、钻探等手段综合研究,尤其是物、化探异常的有机结合,可望实现区域内更大的找矿突破。
4结语
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重要的矿产类型之一,其含矿岩体主要是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为主。该矿床是陆―陆碰撞后挤压伸展形成的构造环境。目前,区内已经发现众多钼、钨、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床)点,总结科学的找矿经验对指导今后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今后应继续加强区域内综合研究工作和认真总结找矿经验,为区域找矿突破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俊法,唐金荣,周平,金庆花,等.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地质出版社,2010,10.
[2]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义津桥幅H-50-43-A极阳县幅H-50-43-C汤沟镇幅H-50-43-D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5.
[3]楚之潮.长江中下游铁铜金银矿产地质[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6.
[4]张理刚.成岩成矿理论与找矿[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皖南 钨钼矿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88-1
皖南地区位于安徽南部,与浙、赣接壤,构造上属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带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区内构造复杂,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岩浆岩活动频繁。近年来,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皖南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地质成果,发现了包括歙县古祝钼(铜)矿、祁门东源大型钨钼矿、旌德凹子山钨钼矿、大坞尖钨钼矿、青阳百丈岩钨钼矿等在内的多处W、Mo、Cu等多金属矿床,显示了区内较好的找矿前景。
1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
(1)钼矿主要与钙碱性花岗岩类有关,成矿斑岩源于地幔、下地壳或洋壳物质。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岩型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与成矿条件密切的侵入岩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等。岩体多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顶部,岩体形态复杂,多呈岩株、岩筒状。
(2)钨钼矿形成环境主要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为岛弧,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关系密切,两板块接触缝合带是钨钼矿床的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明显,因此分布特征常呈带状、线状,而钨钼厚大矿体又常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另外角岩化常出现在斑岩及其围岩中,它与钨钼成矿关系密切,是寻找钨、钼等高温热液型矿床的一个重要找矿标志。
(3)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成矿前构造及围岩蚀变等。如果整个岩体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矿体形态则多呈柱状、筒状;如围岩裂隙比较发育,矿化强烈,则以细脉浸染状为主;如沿岩体内外构造破碎带成矿,则多呈脉状、条带状等。另外,斑岩型钨、钼矿床一般具矿化品位较低,分布范围广,形成深度较浅特点,但矿化均匀,矿化分带明显。
(4)总体来说,钨钼矿化在垂向上互为消长的关系。矿物组分较简单,主要为辉钼矿、白钨矿等,但分布极不均匀;脉石矿物总量在90%以上,以石英、斜长石、绿泥石为主。矿石中常见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网脉状构造、星散状构造等。围岩蚀变有角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等。
2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层
皖南地区属下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主要出露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青白口浅变质岩系、新元古代南华纪-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岩盖层及新生代第四纪地层。
2.2构造
区内褶皱构造复杂,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常产生叠加构造,其中中生代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断裂构造颇为发育,以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构造、裂隙和节理也常见发育。岩石产状变化较大,褶皱、构造叠加现象明显。
2.3岩浆岩
皖南地区侵入岩与火山岩均较发育,侵入岩主要类型有基性、中酸性、酸性,但岩体多呈小岩株或岩枝产出,另外还有大量的脉岩产出,除石英脉较为发育外,脉岩岩性既有偏酸性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也有中-基性的闪长(玢)岩、辉绿岩和煌斑岩等。
2.4围岩蚀变
区内主要的围岩蚀变是角岩化,广泛分布于岩体与围岩的外接触带;岩体中的主要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等。
3找矿前景分析
(1)钨钼多金属矿作为皖南地区重要的成矿类型,在不同岩石组合、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围岩关系密切,区内分布多个控矿构造和有利赋矿层位,在后期岩浆岩、构造条件的地质作用下易形成钨钼多金属矿床。
(2)区域性断裂与多组方向断裂构成了区内复杂的构造格架。多组区域性断裂复合,控制了区域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区域内主要的岩体多受其控制,已知众多钨钼矿床(点)也多分布于断裂构造附近,与其相关的构造破碎带、层间构造及裂隙构造也为重要的控(岩)矿构造。
(3)皖南地区处江南古隆起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这种盆山转换部位提供了有利的沉积环境和成岩成矿构造环境。区内分布的岩浆岩及火山岩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热液与矿质来源。岩浆-热液是成矿的决定性因素,围岩对成矿方式和进程起着重要作用,构造则将岩浆-热液与围岩有机结合在一起,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显示了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
(4)从区域物化探异常来看,区内重磁异常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区域构造、区域岩浆活动规律,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已知矿(点)床特征,证实区内寻找热液型钨钼矿、斑岩型钨钼矿等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通过对区内构造特征、成矿背景的进一步分析,加强地质、物探、钻探等手段综合研究,尤其是物、化探异常的有机结合,可望实现区域内更大的找矿突破。
4结语
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重要的矿产类型之一,其含矿岩体主要是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为主。该矿床是陆―陆碰撞后挤压伸展形成的构造环境。目前,区内已经发现众多钼、钨、铅锌、铜等多金属矿(床)点,总结科学的找矿经验对指导今后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今后应继续加强区域内综合研究工作和认真总结找矿经验,为区域找矿突破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俊法,唐金荣,周平,金庆花,等.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地质出版社,2010,10.
[2]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义津桥幅H-50-43-A极阳县幅H-50-43-C汤沟镇幅H-50-43-D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5.
[3]楚之潮.长江中下游铁铜金银矿产地质[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6.
[4]张理刚.成岩成矿理论与找矿[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