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就业市场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素质教育的桥头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1]可见,学生的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与实践密不可分。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相关技术学科的进步和新技术学科的出现,油气储运学科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三大力学为支撑构建的油气储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当今解决油气储运专业技术问题的需要,象现代油气储运系统所采用的多相混输工艺、全密闭输送技术,SCADA控制技术,系统管理优化决策技术和防腐新材料应用技术等都使油气储运学科的知识范围和研究领域向外扩展了许多。因此作为培养油气储运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应把改革该專业原来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放在发展油气储运学科的首要位置,使油气储运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而与此对应的实践教学必然需要在传统的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
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工程实际,深入社会,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以我校的油气储运专业为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我国一般普通高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主观因素影响,事实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或具体执行实践教学计划时不能切实的执行,教学中心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上,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常被淡化甚至被忽略,这就难免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3]。
1.生产实习存在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是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校与企业即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油气储运领域的主要工艺过程、常用设备与工具的性能及其操作方法、日常生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等,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思,为专业学习奠定实践基础。油气储运专业的生产实习一直在油田的生产一线(井场,站场,天然气净化厂,油库,LNG站等)进行,大部分采用跟班劳动的方式。但是随着石油生产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以及储运工程专业面的拓宽,采用原有的实习方式已远远达不到储运工程专业实习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油田生产一线的专业职能划分较细,学生在任何生产单位实习,都只能了解某一方面的生产工艺,而不能对整个储运工程领域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全面的了解;如果让学生在各类主要生产单位间换岗,就会使实习时间过长,在现行学制下难以实施;同时,生产单位是以生产为中心,往往无心顾及学生的实习,很少让学生亲自上岗;实习指导书不能有效的反映实习主要内容,达不到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实习内容的目的。如此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的效果。同时,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带队老师很难认真切实的执行实习计划,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安全,甚至有这么一种“学生安全,完事大吉”的说法,没有把实习带队老师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另外,学生每年生产实习的地点不固定,各实习点之间工艺条件差异大,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能执行统一的实习大纲,生产实习内容取决于生产任务。以前我校储运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学之初;根据制定的培养计划,专业课的学习是在生产实习之后,即学生在几乎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实习,通过几次生产实习发现,学生在这个时候进行生产实习效果非常不好,绝大部分学生对现场的设备、工艺非常陌生,严重的影响了生产实习。近年来,由于一些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加上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等原因,造成了实习时间缩短、内容减少、实习时走马观花,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2.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方法落后
多年来油气储运专业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实验内容和设备基本没有更新,实验方法也相对落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后,还要求补充储运安全检测与控制实验方面的新内容。目前实验室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多数高效开出的实验中,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居多。从实验方法、内容到步骤都由老师事先给出,学生几乎没有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创造性。加上个别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课前连实验讲义都不看,全凭老师讲解,很难完全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不能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3.毕业设计缺乏新意,把关不严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种实践性环节训练的结果,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毕业设计是很关键的一环。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大学全部课程后应用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有时还需要自学一部分新知识,来开创性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性、创新性的设计训练,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提高。教师在制定题目时,往往不能保证题目与现场生产实际或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每年所带毕业设计题目与往年题目有较大的雷同而且形势单一,不能够及时的将现场或科研中的前沿问题传授给学生,有些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内容甚至是过时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也只是简单的套用设计手册或例题上的步骤,不能够做到从理解到创新的跨越。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没有认真的辅导和讲解,导致学生自我要求降低,往往有些学生在设计出现较大的错误后,也难以自查。新形势下,做好毕业设计对老师和学生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设计型”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都有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资料做参考,[4]学生按部就班即可完成设计任务,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1.完善生产实习基地,完备实习教学环境
经调研,我们认识到,生产实习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欲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基地中不仅要具备石油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常用工具设备等,还要能够为实习教学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提高实习的质量。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联系,我们决定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处重庆作业区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川东北气矿包括了所有天然气集输的典型工艺,自动化程度高。输气处作为实习基地能让学生加深对天然气长输管线运行调度,以及压气站操作维护等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聘任两个基地中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工艺设备了如指掌、操作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该基地的实习。经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常用的设备与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油气的测试与分析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主体实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习内容,掌握各工艺过程在油气储运领域中的地位及相互联系,带队教师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大纲要求为学生开设讲座,为学生从机理上对工程实体进行现场讲解。结束了多年来学生去现场生产实习走马观花,认识肤浅的历史,使生产实习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收到师生的好评。
