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生冲突是学校组织内部的常态现象,导致师生冲突的具体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从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观,建立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现代冲突观和实施科学的冲突管理几个方面入手,正确对待既存的冲突,并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师生冲突;实质;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08-04
[作者简介]解国祥(196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高级讲师。
西方组织行为学认为,理想的组织标准主要是合作、和谐与协作。学校作为一种教育组织,也具有竞争、合作、冲突、服从、顺应和同化等社会互动的几种基本形式。过去的研究强调较多的是参与、服从、和谐与合作,很少谈到竞争和冲突,这是不够客观、全面的。本文仅就师生冲突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和说明,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冲突及师生冲突的实质
(一)冲突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末,冲突论这一社会理论流派迅速崛起。对于“冲突是什么”的回答,在有关文献中虽没有一致的看法,但都认为,冲突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特点:1.观点分歧(至少是表面上分歧);2.这些观点难以相容。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组织中的冲突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和形式,有个体间认知性冲突、情感性冲突和利益性冲突等性质不同的冲突,也有个体和团体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冲突。一句话,冲突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一种非常基本的互动形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师生冲突的实质
中小学内大多数冲突都涉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且这种比例正在逐渐上升。譬如,校内垂直的或水平的信息传递受阻或不畅,容易导致师生因认知偏差而产生的认知性冲突;学校或班级管理的专断,容易导致师生因职、权、利不清而产生的利益性冲突(师生间更多的是权力性利益冲突);师生间渐成的认知性和权力性冲突,容易导致师生在具体的互动场景中因抵触情绪不断强化和积累而产生的情感性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威拉德·W.华勒(Waller,W.W.)在分析师生冲突的实质时强调得较多得是教师的控制取向。他认为教师是制度化的领导,其行为模式早就由其职位所界定好了,其权威、声望并非来自个人的人格特质,而是由其地位衍生出来的。这种预设性决定了师生关系是制度化了的“支配——从属”关系。教师代表着社会和规范,易与学生的自然欲望、自发活动产生对立情绪,进而形成师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往往以教师胜利而告终,因为教师是权威,居于统治者地位,而学生属于被统治者。同时,教师为了维护权威形象和教育秩序,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必须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手段来控制学生,如命令、责备、处罚、训斥、考试、评讲,这使得师生关系愈益走向对立。师生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不断增加的学生逆反和大多数学校存在的加强控制取向,其实质是学校决策权力的分配不等问题。教师是制度化的领导,手中掌握着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而正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尤其是身处开放社会渴望个性不断得到彰显的学生,往往是以逆反、违规甚至是破坏的心理和行为而出现的,师生冲突由此而生。
二、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导致师生冲突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学生成就等方面的各种许诺与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的失败和家长的失望
学校经常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教育质量,许诺将提供良好的教育,并宣扬这种教育能增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这种宣扬和许诺的手段为学校提升社会地位、抢夺生源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即便是办学条件优越、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给每个学生时也很难保证其均等性,所谓质量上的保证也只是针对学生整体而言的。而且学校教育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又在不断地制造着新的不平等,使原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彼此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大多数学生遭受到学业上相对意义的失败。当失望的家长和逆反的学生经常面对代表社会和学校的教师时,师生冲突的潜在可能性便早已存在了。
(二)学校日益盛行的管理主义倾向,其实质是对学生的控制
当前中小学存在着过度组织化现象,学校和教师都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去行动。这容易导致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目标置换”现象的产生,只见规则不见人,过于重视校规的禁止性和惩罚性功能,使得学生因害怕犯错遭受惩罚而失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和教学秩序,总希望牢牢地控制课堂和学生,教师间的竞争也常以是否更好地控制班级和学生来判断。一旦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某种过失,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成人心理和对成人的管理方式简单地运用到正在成长、不够成熟的学生身上。无论其动机是否良好,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导致了师生之间管理与反管理、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加剧,激化了师生之间的冲突。
