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自己钟情世界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和主讲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电影家协会会员。
  教育部“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公派美国“访问学者”,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省厅级项目。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功奖、四川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周华说,她的画是笨拙的,她也是笨拙的。她的灵魂里没有可以承载生命之重的灵气表现。
  她的画里似乎没有花招。她总是像个农民耕耘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一般,默默地画着属于自己的那些画。
  2014年的秋天,为了完成一部有关“藏漂”纪录片的拍摄,我带着严重的感冒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临时决定去拉萨一趟。飞机落地以后,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拜访了为数不多的几位事先约定的“藏漂”进行访谈,同时继续寻找更多、更合适的拍摄对象。
  在拉萨奢侈的阳光沐浴下,八廓街上满是从遥远的藏地前来朝拜的信众。日头偏西,我筋疲力尽准备回酒店休息时,街外围一个还算热闹的小巷子里,一个不十分起眼的橱窗内的油画吸引了我。画里的小喇嘛,身披红色僧衣,目光平静,我与他对视了好一会儿,全然忘记周遭的嘈杂。耳边一个声音告诉我:这就是我要找的画和它的主人。就这样,我推开了画室的门,走近了周华的世界。
  周华擅长人物肖像:小喇嘛、藏族妇女、老人。那些画和周华一样有魔力,真诚而动人。
  周华是我第一次去西藏,最大的意外收获。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周华的画好在哪里,我只能说:单纯的高贵和静穆的伟大!近几年,周华画风转了,开始尝试西藏壁画的油画。在这里,周华似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灵魂更轻灵。
  欣赏周华,除了画,更是对她本人。不止一次,周华在自己的画前泪流满面,她可以花很长时间认真的准备一餐饭,虔诚地把它吃完,她与生她、养她的土地,有肌肤之亲。她是这个世上为数不多,认真活过的人。
  周华说,她是一个极端的物悲主义者,同时庆幸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因为那里更靠近神灵。那片土地上所有美好的、善良的、温柔的东西,赋予了她神性,绘画之于她是取悦自己和钟情世界最好的方式。
  认识刘葵的朋友,很容易被她的纯真和执着感染。这位从小学画、一辈子爱画的美丽女子,总是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自由。
  刘葵家学渊源深厚,擅长中国人物画、山水画。后将油画技法和国画神韵结合,自成画派。她的山水画,气韵丰富、大开大合;她用色浓烈大胆、章法有度,敢于突破“国画”、“水墨”的传统窠臼,赋予国画以情感浓郁的色块,为传统的中国画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她自称其为——“彩墨”画。
  刘葵始终游走在自由创作的前沿,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现代艺术的发展。
  在绘画道路上自由而快乐的刘葵,对艺术的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把握。
  2009年,50岁的刘葵迷上了动画,决心重回课堂,到北京电影学院深造,从头学起。绘画功底深厚的她想象力丰富、触类旁通,开启了艺术新的生机。
  目前她是四川动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民族艺术研发创新中心影视动漫研究所所长;四川美术出版社《新世纪高等院校影视动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刘葵还有一重身份,是大学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专家。熟悉刘葵的学生都亲切的称她:葵妈。刘葵待学生如同己出,將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她的培养下,有一大批学术成为四川艺术届的后起之秀。
  刘葵经常说,她这一生最幸运的就是与绘画结缘,绘画让她快乐、让她寻找到价值,更在绘画中体验人生。
其他文献
我们小区种了好多木棉树。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暖暖的春风吹红了木棉花。遠远望去,木棉花就像下午的红云,又像一团红红的火焰。走近大树,你会看见树干上有刺,又直又高,大概有十几米高。木棉花开满了枝头,我仔细一看,木棉花有五片花瓣,像一个羽毛球,又像一个小小的火把,可爱又美丽。木棉树给小区增加了雅趣,我喜欢这些木棉树。