2.更新生产实习大纲,规范实习内容及实习进程
以前,由于每年生产实习地点不固定,各实习点之间工艺条件差异大,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能执行统一的实习大纲。创建稳定的实习基地后,改变了实习内容取决于生产任务的局面,是实习内容及其安排完全能够按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执行。为此我们根据油气储运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通过对实习基地工艺设备的详细调查,结合储运工程专业的特点,重新制订编写了生产实习大纲,对实习内容及其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大纲对所要求的实习内容及其配合关系作了安排,并给出了各单元时间的教学进程表,详细规划了生产实习中每天2个单元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及教师配备,从而使生产实习这一实践性环节有章可循。同时,还编写了《油气储运工程实践》,以指导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实习内容。
在去实习基地的前一周,带队教师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提前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和懂礼守纪,并初步了解实习地点的概括。在每天进入实习基地时,带队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现场找答案,并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及时请教实习基地的兼职老师,要求学生做笔记,每天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写实习总结,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工艺流程图和主要参数的检测控制点及检测控制方式,避免走马观花。实习结束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岗位口试,要求学生首先总结实习所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现场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实习效果。
3.校内实习与训练基地作为实践教学有力的补充
由于天然气装置属于高压设备,中石油旗下所有生产单位均要求持证进厂,持证上岗,所以几乎所有的企业现场实习都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这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加大投入,在学校已建立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储运综合训练基地,增加了天然气集输站场的工艺设备,从井场工艺到站场工艺,并按照目前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了2套深浅脱水程工艺及附属设施,所有装置进行半透明处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各个环节的工艺过程,很好的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学生进基地实习后,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到2012年,我们教研室将建成成套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仿真实践教学系统”,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仿真系统具有系统化的、与生产现实十分接近的虚拟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任意设置系统故障并学习排除方法,例如目前我们教研室将HYSYS3.4教学版引入油气集输课程中,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将向学生运用多媒体讲授HYSYS在油气集输工程中的仿真应用,并用实例进行逐步讲解仿真过程,收到了以往教学生所没有达到过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教研室将继续引进OLGA、PipeStudio等教学版软件。在不可能完全建立现场实体装置进行训练的情况下,应用现代仿真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实际生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也将是以后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4.筛选毕业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将大学四年所学更好的总结和开发其创新能力,我们教研室正在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目前我校油气储运教研室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坚持毕业设计题目与现场生产实际或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做到每个教师每年所带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不雷同,96%的毕业设计题目能够用于生产实践。在毕业实际的前三周,为毕业班开设油气储运工程新进展讲座,紧密结合油气田生产实践,注重跟踪介绍储运地面工程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聘请现场实际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和设计院经验丰富设计人员到学校讲课,向学生介绍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思路,使学生了解各研究方向最新进展和毕业后所从事的内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同时,平时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这些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学生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申报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每年提供资金资助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由学生选择专业指导教师,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所从事领域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协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让他们提前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由教师提供具体的大纲,让学生进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询,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该专业某一方向的认识以及对科研项目流程有初步的了解。
就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一年以来,在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学生中,有82%的同学设计成绩为优秀,参加答辩的评委老师普遍认为,这部分同学工作量大,理论有深度,对为题的阐述和回答条理性与逻辑性强,表明学生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结论及展望
我校油气储运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就实习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改革来看,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采用新的生产实习模式。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为期4周的时间内完成了过去9周难以完成的18个生产环节的实习內容,不仅提高了实习效率,而且通过亲身感受,师傅演示操作并讲解,扎实的掌握了地面工程工艺设备及流程,使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容易掌握。
2.校内综合训练基地作为校外生产实习的有力补充。夯实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在综合训练,无论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对设备内部结构的形象认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学生通过一人一题的工程型毕业设计训练。掌握了常规油气储运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切实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工程设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课题转化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许多被发表到专业期刊上。
4.但是,从我校油气储运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来看。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例仍较小,不到30%。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除了在现有的改革措施,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方法以外,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应保证实践环节的实施。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6(1).
[2]姚安林.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J].油气储运,1999,18(2)6~10.
[3]陈涛平,张景富,赵明国.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J].石油教育,2008,4,33~36.
[4]吴金星,魏新利,王保东.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J].化工高等教育,2006,1,56~59.
