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扎根生活,要去写生,了解他们风土人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不同,人情风貌也不同。因此,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人,必须要去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去,深入了解观察。于是,下乡采风成为了我们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最佳方式。
——题记
来到广西之后,我们一共下乡过两次,一次是贵州,一次是德峨。
贵州之行,我们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西江千户苗寨,一个是从江岜沙。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苗族的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他们上方的祝辞和立方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看到了他们的表演,各色的服装和习俗。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个老人在蜡染,她用蜡笔在布上勾画图案,是那么的对称,线条拉的很直,画的圆特别饱满。更厉害的是她画的所有图案都在她的心中,下笔不用打草稿,直接下笔。当时对于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民间艺术真的很厉害,民间艺人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他们对于这门艺术的专注与精通,正是现在我们所缺少的匠人精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把手上的毛笔用的像他们手中的蜡笔一样,对于我们所学的像他们一样深入了解,了然于胸,我想那么我们学到的,得到的也会很多。他们对于这块布的处理安排,就像我们对于画面的处理安排是一样的,所以,我想我们去深入生活,了解他们,最重要的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他们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对于所学的我们喜欢的专业,能有手艺人这种匠人精神,坚持一件事,长久下去。
从江岜沙
走进岜沙,犹如置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村民们穿著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深蓝紫色泛着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裙,扎绑腿。男人们梳着小辫,头挽发簪,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数百年过去了,这里风俗依旧依旧,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苗族芦笙舞、婚俗展示、镰刀剃头、原生态舞蹈斗牛、芦笙踩堂舞、鸣枪送客等各种风俗。正因为岜沙人对树木的保护,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优美,而岜沙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与世无争的和谐日子。
这次贵州之行,人、景、物都带给我感动,这里的老人、小孩、年轻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的天很蓝,就像他们淳朴的人。这里的建筑吊脚楼很有特色,是根据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选择的最适合的建筑方式。这里的老人很慈祥,他们依旧还在为生活所奔波,在菜市场看到的都是他们忙活的身影。这里的小孩,有的过早的承担起了责任,出来卖东西,帮助家里人,有的带着红领巾在认真学习,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知足,是希望。这次之行,我体会到了知足常乐,可能在外人眼中看来,他们的生活是苦的,但他们自己有一种知足,快乐在里面。我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里的年轻人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丰富生活,但我同时又希望,他们能保持初心,坚守住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不要被同化,希望他们可以永远这么简单快乐,慢慢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守住他们的家园和祖辈人留下的技艺财富,不要让它失传。
德峨,那里的人们朴素,善良,最为打动我。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到了德峨之后的一次赶圩。看到有两个身穿少数民族衣服的人在那里说话,他们的动作、神情、姿态,都很入画,我们便停下来画起了他们,他们就像知道了似的,一动都不动,就像专业模特似的,我们画的很顺心。还有这里的人都不排斥拍照的,看到我们拍他们,他们会笑笑说,老了,不好看了。有时候他们还很可爱的要看拍的他们的照片,看到好看的会很开心,在我们夸他们漂亮的时候会害羞的笑笑,让我真的很感动,因为在我去过的别的地方,那些人都是不让拍的,有的甚至还要朝你要钱,才给拍,这里的人依旧是那么的纯朴、善良、简简单单,这样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发现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小孩,而且干重活的也都是那些女人,她们会背很多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会背上好几个筐,里面还都会装满东西,每次赶圩的时候,她们会从很远的地方背过来,摆上卖东西,哪里有圩就去哪里,所以我们总能看到熟悉的面孔。所以这里的老人手掌很大,都很有特色,那是一双劳动的手,手的关节很明显,尤其是这里的老人,她们会背很多东西,这里的年轻人不多。还有发现一件事这里的男人要比女人轻松,他们不会背很多的东西,他们有很多遛鸟的,他们这里的男女工作分配跟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这里的服饰大多以黑色为主,上衣会有蓝色,衣服的领口处,和裙子上会有几条小花纹。这种服饰,很适合用写意来表现,大块的墨色,丰富的墨色变化,细致的刻画头和手,我想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用工笔表现的话,可以选用夸张一点的手法,突出线条的感觉,重点刻画头和手。这里人们带的帽子也特别有特色,很多层,这里老人的衣服比较素色,相对于小孩和年轻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花纹也比较丰富,最有特色的是这里的老人的脸和手,上面有岁月的痕迹,有豁达,有沧桑,有慈祥,每个人的样子都是不同的,众生百相,我们学人物的对于人物特点,特征,以及这个人传达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如果能抓住,并且表现出来,给人以触动,才是最值得探究的。