一碗桂花茶,泡出好滋味……  小品不小,小切口反映大时代;曲艺有曲,曲调中唱出真感情。  曲艺小品《一碗桂花茶》通过反映精准扶贫和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李书记和普通群众徐大爷及乡村规划师郝意之间发生的一段小故事,从侧面透视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变化和普通人情感中喜怒哀乐的点点滴滴。作品题材内容真实朴素,表演风格清新轻松,说唱切换自然有机。同时还将具有四川曲艺唱曲色彩的演唱方式融入小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在一生起伏跌宕的生涯中,杨慎始终潜心学问,博通古今,著述宏富;除经史诗文外,于书法艺术亦颇有会心,或考镜源流,或稽古钩沉,或探幽发微,或称述品藻,可谓真知灼见,字字珠玑。  杨慎(1488年——1559年,即明弘治元年——明嘉靖三十八年),著名学者、文学家和书法家。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六年(1511年)3月参加殿试,得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1521年4月明世宗嗣
正如作者高力教授所言:在批评方法与被批评文本之间,似乎总会有一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在勾连、缝合着彼此!如同填字游戏,将两者有机、谐和、完美缝合一起,便是一篇经典的评论美文。  读高力教授的文艺评论,你除了感觉到理论的丰厚、思维的灵动,还会领略到他飞扬的文思与斐然的文采!你甚至从他评论文章的标题都可以领略到这一点!譬如《红高粱:自由生命意志的释放和外射》《循环:空框与意象的弥漫》《英雄情结:历史嬗变
亲爱的赵静姐姐:  您好!想了好久才鼓起勇气给您写信。我活泼可爱,人缘好,大家都喜欢我。我有四个知心朋友,其中一个叫童童木。曾经的童童木可爱大方,把我当成她最好的朋友。可现在,她喜新厌旧,和我们越来越疏远。  当然,我也不会强迫自己和她做知心朋友的。疏远就疏远吧,可她开始在背地里说我和其他三个人的坏话。  小女生说别人的坏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像我,也在说她的坏话。这些都不算什么,可她居然抢我的东西
诗人把六世达赖的一切都当成了诗,来的时候是诗,去的时候也是诗,佛经是诗,建筑也是诗,歌唱也是诗,也体现了他诗人的情怀与想象。  在藏区生活多年之后,诗人牛放终于出版了一部诗集《诗藏》,体现了诗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及其所取得的成功。从表面上看,这本诗集的名字似乎是不通的,但这正是诗人的独创之处,即诗人眼中的西藏,或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西藏,简洁明快,有深厚的诗意。诗集里绝大部分作品,有诸多可圈可点之
李敬烨《兴国·立业》篆书 281cm×75cm 2019年  李敬烨  1992年生于成都温江。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書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温江区政协书画研究院书法家,温江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南北书画院特聘篆刻家,成都文殊院空林书画院特聘书法篆刻家。
很多同学都说市面上的书签都长得一个样子,太没创意了!没关系,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做一个萌萌的小黄人书签,好看又实用!  准备材料:冰棍棒、蓝色不织布、黄色颜料、胶水、剪刀、黑色记号笔、假眼睛和黑色扭扭棒。  1. 首先,給冰棍棒涂上黄色,手拿的部位可以不涂。  2. 待黄色颜料干透,用蓝色不织布将冰棍棒的下半部分包裹住。  3. 用假眼睛和记号笔装饰出小黄人的五官。  4. 最后用扭扭棒做小黄人的头发
李先海的木雕对于国内木雕界乃至雕塑界都应算是一次惊喜:长长的人物形态、家具式的建构语言、深入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充满怀旧情绪的乡土题材等。这样的惊喜使得他的作品在各种展示中屡屡得手,拿到了各种奖项。  他的作品对于我这个具有学院背景的雕塑人来讲并不陌生。1999年李先海的作品《小川戏》获得第九届美展优秀奖,以及2009年《苦旅共甘泉》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都是在雕塑界所熟知的。  就我个人而言
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于2017年9月21日在山东落下帷幕,10座金菊奖杯最终皆有归宿。相比以往,本届比赛虽然少了3个部队团参加,但参赛规模却是空前的。全国共20多个省市,60多个节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评后,30个节目进入决赛环节。四川省杂技家协会积极动员组织,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了7个节目,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遂宁杂技团的节目《连年有余—男女对手》入围决赛,但遗憾的是,此次决赛中未能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