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相关技术学科的进步和新技术学科的出现,油气储运学科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三大力学为支撑构建的油气储运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当今解决油气储运专业技术问题的需要,象现代油气储运系统所采用的多相混输工艺、全密闭输送技术,SCADA控制技术,系统管理优化决策技术和防腐新材料应用技术等都使油气储运学科的知识范围和研究领域向外扩展了许多。因此作为培养油气储运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应把改革该專业原来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放在发展油气储运学科的首要位置,使油气储运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而与此对应的实践教学必然需要在传统的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
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中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工程实际,深入社会,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以我校的油气储运专业为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我国一般普通高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主观因素影响,事实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或具体执行实践教学计划时不能切实的执行,教学中心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上,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常被淡化甚至被忽略,这就难免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3]。
1.生产实习存在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是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校与企业即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油气储运领域的主要工艺过程、常用设备与工具的性能及其操作方法、日常生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等,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思,为专业学习奠定实践基础。油气储运专业的生产实习一直在油田的生产一线(井场,站场,天然气净化厂,油库,LNG站等)进行,大部分采用跟班劳动的方式。但是随着石油生产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以及储运工程专业面的拓宽,采用原有的实习方式已远远达不到储运工程专业实习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油田生产一线的专业职能划分较细,学生在任何生产单位实习,都只能了解某一方面的生产工艺,而不能对整个储运工程领域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全面的了解;如果让学生在各类主要生产单位间换岗,就会使实习时间过长,在现行学制下难以实施;同时,生产单位是以生产为中心,往往无心顾及学生的实习,很少让学生亲自上岗;实习指导书不能有效的反映实习主要内容,达不到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实习内容的目的。如此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的效果。同时,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带队老师很难认真切实的执行实习计划,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安全,甚至有这么一种“学生安全,完事大吉”的说法,没有把实习带队老师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另外,学生每年生产实习的地点不固定,各实习点之间工艺条件差异大,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能执行统一的实习大纲,生产实习内容取决于生产任务。以前我校储运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规定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是在大三上学期开学之初;根据制定的培养计划,专业课的学习是在生产实习之后,即学生在几乎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实习,通过几次生产实习发现,学生在这个时候进行生产实习效果非常不好,绝大部分学生对现场的设备、工艺非常陌生,严重的影响了生产实习。近年来,由于一些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加上一些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等原因,造成了实习时间缩短、内容减少、实习时走马观花,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2.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方法落后
多年来油气储运专业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实验内容和设备基本没有更新,实验方法也相对落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后,还要求补充储运安全检测与控制实验方面的新内容。目前实验室状况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多数高效开出的实验中,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居多。从实验方法、内容到步骤都由老师事先给出,学生几乎没有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创造性。加上个别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课前连实验讲义都不看,全凭老师讲解,很难完全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不能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3.毕业设计缺乏新意,把关不严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种实践性环节训练的结果,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毕业设计是很关键的一环。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大学全部课程后应用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有时还需要自学一部分新知识,来开创性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性、创新性的设计训练,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和提高。教师在制定题目时,往往不能保证题目与现场生产实际或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每年所带毕业设计题目与往年题目有较大的雷同而且形势单一,不能够及时的将现场或科研中的前沿问题传授给学生,有些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内容甚至是过时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也只是简单的套用设计手册或例题上的步骤,不能够做到从理解到创新的跨越。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没有认真的辅导和讲解,导致学生自我要求降低,往往有些学生在设计出现较大的错误后,也难以自查。新形势下,做好毕业设计对老师和学生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设计型”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都有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资料做参考,[4]学生按部就班即可完成设计任务,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1.完善生产实习基地,完备实习教学环境
经调研,我们认识到,生产实习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欲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基地中不仅要具备石油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常用工具设备等,还要能够为实习教学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提高实习的质量。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联系,我们决定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处重庆作业区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川东北气矿包括了所有天然气集输的典型工艺,自动化程度高。输气处作为实习基地能让学生加深对天然气长输管线运行调度,以及压气站操作维护等知识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聘任两个基地中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工艺设备了如指掌、操作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该基地的实习。经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常用的设备与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油气的测试与分析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主体实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习内容,掌握各工艺过程在油气储运领域中的地位及相互联系,带队教师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大纲要求为学生开设讲座,为学生从机理上对工程实体进行现场讲解。结束了多年来学生去现场生产实习走马观花,认识肤浅的历史,使生产实习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收到师生的好评。