(三)现代师生角色的转变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教育学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是教师所代表的社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发展中的人与社会人之间矛盾的转化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以电视、网络普及为主要表征的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明显拓宽了。有调查表明,现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首先是网络、电视、广播、书籍、报刊等媒体,其次才是学校教师和教学。这样,教师知识传授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其知识权威的不可替代性也大为动摇,甚至在有些领域学生超越了“知识的学习者”“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者”,于是“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的新角色出现了。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是一种制度身份,教师的权威也只是一种“制度权威”, 其“实际权威”必须重新得到学生的认可。当师生关系由传统的、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向现代的、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转变时,那些没有认识到这种转变或还不能从心理和行为上适应这种转变的师生,彼此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四)师生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失配和教室里对学生的非人性对待
学校课程标准具有法定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又经过了社会代表者——教师的个人筛选,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选择和决定权。在教学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上,很多教师总偏爱“灌输式教育”而不是“对话式教育”,采用自己惯用的或擅长的方式方法来教学。而同一班级里又客观存在着学生差异,这使得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对有些学生来说是匹配的,对另一些学生而言却是失配的。当然,教学中适度的失配也是需要的,但是,师生长期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失配极容易导致师生间的认知性冲突,并由此转化成情感性冲突。此外,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当教师采用精神的监督手段(如说服和感化)来教育学生而未能奏效时,经常会采用命令与训斥等强制手段,有些教师甚至采用物理的威逼手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相当普遍。此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大量涌现,师生矛盾走向尖锐化。
(五)学校中缺乏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途径
本来化解冲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反映意见的公共舆论和某种机构。然而在中小学里,这两种途径常常是不存在的。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往往处于缺少或没有权力的地位,没有必要的途径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以及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每当学校和教师不得不面对学生的逆反和家长们的意见时,他们总是极力否认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忽视和掩盖学生不满的事实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压制学生的意见和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被迫采用逆反或冲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
三、师生冲突的管理对策
冲突存在于整个社会,“没有一个团体的内部是完全协调的”。面对师生冲突,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笔者认为我们应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观: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
师生冲突的实质在于学校决策权力的分配和教师头脑里既存的师生关系观。有些教师把学生视作加工材料进行雕琢,不可能看到学生的“生命性”“发展性”“社会性”“独立性”和“差异性”,不会真的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没有沟通、没有理解、缺乏合作、缺少对话。这种师生关系观下的课堂教学只能是静态的“师教生学”,是一种灌输式教育。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但还不够,因为这种转变远未触及到“师之为师”的根本,教师依然凭借知识权威和课堂领导者身份牢牢控制着学生,学生应有的权力难以得到保证。我们只有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实现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向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转变,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互为师生的辩证关系,才能给学生应有的权力和地位,真正实现学校和教室里的师生平等,减少师生冲突的破坏性成分,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民主管理
消除非人性对待学校师生冲突是管理内部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客观性面对既存的或潜在的师生冲突,学校必须从管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明确每个成员的地位和职责、权利和义务,并加以规范,使管理有章可循,动而不乱。目前,中小学规章制度建设要做好这几件事:1.重视师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校内公共舆论的运行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善于听取“另类”声音。2.从制度上规范师生的地位和职责、权利和义务,给予师生应有的尊重并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对师生的管理采取民主的半控制方式:有控有放,有限有导。3.在制度上严禁教学中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消除教育互动中平等主体间的非人性对待。实际上,体罚或任何惩罚对“罪大而极端顽劣的学生”根本不会有所影响,而对有“羞耻之心”的学生而言,他们出于自尊,教师不用施罚也会就范。