最热闹的就是赶圩了,没有圩的时候,这里的街很静,没有多少人。赶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人生百态,买东西的,卖东西的,路上碰见好久不见的好友,话话家常。在赶圩上见的最多的就是几个人在聊天的,还有的多年不见的好友在一块喝酒聊天话当年。还有老人带着小孩买东西的,一幅幅温馨的场面,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好不热闹。人间烟火,最平凡、最简单也最可贵的生活。
这里的建筑,听老师说前几年还是很富有特色的建筑,现在都变成了现代大众的建筑。现在古老的,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精致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我们真的要好好保护民族的文化特色了,随着现在的大众化,方便,实用,怎么在占地面积最小的情况下做出最大的利用价值,成了现在人们所追求的。越来越缺少,那种有特色的,精致的,民族的,审美的东西了。希望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提出,民族性的东西能得到保护和流传,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我们学国画的,也有义务去创作出一些民族性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下乡采风,收获了很多,也更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和要努力的方向。下乡采风不仅仅是收集素材,更要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深入到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民族习俗,生活方式,地域特色。对于人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征,他们与别的民族的不同,每一个民族,地域,因为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和方式都是不同的。只有你深入了解后,再多画速写,从心里的感悟,再到手上的表达,最终才能创作出作品。作品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你有深刻的体会是首要,手上的功夫再能达到,表达你想表达的才可以。所以,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还需要我去不断的努力,看书,提高眼界,深入生活,多动手,多画速写,提高手上能力,多想,多做。需要有好的想法,再有扎实的基础功,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这条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一直努力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张茹(1994.01.08-),女,汉族,籍贯:河北邢台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學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题记
来到广西之后,我们一共下乡过两次,一次是贵州,一次是德峨。
贵州之行,我们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西江千户苗寨,一个是从江岜沙。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苗族的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他们上方的祝辞和立方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看到了他们的表演,各色的服装和习俗。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个老人在蜡染,她用蜡笔在布上勾画图案,是那么的对称,线条拉的很直,画的圆特别饱满。更厉害的是她画的所有图案都在她的心中,下笔不用打草稿,直接下笔。当时对于我的触动是很大的,民间艺术真的很厉害,民间艺人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他们对于这门艺术的专注与精通,正是现在我们所缺少的匠人精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把手上的毛笔用的像他们手中的蜡笔一样,对于我们所学的像他们一样深入了解,了然于胸,我想那么我们学到的,得到的也会很多。他们对于这块布的处理安排,就像我们对于画面的处理安排是一样的,所以,我想我们去深入生活,了解他们,最重要的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他们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对于所学的我们喜欢的专业,能有手艺人这种匠人精神,坚持一件事,长久下去。
从江岜沙
走进岜沙,犹如置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村民们穿著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深蓝紫色泛着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裙,扎绑腿。男人们梳着小辫,头挽发簪,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数百年过去了,这里风俗依旧依旧,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苗族芦笙舞、婚俗展示、镰刀剃头、原生态舞蹈斗牛、芦笙踩堂舞、鸣枪送客等各种风俗。正因为岜沙人对树木的保护,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优美,而岜沙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过着与世无争的和谐日子。