2.更新生产实习大纲,规范实习内容及实习进程
以前,由于每年生产实习地点不固定,各实习点之间工艺条件差异大,实习内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可能执行统一的实习大纲。创建稳定的实习基地后,改变了实习内容取决于生产任务的局面,是实习内容及其安排完全能够按生产实习教学大纲执行。为此我们根据油气储运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通过对实习基地工艺设备的详细调查,结合储运工程专业的特点,重新制订编写了生产实习大纲,对实习内容及其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大纲对所要求的实习内容及其配合关系作了安排,并给出了各单元时间的教学进程表,详细规划了生产实习中每天2个单元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及教师配备,从而使生产实习这一实践性环节有章可循。同时,还编写了《油气储运工程实践》,以指导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实习内容。
在去实习基地的前一周,带队教师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提前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和懂礼守纪,并初步了解实习地点的概括。在每天进入实习基地时,带队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现场找答案,并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及时请教实习基地的兼职老师,要求学生做笔记,每天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写实习总结,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工艺流程图和主要参数的检测控制点及检测控制方式,避免走马观花。实习结束时对每个学生进行岗位口试,要求学生首先总结实习所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现场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实习效果。
3.校内实习与训练基地作为实践教学有力的补充
由于天然气装置属于高压设备,中石油旗下所有生产单位均要求持证进厂,持证上岗,所以几乎所有的企业现场实习都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这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加大投入,在学校已建立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储运综合训练基地,增加了天然气集输站场的工艺设备,从井场工艺到站场工艺,并按照目前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了2套深浅脱水程工艺及附属设施,所有装置进行半透明处理,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各个环节的工艺过程,很好的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学生进基地实习后,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到2012年,我们教研室将建成成套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仿真实践教学系统”,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仿真系统具有系统化的、与生产现实十分接近的虚拟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任意设置系统故障并学习排除方法,例如目前我们教研室将HYSYS3.4教学版引入油气集输课程中,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将向学生运用多媒体讲授HYSYS在油气集输工程中的仿真应用,并用实例进行逐步讲解仿真过程,收到了以往教学生所没有达到过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教研室将继续引进OLGA、PipeStudio等教学版软件。在不可能完全建立现场实体装置进行训练的情况下,应用现代仿真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实际生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也将是以后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4.筛选毕业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将大学四年所学更好的总结和开发其创新能力,我们教研室正在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目前我校油气储运教研室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坚持毕业设计题目与现场生产实际或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做到每个教师每年所带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不雷同,96%的毕业设计题目能够用于生产实践。在毕业实际的前三周,为毕业班开设油气储运工程新进展讲座,紧密结合油气田生产实践,注重跟踪介绍储运地面工程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聘请现场实际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和设计院经验丰富设计人员到学校讲课,向学生介绍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思路,使学生了解各研究方向最新进展和毕业后所从事的内容,从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同时,平时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这些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学生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申报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每年提供资金资助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由学生选择专业指导教师,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所从事领域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协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让他们提前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由教师提供具体的大纲,让学生进行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询,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该专业某一方向的认识以及对科研项目流程有初步的了解。
就教研室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一年以来,在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学生中,有82%的同学设计成绩为优秀,参加答辩的评委老师普遍认为,这部分同学工作量大,理论有深度,对为题的阐述和回答条理性与逻辑性强,表明学生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结论及展望
我校油气储运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就实习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改革来看,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采用新的生产实习模式。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为期4周的时间内完成了过去9周难以完成的18个生产环节的实习內容,不仅提高了实习效率,而且通过亲身感受,师傅演示操作并讲解,扎实的掌握了地面工程工艺设备及流程,使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更加容易掌握。
2.校内综合训练基地作为校外生产实习的有力补充。夯实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在综合训练,无论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对设备内部结构的形象认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学生通过一人一题的工程型毕业设计训练。掌握了常规油气储运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切实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工程设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课题转化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许多被发表到专业期刊上。
4.但是,从我校油气储运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来看。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例仍较小,不到30%。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除了在现有的改革措施,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方法以外,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应保证实践环节的实施。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06-16(1).
[2]姚安林.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J].油气储运,1999,18(2)6~10.
[3]陈涛平,张景富,赵明国.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J].石油教育,2008,4,33~36.
[4]吴金星,魏新利,王保东.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J].化工高等教育,2006,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