(三)形成正确的现代冲突观: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不等于攻击,冲突也是一种建设性力量
学校组织中的“师”群体、“生”群体以及“师生”群体内部的矛盾互不相容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认为冲突即是攻击,实际上,把两者同样对待是个严重的错误,区别的关键在于背后存在的不同动机。传统的管理强调和谐、团结、协作、效率、秩序,不论是人际关系理论还是古典管理理论及其追随者都一致认为:冲突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必须加以避免。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因为冲突可能具有破坏性,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有利于发展的力量。根据科瑟尔的观点,教育活动中的冲突也能够给教育改革与教学发展注入活力,防止教育系统的僵化,增强学校组织的现实适应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青少年学生内部的冲突和师生之间的冲突视为一种“问题” 或消极现象,而应当看成是他们发展中的必要环节和正常含义,完全可以作为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契机,促使师生反思自身、认识自我而不断成熟起来,从而发挥这些冲突的建设性作用。
(四)实施科学的冲突管理:科学诊断,有效管理,实现双赢
对冲突本身来说它是中性的,而对学校组织或冲突双方来说,关键是怎样看待和管理冲突。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一种管理冲突的最佳方法。我们进行冲突管理,一方面要把破坏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要使冲突尽可能地产生有效的、创造性的和有益的结果。对此,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强调:1.必须对冲突科学诊断。学校是否确实存在冲突,还是仅仅看上去存在冲突?是冲突自身还是由冲突产生的对应情绪?是认知性冲突,情感性冲突,还是利益性冲突?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弄清冲突双方的合作性(指一方希望满足对方利益的程度)和独断性(指一方希望满足自身利益的程度)如何,也有助于挑选出一个能够最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方法。2.必须坚持“双赢”的倾向。“非赢即输”的思想不可能妥协,而“双赢”的思想可以努力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把破坏性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又能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满足。实践证明,采用“非赢即输”的方法往往效果最差,而“双赢”的方法效果往往最好。3.必须采取冲突的有效管理策略。否认、回避和缓和是拙劣的冲突管理策略,难以取得建设性效果,而采用压制冲突的强硬管理策略只能导致“用强力来避开被压制”, 掐灭了有用的警告信号,导致学校内部产生一种冲突——对立情绪——抵抗同时并存的情况,不利于学校内的协同、创造和问题的有效解决。比较有效的管理策略要求学校管理者及冲突双方以一种积极合作的姿态彼此开放、信任和开诚布公,围绕共同的目的去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小冲突的破坏性影响,同时努力提高冲突的建设性作用,在促进学校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David W.Johnson and Hol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85.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师生冲突;实质;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08-04
[作者简介]解国祥(196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高级讲师。
西方组织行为学认为,理想的组织标准主要是合作、和谐与协作。学校作为一种教育组织,也具有竞争、合作、冲突、服从、顺应和同化等社会互动的几种基本形式。过去的研究强调较多的是参与、服从、和谐与合作,很少谈到竞争和冲突,这是不够客观、全面的。本文仅就师生冲突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和说明,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冲突及师生冲突的实质
(一)冲突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末,冲突论这一社会理论流派迅速崛起。对于“冲突是什么”的回答,在有关文献中虽没有一致的看法,但都认为,冲突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特点:1.观点分歧(至少是表面上分歧);2.这些观点难以相容。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组织中的冲突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和形式,有个体间认知性冲突、情感性冲突和利益性冲突等性质不同的冲突,也有个体和团体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冲突。一句话,冲突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一种非常基本的互动形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师生冲突的实质
中小学内大多数冲突都涉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且这种比例正在逐渐上升。譬如,校内垂直的或水平的信息传递受阻或不畅,容易导致师生因认知偏差而产生的认知性冲突;学校或班级管理的专断,容易导致师生因职、权、利不清而产生的利益性冲突(师生间更多的是权力性利益冲突);师生间渐成的认知性和权力性冲突,容易导致师生在具体的互动场景中因抵触情绪不断强化和积累而产生的情感性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威拉德·W.华勒(Waller,W.W.)在分析师生冲突的实质时强调得较多得是教师的控制取向。他认为教师是制度化的领导,其行为模式早就由其职位所界定好了,其权威、声望并非来自个人的人格特质,而是由其地位衍生出来的。这种预设性决定了师生关系是制度化了的“支配——从属”关系。教师代表着社会和规范,易与学生的自然欲望、自发活动产生对立情绪,进而形成师生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往往以教师胜利而告终,因为教师是权威,居于统治者地位,而学生属于被统治者。同时,教师为了维护权威形象和教育秩序,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必须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手段来控制学生,如命令、责备、处罚、训斥、考试、评讲,这使得师生关系愈益走向对立。师生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不断增加的学生逆反和大多数学校存在的加强控制取向,其实质是学校决策权力的分配不等问题。教师是制度化的领导,手中掌握着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而正处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尤其是身处开放社会渴望个性不断得到彰显的学生,往往是以逆反、违规甚至是破坏的心理和行为而出现的,师生冲突由此而生。