这次贵州之行,人、景、物都带给我感动,这里的老人、小孩、年轻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的天很蓝,就像他们淳朴的人。这里的建筑吊脚楼很有特色,是根据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选择的最适合的建筑方式。这里的老人很慈祥,他们依旧还在为生活所奔波,在菜市场看到的都是他们忙活的身影。这里的小孩,有的过早的承担起了责任,出来卖东西,帮助家里人,有的带着红领巾在认真学习,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知足,是希望。这次之行,我体会到了知足常乐,可能在外人眼中看来,他们的生活是苦的,但他们自己有一种知足,快乐在里面。我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里的年轻人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丰富生活,但我同时又希望,他们能保持初心,坚守住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不要被同化,希望他们可以永远这么简单快乐,慢慢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守住他们的家园和祖辈人留下的技艺财富,不要让它失传。
德峨,那里的人们朴素,善良,最为打动我。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到了德峨之后的一次赶圩。看到有两个身穿少数民族衣服的人在那里说话,他们的动作、神情、姿态,都很入画,我们便停下来画起了他们,他们就像知道了似的,一动都不动,就像专业模特似的,我们画的很顺心。还有这里的人都不排斥拍照的,看到我们拍他们,他们会笑笑说,老了,不好看了。有时候他们还很可爱的要看拍的他们的照片,看到好看的会很开心,在我们夸他们漂亮的时候会害羞的笑笑,让我真的很感动,因为在我去过的别的地方,那些人都是不让拍的,有的甚至还要朝你要钱,才给拍,这里的人依旧是那么的纯朴、善良、简简单单,这样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发现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小孩,而且干重活的也都是那些女人,她们会背很多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会背上好几个筐,里面还都会装满东西,每次赶圩的时候,她们会从很远的地方背过来,摆上卖东西,哪里有圩就去哪里,所以我们总能看到熟悉的面孔。所以这里的老人手掌很大,都很有特色,那是一双劳动的手,手的关节很明显,尤其是这里的老人,她们会背很多东西,这里的年轻人不多。还有发现一件事这里的男人要比女人轻松,他们不会背很多的东西,他们有很多遛鸟的,他们这里的男女工作分配跟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这里的服饰大多以黑色为主,上衣会有蓝色,衣服的领口处,和裙子上会有几条小花纹。这种服饰,很适合用写意来表现,大块的墨色,丰富的墨色变化,细致的刻画头和手,我想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用工笔表现的话,可以选用夸张一点的手法,突出线条的感觉,重点刻画头和手。这里人们带的帽子也特别有特色,很多层,这里老人的衣服比较素色,相对于小孩和年轻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花纹也比较丰富,最有特色的是这里的老人的脸和手,上面有岁月的痕迹,有豁达,有沧桑,有慈祥,每个人的样子都是不同的,众生百相,我们学人物的对于人物特点,特征,以及这个人传达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如果能抓住,并且表现出来,给人以触动,才是最值得探究的。
最热闹的就是赶圩了,没有圩的时候,这里的街很静,没有多少人。赶圩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人生百态,买东西的,卖东西的,路上碰见好久不见的好友,话话家常。在赶圩上见的最多的就是几个人在聊天的,还有的多年不见的好友在一块喝酒聊天话当年。还有老人带着小孩买东西的,一幅幅温馨的场面,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好不热闹。人间烟火,最平凡、最简单也最可贵的生活。
这里的建筑,听老师说前几年还是很富有特色的建筑,现在都变成了现代大众的建筑。现在古老的,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精致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我们真的要好好保护民族的文化特色了,随着现在的大众化,方便,实用,怎么在占地面积最小的情况下做出最大的利用价值,成了现在人们所追求的。越来越缺少,那种有特色的,精致的,民族的,审美的东西了。希望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提出,民族性的东西能得到保护和流传,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这方面,我们学国画的,也有义务去创作出一些民族性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下乡采风,收获了很多,也更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和要努力的方向。下乡采风不仅仅是收集素材,更要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深入到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民族习俗,生活方式,地域特色。对于人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征,他们与别的民族的不同,每一个民族,地域,因为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和方式都是不同的。只有你深入了解后,再多画速写,从心里的感悟,再到手上的表达,最终才能创作出作品。作品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你有深刻的体会是首要,手上的功夫再能达到,表达你想表达的才可以。所以,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还需要我去不断的努力,看书,提高眼界,深入生活,多动手,多画速写,提高手上能力,多想,多做。需要有好的想法,再有扎实的基础功,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这条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要一直努力坚持下去。
作者简介:张茹(1994.01.08-),女,汉族,籍贯:河北邢台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學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