二、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导致师生冲突的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学生成就等方面的各种许诺与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的失败和家长的失望
学校经常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教育质量,许诺将提供良好的教育,并宣扬这种教育能增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这种宣扬和许诺的手段为学校提升社会地位、抢夺生源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即便是办学条件优越、教育质量一流的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给每个学生时也很难保证其均等性,所谓质量上的保证也只是针对学生整体而言的。而且学校教育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又在不断地制造着新的不平等,使原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彼此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大多数学生遭受到学业上相对意义的失败。当失望的家长和逆反的学生经常面对代表社会和学校的教师时,师生冲突的潜在可能性便早已存在了。
(二)学校日益盛行的管理主义倾向,其实质是对学生的控制
当前中小学存在着过度组织化现象,学校和教师都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去行动。这容易导致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目标置换”现象的产生,只见规则不见人,过于重视校规的禁止性和惩罚性功能,使得学生因害怕犯错遭受惩罚而失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和教学秩序,总希望牢牢地控制课堂和学生,教师间的竞争也常以是否更好地控制班级和学生来判断。一旦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某种过失,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成人心理和对成人的管理方式简单地运用到正在成长、不够成熟的学生身上。无论其动机是否良好,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导致了师生之间管理与反管理、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加剧,激化了师生之间的冲突。
(三)现代师生角色的转变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教育学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产生的矛盾是教师所代表的社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发展中的人与社会人之间矛盾的转化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以电视、网络普及为主要表征的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明显拓宽了。有调查表明,现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首先是网络、电视、广播、书籍、报刊等媒体,其次才是学校教师和教学。这样,教师知识传授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其知识权威的不可替代性也大为动摇,甚至在有些领域学生超越了“知识的学习者”“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者”,于是“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的新角色出现了。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是一种制度身份,教师的权威也只是一种“制度权威”, 其“实际权威”必须重新得到学生的认可。当师生关系由传统的、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向现代的、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转变时,那些没有认识到这种转变或还不能从心理和行为上适应这种转变的师生,彼此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四)师生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失配和教室里对学生的非人性对待
学校课程标准具有法定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又经过了社会代表者——教师的个人筛选,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选择和决定权。在教学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上,很多教师总偏爱“灌输式教育”而不是“对话式教育”,采用自己惯用的或擅长的方式方法来教学。而同一班级里又客观存在着学生差异,这使得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对有些学生来说是匹配的,对另一些学生而言却是失配的。当然,教学中适度的失配也是需要的,但是,师生长期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失配极容易导致师生间的认知性冲突,并由此转化成情感性冲突。此外,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当教师采用精神的监督手段(如说服和感化)来教育学生而未能奏效时,经常会采用命令与训斥等强制手段,有些教师甚至采用物理的威逼手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相当普遍。此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大量涌现,师生矛盾走向尖锐化。
(五)学校中缺乏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途径
本来化解冲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反映意见的公共舆论和某种机构。然而在中小学里,这两种途径常常是不存在的。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往往处于缺少或没有权力的地位,没有必要的途径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以及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每当学校和教师不得不面对学生的逆反和家长们的意见时,他们总是极力否认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忽视和掩盖学生不满的事实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压制学生的意见和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被迫采用逆反或冲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
三、师生冲突的管理对策
冲突存在于整个社会,“没有一个团体的内部是完全协调的”。面对师生冲突,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笔者认为我们应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观: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
师生冲突的实质在于学校决策权力的分配和教师头脑里既存的师生关系观。有些教师把学生视作加工材料进行雕琢,不可能看到学生的“生命性”“发展性”“社会性”“独立性”和“差异性”,不会真的尊重学生,师生之间没有沟通、没有理解、缺乏合作、缺少对话。这种师生关系观下的课堂教学只能是静态的“师教生学”,是一种灌输式教育。也有一些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但还不够,因为这种转变远未触及到“师之为师”的根本,教师依然凭借知识权威和课堂领导者身份牢牢控制着学生,学生应有的权力难以得到保证。我们只有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实现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向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转变,在教育教学中建立互为师生的辩证关系,才能给学生应有的权力和地位,真正实现学校和教室里的师生平等,减少师生冲突的破坏性成分,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民主管理
消除非人性对待学校师生冲突是管理内部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客观性面对既存的或潜在的师生冲突,学校必须从管理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明确每个成员的地位和职责、权利和义务,并加以规范,使管理有章可循,动而不乱。目前,中小学规章制度建设要做好这几件事:1.重视师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校内公共舆论的运行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善于听取“另类”声音。2.从制度上规范师生的地位和职责、权利和义务,给予师生应有的尊重并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对师生的管理采取民主的半控制方式:有控有放,有限有导。3.在制度上严禁教学中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消除教育互动中平等主体间的非人性对待。实际上,体罚或任何惩罚对“罪大而极端顽劣的学生”根本不会有所影响,而对有“羞耻之心”的学生而言,他们出于自尊,教师不用施罚也会就范。
(三)形成正确的现代冲突观: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不等于攻击,冲突也是一种建设性力量
学校组织中的“师”群体、“生”群体以及“师生”群体内部的矛盾互不相容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认为冲突即是攻击,实际上,把两者同样对待是个严重的错误,区别的关键在于背后存在的不同动机。传统的管理强调和谐、团结、协作、效率、秩序,不论是人际关系理论还是古典管理理论及其追随者都一致认为:冲突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必须加以避免。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因为冲突可能具有破坏性,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有利于发展的力量。根据科瑟尔的观点,教育活动中的冲突也能够给教育改革与教学发展注入活力,防止教育系统的僵化,增强学校组织的现实适应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青少年学生内部的冲突和师生之间的冲突视为一种“问题” 或消极现象,而应当看成是他们发展中的必要环节和正常含义,完全可以作为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契机,促使师生反思自身、认识自我而不断成熟起来,从而发挥这些冲突的建设性作用。
(四)实施科学的冲突管理:科学诊断,有效管理,实现双赢
对冲突本身来说它是中性的,而对学校组织或冲突双方来说,关键是怎样看待和管理冲突。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一种管理冲突的最佳方法。我们进行冲突管理,一方面要把破坏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要使冲突尽可能地产生有效的、创造性的和有益的结果。对此,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强调:1.必须对冲突科学诊断。学校是否确实存在冲突,还是仅仅看上去存在冲突?是冲突自身还是由冲突产生的对应情绪?是认知性冲突,情感性冲突,还是利益性冲突?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弄清冲突双方的合作性(指一方希望满足对方利益的程度)和独断性(指一方希望满足自身利益的程度)如何,也有助于挑选出一个能够最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方法。2.必须坚持“双赢”的倾向。“非赢即输”的思想不可能妥协,而“双赢”的思想可以努力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把破坏性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又能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满足。实践证明,采用“非赢即输”的方法往往效果最差,而“双赢”的方法效果往往最好。3.必须采取冲突的有效管理策略。否认、回避和缓和是拙劣的冲突管理策略,难以取得建设性效果,而采用压制冲突的强硬管理策略只能导致“用强力来避开被压制”, 掐灭了有用的警告信号,导致学校内部产生一种冲突——对立情绪——抵抗同时并存的情况,不利于学校内的协同、创造和问题的有效解决。比较有效的管理策略要求学校管理者及冲突双方以一种积极合作的姿态彼此开放、信任和开诚布公,围绕共同的目的去解决问题,尽可能减小冲突的破坏性影响,同时努力提高冲突的建设性作用,在促进学校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David W.Johnson and Hol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85.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